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瑜伽師地論》菩薩戒 四種他勝處法(6)具不具犯

《瑜伽師地論》菩薩戒 四種他勝處法(6)具不具犯

《瑜伽師地論》菩薩戒

四種他勝處法(6)

具不具犯

《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

總料簡:

具不具犯:

菩薩於四他勝處法,隨犯一種,況犯一切!不復堪能於現法中增長攝受菩薩廣大菩提資糧,不復堪能於現法中意樂清凈,是即名為相似菩薩,非真菩薩。

1、不復堪能於現法中增長攝受菩薩廣大菩提資糧~六度

2、不復堪能於現法中意樂清凈-初地菩薩~歡喜地

「菩薩於四他勝處法」:受了菩薩戒的菩薩,對這四種根本戒,「隨犯一種」:隨怎麼樣的一個因緣,這四條戒違犯了其中的一種,「況犯一切」:若犯了一種,「不復堪能於現法中增長攝受菩薩廣大菩提資糧,不復堪能於現法中意樂清凈」,犯一種就是這樣子。「況犯一切」,何況違犯了這四種菩薩凈戒。隨犯一種就是不具足,若犯四種就是具足了。

「不復堪能於現法中增長攝受菩薩廣大菩提資糧」:這是攝善法戒。前面這四種戒等於是律儀戒,律儀戒是攝善法戒的根本,所以若違犯了,「不復堪能」,就是不能,不再能「於現法中」,現在的生命叫作「現法」。「增長、攝受菩薩廣大菩提資糧」:增長菩薩廣大菩提資糧,攝受菩薩廣大菩提資糧,分兩句話。「攝受」是成就的意思。廣大菩提就是無上菩提,六波羅密是無上菩提的因緣,所以叫作資糧。若到一個距離幾百里幾千里的地方,需要攜帶糧,然後才能去到那個地方。所以糧能夠資助、有這個能力去到那兒。若想要到無上菩提那裡去,也要有資糧,就是六波羅密。要自己努力的去創造六波羅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要成就它,叫作攝受。成就無上菩提的廣大菩提資糧,不是一下子就成功了,需要慢慢的增長,增長廣大所攝受的菩薩廣大菩提資糧,這才可以。若是犯了這四條戒的其中一種,或者是四條戒完全都犯了,這件事就不能辦了,菩提資糧就不能成就也不能增長了。

「不復堪能於現法中增長攝受菩薩廣大菩提資糧」,是屬於行,「不復堪能於現法中意樂清凈」,是屬於願,意樂也就是意願。有兩個意願:一個是得無上菩提的願,一個是廣度眾生的願,這兩個願其中也包括了無我的智能。能夠調伏煩惱,煩惱不活動,意願就能夠保持清凈。若是犯了這四條戒的一種或四種,心裏面有貪,有慳,有忿,有邪見,這意願就不清凈。願也不清凈,行也不清凈;願和行都不清凈了。這個時候,「是即名為相似菩薩,非真菩薩」:這個時候表面上看上去好像和菩薩一樣,但事實上不是真實菩薩了。這句話等於是訶斥了。

韓清凈《披尋記》:「不復堪能於現法中增長攝受菩薩廣大菩提資糧等者:此中資糧,謂福及慧,當知即是六種波羅蜜多。施、戒、忍三,唯福所攝;慧即慧根;精進、靜慮,隨其所應通福慧攝。由諸菩薩依止福故,雖復長時流轉生死,不為極苦之所損惱,又隨所欲能攝眾生為作義利;依止慧故,所攝受福是正非邪,又能起作種種無量善巧事業,乃至究竟當證無上正等菩提;是故福慧名為菩薩廣大菩提資糧。於此資糧展轉增勝,是謂增長。隨順無違,是謂攝受。又諸菩薩增上意樂已入大地,方得名為清凈意樂菩薩。若於四種他勝處法有毀犯者,當知於如是事皆無堪能,是即名為相似菩薩,非真菩薩。此義云何?若諸菩薩現前自稱我是菩薩,於菩薩學不正修行;當知是名相似菩薩,非真菩薩。若諸菩薩現前自稱我是菩薩,於菩薩學能正修行,當知是名真實菩薩。如功德品說(陵本四十六卷二十頁)

「不復堪能於現法中增長攝受菩薩廣大菩提資糧等者:此中資糧,謂福及慧」:這裡邊說的資糧就是福和慧,這兩種是成就聖道的資糧。資糧有兩類:一、由初發菩提心到見道位的時候的資糧;二、從見道位到無上菩提,這又是一類的資糧。一個凡位的資糧,一個是聖位的資糧,有這兩種不同。這裡應該是指凡位的時候。

「當知即是六種波羅密多」:這福和慧也就是六波羅密。「施戒忍三,唯福所攝」:六波羅密裡面,前三個波羅密:布施、持戒、忍辱這三種,「唯福所攝」,唯獨是屬於福這一類的。這個福是什麼意思﹖就是眾生若肯這樣作,它能夠使令眾生將來得到可愛的果報,它有這個功能,就稱之為福。布施:能夠有慈悲心,幫助別人解決困難,將來九就沒困難,這因果是這樣子。持戒,就是不主動的去傷害別人,對別人也是有慈悲心,這就是戒。忍辱忍是什麼?別人傷害你,你能忍受而不報復。這些事情都屬於福,得到福報。

「慧即慧根」:「謂福及慧」,「慧」就是智慧,明白道理就叫作智慧。加個「根」是什麼意思?就是慧是一切善法的根本,所以叫作「根」。由凡而聖,逐漸的到無上菩提,這一切善法都是要有智慧才能成就的。

「精進靜慮,隨其所應通福慧攝」:精進波羅密和靜慮波羅密,隨那個補特伽羅所應的因緣,通於福也通於慧。精進的修福,精進的修慧,就是屬於福也屬於慧。這靜慮也是一樣,在禪定裡面修四無量心、慈悲喜舍,就是屬於福。在禪定裡面修毗婆舍那觀,觀一切法空,這樣修那就是屬於慧。精進和靜慮通於福也通於慧的。

「由諸菩薩依止福故,雖復長時流轉生死,不為極苦之所損惱」:菩薩本來修福,是饒益眾生利益眾生的,對於菩薩自己也是有好處的。有什麼好處?由諸菩薩修了很多的福,這「依止福故」,這一念的清凈心、慈悲心,心裏面以福為住處。依止就是住處的意思。「雖復長時流轉生死」:雖然長時期的在凡夫的世界流轉生死,得了一個生命,住上也可能若干年就死了,死了又得一個生命,這是和眾生流轉相似,有生有死。「不為極苦之所損惱」:因為菩薩有福報,不會有極大的痛苦來損惱,會有很多如意的事情來保護。但是不可能是完全如意的,為什麼不能完全都是安樂的境界?發菩提心以後,沒有作惡事,但無量劫來發菩提心之前的這個階段,可能作過惡事。作過惡事因緣到來,果報成熟了,還是有苦惱的事情的。但是現在發無上菩提心以後修六波羅密,行菩薩道,修了很多福,也會平衡一下,就會「不為極苦之所損惱」。慈悲心薄的人作事情都是為自己,要我自己好才來作這個事;若慈悲心厚的人總為他人想,就會作很多利益其它的眾生,為了利益他人來作種種功德。這件事實在就是一回事;心慈悲利益他人,同時自己也得到好處。所以「依止福故,雖復長時流轉生死,不為極苦之所損惱。」所以這個事情,要多多的修福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天親菩薩造《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須菩提!譬如有人入闇,則無所見,若菩薩心住於事而行布施,亦復如是。須菩提!譬如人有目,夜分已盡,日光明照,見種種色,若菩薩不住於事行於布施,亦復如是。」﹝論曰﹞復有疑,若聖人以無為真如法得名,彼真如一切時一切處有,云何不住心?得佛菩提則非不住。若一切時一切處實有真如,何故有人能得,有不得者?為斷此疑故,說入闇等喻,此明何義?偈曰:時及處實有,而不得真如,無智以住法  余者有智得此義云何?一切時者,謂過現未來;一切處者,謂三世。眾生實有真如法,何故不得?偈言:無智以住法故,彼無智以心住法故。此復何義?不清凈故。以有智者心不住法,是故能得。以是義故,諸佛如來,清凈真如得名,是故住心不得佛菩提。又此譬喻明於何義?偈言:闇明愚無智,明者如有智,對治及對法  得滅法如是此義云何?彼闇明喻者,相似法故。闇者示現無智。日光明者,示現有智。有目者明何義?偈言:對治及對法,得滅法如是故如是次第。又有目者,如能對治法故;夜分已盡者,如所治暗法盡故;日光明照者,如能治法現前故。如經:須菩提!譬如有人入暗,則無所見,如是等故

天親菩薩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上說,如果住於法而行布施,將來福報來了的時候,就為福報所迷惑,不能從那福報裡面解脫出來。布施修福,修福的時候要有不住於法的智慧,福報來了的時候,心裡不會為大福德的境界所迷惑,還能清凈自在。

「又隨所欲能攝眾生為作義利」:有了福報,而且福報很大,身體健康,可能生在帝王家。有大福德的時候,能隨著自己所歡喜的,願意作個醫院、學校,種種社會公益的事情,就能辦到。隨所欲「能攝眾生為作義利」:能夠引導眾生「為作義利」,福利於社會,這是個智慧的事情。「又隨所欲能攝眾生」:能夠引導眾生到佛法中來,栽培善根。如果不修福,或者修得很少,自己也可能夠用,但是想要度眾生,就得要化緣。

「依止慧故,所攝受福是正非邪」:若是能夠學習般若波羅密的智能;一切法都是苦、空、無常、無我,一切法都是畢竟空寂,有這樣的智慧,「依止慧故,所攝受福是正非邪」,所成就的大福德的境界就是正而不是邪。正而不是邪這話什麼意思?就是以前栽培過智慧,對於福報沒有染著心;沒有染著心隨時能用那個福報來利益眾生,就肯作這件事。以前栽培的福,現在能用它來利益眾生,使令眾生因此而能修學聖道,那麼這個福報就是正。若是沒有智慧唯有福報,為所欲為,可以拿它造武器來殺人,那麼就是造罪了。所以「依止慧故,所攝受福是正非邪」:就是得到福以後又繼續栽培福利益眾生,而不會因此而造罪。

菩薩因為有智慧,所成就的福,「又能起作種種無量善巧事業」,還能作各式各樣的事情,有智慧的事業。也可能造一個大廟,很多出家人在那兒修學聖道。,經典是智慧的因緣,也可以印刷很多的經典,為人提供智慧的因緣。作種種利益眾生的事情,叫作善巧事業。「乃至究竟當證無上正等菩提」:因為有智慧,所以有了福,由福又增長福又增長慧,乃至到最後功德圓滿得無上菩提。「是故福慧名為菩薩廣大菩提資糧」。

最初的時候菩薩可能是一個外凡位,曾經栽培了很多的菩提資糧。這菩提資糧得了果報以後,作功德的資糧就多了,又再繼續的作菩提資糧。福報大了而智慧也大了,所以展轉的增勝,「於此資糧展轉增勝,是謂增長」,這增長是這樣的意思。這增勝的意思,一個是在數量上是多,一個是質量上也不同了。以前歡喜作功德,那個時候貪瞋痴還在活動,慈悲心也在活動,用這樣的程度作功德。後來常常修止觀調伏煩惱,煩惱不動了,只是用清凈心作功德,這功德的質量就提高了,也就不一樣。這增勝有這兩個意思,「是謂增長」。

「隨順無違,是謂攝受」:佛陀教我們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我們就隨順佛陀的教導,不違背佛陀的教導,我們去作種種功德,這叫作攝受。攝受,「攝」這個字,是拿過來,拿起來叫攝,裝起來叫受,攝受。人若是同菩薩對比,不一樣﹗一般人的用貪瞋痴去作功德,所作的功德無常到了就沒有了。就是在人間天上一萬年或一百萬年的福報,結束了就沒有了,就歸零了,要重新再作才有福報,不作就沒有了。若是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他有無所得的智慧的觀察,他的功德無量無邊不可窮盡的。《金剛經》:「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從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凈信者,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無邊福德。何以故﹖此人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功德無量無邊,沒有窮盡的時候。這就是這樣意思,「於此資糧展轉增勝,是謂增長;隨順無違,是謂攝受」,這段話的意思,就是菩薩作了功德以後,他不失掉,凡夫作功德不一定,用貪瞋痴作功德,這不一定的。

「又諸菩薩增上意樂已入大地,方得名為清凈意樂菩薩」:又很多的菩薩,他有增上意樂。增上有兩個意思:一個是從這裡到那邊去叫作增上;一個是有強大的力量叫作增上。「又諸菩薩增上意樂已入大地」:這個時候,他已經得無生法忍了。由外凡而到內凡,這就是有增上的意思。在外凡的時候學習佛法,經過長時期的學習佛法,他的智慧也增長,感覺到世間上的事情都沒有意義,唯有佛法得無上菩提,這是有意義、有價值的。他就會在佛菩薩,在善知識前或在佛像前發無上菩提心,所以叫作增上意樂,就是高尚的意願的意思。

「已入大地」,已經得無生法忍了。這個「大地」怎麼講?「地」是所行的,所走的地方,在這裡遊行。菩薩聞思修的智慧到第一義諦那裡去,在那裡走來走去的,成就了無分別的智慧,與第一義諦相應了,所以叫入大地,契入了廣大的第一義諦。到了這個境界,不是凡夫了。「方得名為清凈意樂菩薩」:煩惱是染污的,現在沒有染污的煩惱了,所以他的意願是清凈的。沒有斷煩惱以前,就是有增上的意樂,但不能說是清凈。因為那個時候有我我所的煩惱,有貪瞋痴煩惱的污染,所以不能說清凈增上意樂。到了得無生法忍的時候,斷除了我我所的煩惱,那就是分別我執分別法執,所以他的意願是清凈的。

「若於四種他勝處法有毀犯者,當知於如是事皆無堪能」:若是這位菩薩的止觀修的不太好,煩惱沒能調伏,就會犯了四種他勝處法其中的一條,或者兩條三條、四條。「當知於如是事皆無堪能」:這時候沒有能力栽培無上菩提資糧的事情了,因為這些煩惱障礙自己。「是即名為相似菩薩,非真菩薩」。

「此義云何?」這個相似菩薩,和真菩薩,這道理怎麼講?「若諸菩薩現前自稱我是菩薩」:若是這位菩薩當大眾的面前自己說:「我是菩薩﹗」「於菩薩學不正修行」:但是他對於菩薩所應該學習的經律論、戒定慧,不能努力的去學習修行。「當知是名相似菩薩」:這個人就是菩薩相似了,不是真實的菩薩。「若諸菩薩現前自稱我是菩薩,於菩薩學能正修行」:能夠遵循善知識的教導,努力的學習佛法,努力的修學聖道,他能這樣,「當知是名真實菩薩」,就是這麼回事。「如功德品說。(陵本四十六卷二十頁)」,就是說這件事。這樣講的還很契合實際,不是說大話。

延伸閱讀:

1、什麼是假的功德?什麼是真的功德?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zODA3NTkxMg==&mid=2654749790&idx=1&sn=b4ac7aaae4e6170b0486bfabe84adf4a&chksm=f2f60d39c581842fb43a32855a6f6459717b5120a8e6b974a7c4d0682395cc04a53210291e10#rd

2、明菩薩弟子智旭釋《菩薩戒羯磨文釋》:

菩薩於四他勝處法。隨犯四種。況犯一切。不復堪能於現法中。增長攝受廣大菩提資糧。不復堪能於現法中。意樂清凈。是即名為相似菩薩。非真菩薩。

隨犯四種。言四中隨犯其一也。況犯一切。言具犯四種也。現法。即現在一生。廣大菩提資糧。即六度萬行等。意樂清凈。即菩薩凈心地也。

北天目蕅益沙門智旭箋《菩薩戒本經箋要》:

諸大士!已說四波羅夷法。若菩薩起增上煩惱,犯一一法,失菩薩戒,應當更受。今問諸大士:是中清凈否?三說。諸大士!是中清凈,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增上煩惱,謂上品貪,或上品慳,上品瞋,上品邪悟解也。犯一一法,謂四法中隨犯一法也。失菩薩戒,謂失大菩提所感無作戒體也。應當更受,謂應深革前非,重複發起增上大菩提心,對治增上煩惱也。於半月中,設有犯者,未誦戒前,必應後露懺悔。既懺悔已,還得清凈。故至正誦戒時,仍與不犯戒者同皆默然,以此默然而表清凈,應恆如是持此戒也。

問:設先有犯,忘而未懺。今誦戒時,方自憶知,為即出眾發露,為仍默然。若出眾發露,則不可結雲默然故。若仍默然,則豈不犯覆藏罪耶?答:律有之矣,爾時設自憶知有罪,應向比座同意之人心口發露。俟事畢後,如法悔除。設無同意人可得,應作是念。待事畢已,當向清凈比丘發露悔除。作是念已,雖默坐聽。不犯覆藏罪也。

諸大士!已說四波羅夷法。若菩薩起增上煩惱,犯一一法,失菩薩戒,應當更受。」「大士」就是菩薩,指同誦戒的人,「已說四波羅夷法」,已說完前四條波羅夷之戒法。受過菩薩戒的人,如果起增上煩惱,違犯任何一條戒,都會失掉菩薩戒,但是可以再受,所以說:「應當更受」。

「增上煩惱」,須略說明,即貪瞋痴等煩惱很嚴重,屬於上品心,是為增上煩惱。如上品貪心,第一條戒的「自贊毀他」屬之;上品慳吝心,第二條的「慳惜財法戒」屬之;上品瞋恨心,第三條的「瞋不受悔戒」屬之;上品邪悟解,第四條的「謗亂正法戒」屬之。此皆是最嚴重的上品心,去做犯戒之事,稱為增上煩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瑜伽師地論》三增上學(4)三學差別(1)數
敦煌為什麼叫敦煌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