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一級軍士長:胡建設

一級軍士長:胡建設

來源中國軍網

【「士兵工匠」系列報道】

沿著強軍的「彈道」衝鋒

——記陸軍某基地某區一級軍士長鬍建設

你能想像一名戰士可以從基層連隊的「火頭軍」,成長為享譽全軍的「神槍手」嗎?有人做到了,他就是陸軍某基地某大隊一級軍士長鬍建設。

每個軍人都有著對槍的情結,胡建設也不例外,然而事與願違,渴望成為一名射手的他新兵下連時被分到了炊事班。常握燒火棍,難聞槍炮聲,每天守著三尺灶台、陪著鍋碗瓢盆,這讓胡建設也曾一度彷徨。

「只有先干好本職工作,才能有機會從炊事班向戰鬥班過渡。」這個硬骨頭的鄂州漢子暗下決心,一定要通過努力成為一名射手。在炊事班工作的那段時間,胡建設兢兢業業,認真為戰友搞好每一次炊事保障,特別是蒸得一手好饅頭,得到了全連上下一致點贊。業餘時間,胡建設暗下功夫,用木棍、鐵棒模仿練習射擊動作,熄燈後,他成了連隊學習室的常客,《槍械構造原理》《武器設計參考資料》等大量專業書籍為他打牢了理論基礎。

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天,正在切菜的胡建設聽到戰友們喊他,原來連隊正在組織「槍械構造和射擊理論」考核,戰友們馬上向「槍迷」胡建設「通風報信」。他扔下菜刀就去找主考官,要求參加考試。考試結果出乎眾人意料,胡建設位居第一。

胡建設為戰友糾正射擊動作

這次考試的結束,就是胡建設射手生涯的開始。然而想當好一名試驗射手絕非易事。胡建設所在單位擔負著為各型輕武器試驗鑒定把關的重要使命,在各種極端環境下進行試驗,不僅考驗著武器裝備的極限性能,更考驗著參試官兵的意志品質。

作為一名試驗射手,胡建設有時在一天當中要經歷四個季節的環境變化。揚塵試驗黃沙飛舞、雨試驗大雨傾盆、低溫試驗寒冷刺骨、高溫試驗熱浪襲人……還有刺鼻的火藥氣體、發燙的槍身、射擊的雜訊,這一切都在考驗射手的強壯體魄與堅強意志。不服輸的他不僅用最高標準完成了每一次試驗任務,還在射擊技巧上大膽創新。胡建設平時酷愛踢足球,結合接球時的感覺,根據步槍的彈道特性、槍械外形、彈丸初速等參數的不同,他對連隊沿用已久的「擰扣式」持槍方法進行了大膽改進,去掉了「擰」,加上了「拉」,靈活運用肩部力量,抵消了自動步槍射擊中槍身後坐力對射擊的影響,有效的提高了射擊精度。

胡建設為戰友們講解槍械構造

常年勤思苦練讓胡建設具備了「百步穿楊」的精湛槍法。一次,某新型槍械定型試驗,廠家的射手始終打不出該槍械規定精度。胡建設接過槍,距靶位100米,連續6次扣動扳機,將20發子彈送出膛,結果子彈70%多命中在6cm×6cm的範圍內。他肯定地說,這不是槍的問題,只是射手對這把槍的新特點還不夠熟悉。胡建設的這番話讓廠家既興奮又驚訝:「有你這樣的射手,這裡的檢驗結果我們服氣!」

奮戰在試驗場的這些年,胡建設先後擔任了各類新型武器試驗的主力射手和各類槍械射表編擬任務的精度射手,圓滿完成了近百項試驗任務。為幫助武器克服「高原病」,他三次請戰擔任高原射表試驗任務的主力精度射手和軍械維修組組長,遠赴青海省格爾木、德令哈等地,輾轉多個高海拔試驗場。在高標準完成試驗任務的同時,他還積極進行技術革新和發明創造,設計製作的「射擊緩衝墊」,有效緩解了射擊狀態下槍械對肩部的后座影響,增強了射擊穩定性、參與研製的「輕武器射擊圖像識別系統」獲得國家專利。

如今已有26年兵齡的老胡依然奮戰在試驗場的第一線,有的戰友勸他,你這麼大年紀了,不用再這樣拚命了。胡建設卻笑道:「每一發彈在射出後都有自己的極限飛行距離,我倒要看看自己在強軍『彈道』上還能沖多遠。」是啊,胡建設正是將青春與熱血壓進槍膛,沿著強軍的「彈道」,一路高歌向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