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上,明英宗為何要殺死忠臣于謙?得知真相背後冒冷汗!

歷史上,明英宗為何要殺死忠臣于謙?得知真相背後冒冷汗!

【本賬號文章內容全部為作者原創,禁止抄襲轉載!歡迎訂閱多多評論留言!】

明宣宗去世後,剛滿九歲的皇長子朱祁鎮即位,史稱明英宗。但英宗年小不懂事兒,圖樣圖森破,寵信起了從小的伴伴太監王振,這也無可厚非,畢竟小孩子嘛還是比較親近身邊人的。可這個王振王太監可不是一般的偽娘吶,而是胸懷大志的太監,誰說太監就不能帶兵打仗了,仗著小皇帝的信任,一衝動釀成了土木堡之變,自己也成了瓦剌的俘虜。

這種情形下,作為當朝最有權勢的大臣,于謙不僅不阻止,竟然還是傳言中的謀劃者,自然為大家所不能接受。按照這個邏輯推算,無論是誰上位,于謙必然是託孤大臣,權傾天下。對於剛剛從王振專權中逃脫出來的群臣來說,不願意看到這種場景,而于謙為官清廉、鐵面無情的行事風格也為群臣所不喜。官場講究規矩,于謙破壞了這種規矩,這就把私人的感情上升到了制度和文化層面,也正因為這個原因,英宗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復辟,而于謙被賜死也並沒有引起太大的反彈,因為大家都明白,殺了于謙的確冤枉,不殺于謙問題更多。

英宗當時是很猶豫的,到底該不該殺于謙。因為于謙的功勞太大,風評太好。但是我們的徐有貞同志就比較有本事了,說了一句話,直接讓英宗下定決心處死於謙。這句話是什麼呢:不殺于謙,奪門無名。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如果不殺于謙,這件事情是沒有名分的。畢竟奪門之變編造的謊言里,起因就是于謙。

PS:本文到此結束,歡迎訂閱多多評論留言!往期內容更精彩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國情緣 的精彩文章:

後代歷史學家為什麼很少提起天啟大爆炸?答案讓人震驚!
公孫策是包拯得力助手,為什麼包拯會將其斬殺?展昭8字說出真相

TAG:三國情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