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國堅持科技領域創新驅動與可持續發展

中國堅持科技領域創新驅動與可持續發展

中國堅持科技領域創新驅動與可持續發展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中國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攝影:李晉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李晉):中國科學技術部副部長徐南平27日在北京表示,堅持可持續發展是全球共識,中國在科技領域將堅持創新驅動、堅持改革開放、秉持可持續發展理念,更多的關心人民生活質量的提升和環境的改善。

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於2016年正式啟動,該議程呼籲各國採取行動,為實現全球社會、經濟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目標而努力。作為該議程的簽署國,中國於2017年率先發布《中國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進展報告》,初步總結了中國在國家層面的做法和經驗。中國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27日在北京與記者交流時表示,在科技領域,中國落實可持續發展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形成社會共識:「過去我們有很多種方式,但是從2015年以後,慢慢轉到要依靠創新來驅動全球的可持續發展,聯合國召開了多次科學技術創新利益攸關方的多層次會議,通過創新的手段來驅動可持續發展,這就是一個共同的認識。」

近年來,中國一直把科技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創新是發展的第一驅動力。徐南平認為,中國下大力氣推動創新符合中國經濟發展規律,也符合世界發展潮流,「為什麼科技在中國現在這麼重要?實際上是基於國家發展的經濟社會發展整體考慮,國家對創新是很支持,這也是中國發展一個很重要內容。我們必須要把它擺在發展前途的核心位置,必須把創新作為我們發展的第一動力。」

徐南平表示,改革開放40年,中國的科學技術發展不斷破除制約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障礙,取得了長足進步。未來,中國將進一步擴大科學技術開放程度,解放思想,實現科技領域的「放、管、服」(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讓創新創業成為社會習慣:「不要用政策把我們科學家、把我們的企業家手腳束縛住,讓他變得不敢創新。這幾年國務院推進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這就是激勵雙創的精神。我的個人想法,讓創新創業成為我們的生活習慣,而不僅僅是一種謀生的手段,創新的希望就有了。」

徐南平還強調,長久以來的經驗告訴我們,單純的追求經濟發展速度,可能會帶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和環境問題。保證經濟與社會發展協調性是中國發展理念上近年來最大的變化,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精神,中國尤其重視可持續發展,這是人類共同的責任:「發展的速度和環境的平衡問題,實際上也是民心所向、必須要解決好的問題。這些年,我們要去產能,有些污染的產能,我們必須堅決地去掉,實際上這是對中國人民負責,實際上也是對世界負責。我想我們在這方面還要跟聯合國有關部門一起要把新的發展理念進一步落實好,發展的規模、發展的速度和我們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更好地協調起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在線 的精彩文章:

跨境電商助力中國消費者享受全球化紅利
《中歐故事——從南京出發》攝影展亮相第十二屆歐亞相會藝術節

TAG:國際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