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修戰機8年卻迎來五代戰機流產,日本又開始了「未來戰鬥機計劃」

修戰機8年卻迎來五代戰機流產,日本又開始了「未來戰鬥機計劃」

據報道,日本防務省希望在2019年4月1日開始的財政年內啟動未來戰鬥機的全尺寸開發,並期望在2025年可以實現首飛。而在本月中旬的日本航空開放日上,作為日本驕傲的產物—心神戰鬥機迎來了它的最後輝煌,因為在此前,日本防務省曾宣布將在開放日後對"心神"戰鬥機進行分解。這代表著日本五代機計劃正式破產,於此同時,日本也正式啟動了"未來戰鬥機"的研製計劃。

由於作為二戰後的戰敗國,日本本國的航空實力已經漸漸跟不上一些大國的腳步。但是日本在製造一些航空部件方面的技術還是不能令人小覷的,比如日本三菱重工的航空材料技術,在世界上也是頂尖的。

例如在2011年的海嘯中受損的13架可修復的F2戰鬥機在今年2月份全部修復完成。不少人對此表示幸災樂禍,但實際上,F2戰機的修復並沒有傳統戰機那麼容易。由於為了追求先進,日本充分利用自己在碳纖維複合材料方面的優勢,設計了全新的共固化成形複合材料新機翼,複合材料的使用增加了機翼的強度,並且降低了重量,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RCS。但複合材料的使用帶來的直接問題就是維修的困難和成本的飆升,這從13架F2戰機修理的周期如此之長就可以看出來,當然,這中間還有一些其他的原因,美國盟友的漫天要價,以及日本防務省聲稱對F2戰機實施了升級和延壽也需要花費一些時間。但是在這之前,世界上並沒有如此大規模的四代機修理事故,況且,複合材料共固化機翼不能像傳統機翼那樣直接可以縫縫補補,回爐重造,而是得利用一些特殊的技術手段檢查機翼內部是否出現分層脫膠現象,如果超過損傷容限,只能扔掉換新的。這修理起來極其複雜。

到目前,F2可以說是日本"國產"的最好的飛機了,但是即使升級換代他也只能堅持到2030年左右,到那時日本將面臨戰機數量不足的窘境,所以,未來戰鬥機計劃就順應而生了。在該戰鬥機計劃中給日本科研人員最大信心的就是其所謂的第一大推戰鬥機發動機,代號XF9-1了,據日本防務省裝備廳的官員稱,作為日本廣泛的戰鬥機技術採辦工作一部分的石川島播磨重工(IHI)XF9-1發動機已經達到了要求的11000千克力(24000磅力)最大推力和15000千克力的加力推力。

而作為日本的優勢航空技術,日本科研人員已經利用先進複合材料製造了一段戰機中機身,用來進行強度測試,這段實驗機翼採用了模塊化設計,每個模塊中通過膠水等粘結劑粘合在機身框架上,但是該實驗機身的主承力結構仍然使用的是金屬部件。據稱,該中機身技術樣段已經通過了飛行中可能出現的限制載荷值,在目前表現良好,技術人員並未發現構件有所破損。但是還未進行極限載荷測試,極限載荷要比限制載荷大50%左右。

儘管日本人在航空方面有著迷之自信,但航空工業畢竟是體系合作絕對不是一蹴而就的。至於未來日本航空工業如何發展,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武器正能量V 的精彩文章:

美國航母增兵中東戰場 沙特關鍵時刻出手 惡戰在所難免了
中國下一代戰車厲害了:要用一種昂貴的金屬 美軍都不捨得!

TAG:武器正能量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