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當祖國的衝鋒號再次吹響時,有多少人願意拋妻別子去衝鋒陷陣?

當祖國的衝鋒號再次吹響時,有多少人願意拋妻別子去衝鋒陷陣?

原標題:當祖國的衝鋒號再次吹響時,有多少人願意拋妻別子去衝鋒陷陣?



作者:王德華

新中國成立近70年,我們偉大的祖國從站起來到富強起來。「歡歌將代替了悲嘆,笑臉將代替了哭臉,富裕將代替了貧窮」;方誌敏烈士筆下的「山破碎,國弊民窮」的舊中國,變成了「明媚的花園」。 祖國母親這個「天生的麗人」,再也不是「叫化的婆子」。


看看烏克蘭、敘利亞、利比亞和阿富汗看,看看危機四伏的中國近海,在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我們沒有任何理由自滿。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歌星影星成了追捧的對象。相反,我們的英雄常常以各種借口被「質疑」,敲打得面目全非。這將把我們的青少年引向何方?


義大利政治家馬基雅維里說過:「造就最強大國家的首要條件不在於造槍炮,而在於能夠造就其國民的堅定信仰」。


百年國恥,中國之敗,首先是精神之敗。秦始皇通過焚書坑儒,把一個最優秀的中國男人閹割了。龔自珍用「萬馬齊暗」形容明清的古老中華。他還說,「朝廷中見不到一個有才華的官員,街頭見不到一個有才華的小偷。」


一個人如果只知吃喝玩樂,沒有遠大追求,沒有責任感和使命感,不論他穿得如何光鮮亮麗,他的靈魂永遠是跪著的。一個民族同樣如此。無論在皇權面前還是在侵略者面前,他們永遠是點頭哈腰,永遠站不起來。


這在甲午中日戰爭達到了頂峰。文官貪財、武官怕死,於是該守的城沒有一座守住,該打勝的戰鬥沒有一場打勝。日本軍醫檢查清軍傷口稱,「從清兵的創口來看,射入口大抵在背部;自前面中彈者極少。」


在南京大屠殺那個最黑暗的日子裡,十幾個日本兵押著上萬名俘虜去屠殺,竟無一人反抗,都逃跑也不敢。侵華日軍頭子板垣征四良郎評價中國人說,「他們不是一個團體,他們是分散的個體」;「九一八」的元兇石原莞爾狂妄地稱,「我不用竹劍,我只用竹刀就足以嚇退張學良」。


漢奸自有一套漢奸理論。翻閱《審訊汪偽漢奸筆錄》一書唏噓不已。雙手沾滿人民鮮血的76號特務頭子丁默邨等人,在《自白書》中無不稱自己是「迫而虛與委蛇」。把漢奸嘴臉描繪成「凡有利於人民,減除人民痛苦之事業,邨無不竭力為之」的大忠臣。

是日本鬼子把中華民族推到懸崖邊,教育了中國人民,使我們堅強起來;是開國領袖駁斥了「亡國論」,認為抗日戰爭是「持久戰」;是中國共產黨人,「動員了全國的老百姓,就造就了陷敵於滅頂之災的江洋大海,造成了彌補武器等等缺陷的補救條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戰爭困難的前提」。



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於民眾之中。「風在吼 馬在叫,黃河在咆哮」,「 萬山叢中抗日英雄真不少」。目睹狼牙山壯士跳下懸崖的壯舉,日軍排成整齊的隊 ,向五壯士跳崖處恭恭敬敬地敬了三個躬。精神上站起來的中國人,打敗日本侵略者成了必然。


如今的日子過的安逸了,「事不關已、高高掛起」的的人還是很多,從抵制「薩德」等事件可以窺出端倪。精緻主義心中只有個體沒有集體,只有家庭沒有國家。當衝鋒號再次吹響時,有多少人願意拋妻別子去衝鋒陷陣?


看看國破家碎的中東吧,這意味著血風腥雨、妻離子散,意味著思念家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還有那衰老的爹娘」。 委屈求全的只能招來無盡的羞辱和壓迫!永遠不希望我們這個民族再被推到萬劫不復,然後置之死地而後生。

我們都是躺在開國前輩們鋪好的溫床上,安享餘溫的幸福一代。我們要高揚「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愛國主義精神,衝破過於精細的利益考量,展現我們這一代人的血性和擔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火星方陣 的精彩文章:

中國軍艦用「硬碰硬」警告美國,南海問題不是拿來交易的籌碼
以色列賭狠:不管是S-300還是S-700,如果開火就摧毀它

TAG:火星方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