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他們從天光墟里淘出了一架時光機!

他們從天光墟里淘出了一架時光機!

氹氹轉

 粵語兒歌金曲

群星 

00:00/02:35

2016年,寶源路的一間民宿被一對廣州人林碧雲夫婦租下。

如今,它成了轉角小巷一座承載了萬件舊物的「廣府市井文化博物館」。

80後廣州夫妻林碧雲和彭志偉在2016年遇上工作瓶頸,思考再三後,拿出積蓄創業民宿「同古舍」。著迷於舊時廣州文化的他們,在改造古屋的同時,去往「天光墟」,淘來祖輩過去的生活痕迹。

關於「天光墟

廣州的「天光墟」,據說由來已久。天光墟以擺舊傢具、器皿、故衣等二手廉價貨物及古董、玉器、字畫、古籍、盆栽等為主。粵語中,「天光」即天亮的意思:凌晨開檔,天亮收市;也是別有一番趣味。無盡個夜色里流動的是物件和賣家,沉積下來的,除了心照不宣的默契規矩,還有老廣不願割捨的舊物情懷

廣州是千年商都,有本錢的開了鋪面;本錢不多的,便自己擺攤,這便形成了流動的天光墟。天光墟買賣的利潤空間普遍不大,在此買賣更多是享受這種生活方式。目前,天光墟攤主和買家多數比較自律,能夠不吵不鬧,不製造垃圾。在我看來,天光墟的買賣聲,是可愛的市井之聲,是廣府都市的韻律。

廣府文化學者饒原生

眾人借著手電筒的光圍在一個攤點旁

你還記得這個型號的手機嗎

一位大爺看著收音機喜笑顏開

用帶燈放大鏡細察郵票、銅幣

一批看起來很有年代感的雜誌

如今看來十分復古的電視機

廣州軍區急救包

「天光墟」收藏家和他的古董們

舊物重現廣府生活

寶源路上,一幢佇立在主路旁的4層高老屋並不起眼,但從小巷拐進,沿側門拾級而上,2-4層卻分布著主題各異的民宿客房。「沒有十分明確的挑選標準,但鍾愛那些能碎片化反映出往日廣府市井生活的舊物。」林碧雲說。夫妻倆陸續收集印餅、洗衣板、廚房碗碟、蚝蜆殼裝飾畫、明星掛曆等能分別體現木雕元素、釉上彩瓷藝術以及某個時期尋常家居擺設的舊物。這些跨越民國時期到上世紀90年代的市井生活用品,如今都被一一展示在民宿舊店與新店內,並配備著簡單標牌介紹,用以打造一個「廣府市井文化博物館」。

漫步在花階磚上,舉目所見的小物都是開啟時光機的按鈕,帶領我們回到上個世紀的老廣州。

上世紀廣州知名酒樓的手寫菜譜菜牌

老式收音機

白菜盤

手補的陶瓷盤

一些零碎的小玩意兒

藤藝

90年代的磁帶封面

蚝蜆殼裝飾畫

廣彩展示櫥窗

舊物重逢,堆砌出一代人記憶中的老廣。

你心目中的廣州,又是怎樣的呢?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米拍 的精彩文章:

攝影師鏡頭下的寺院生活,空靈而令人嚮往
巴黎單身女性的生活,這是一場孤獨與焦慮的鬥爭!

TAG:米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