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蘇聯紅軍的伙食如何,都吃些什麼?現代人都接受不了!
文史
11-28
原標題:二戰時期蘇聯紅軍的伙食如何,都吃些什麼?現代人都接受不了!
當時,蘇聯紅軍的口糧應當用「足夠」來形象,畢竟是全民保障那場大的戰爭嘛,老百姓少吃幾口,士兵在前線就有吃的了。而且,蘇聯紅軍的飲食保障非常依賴供應鏈,也就是要有糧食部門、運輸部門、軍代表等全力配合,把麵包和湯送到前線士兵的嘴裡。
1940年開戰前俄羅斯糧食生產是9560萬噸,但開戰後糧食糧食生產驟然暴減一半以上,1945年為4730萬噸,比十月革命前1917年5460萬噸還少。從這串數字我們就可以看出,二戰時蘇聯老百姓的糧食是嚴重不足的,紅軍的伙食也不會太好。1941年,蘇聯國防委員會規定一般的勞動者一年可得到麵包200公斤—300公斤,但是隨著戰爭的深入,這個供應標準基本是名存實亡了。在斯大林格勒戰役最艱苦時,一般的市民每天200克麵包的配合都已經不能保證。
蘇聯紅軍的一頓飯,通常由小麥湯、黑麵包和一些豬油組成,有時還有洋蔥葵花籽或鯡魚,肉類在戰爭期間早已消失,作為《租借方案》的一部分,直到美國提供牛肉或豬肉罐頭後,肉類才再次在戰場上出現。 根據軍人所屬不同種類,他們可能獲得額外的口糧,例如奶油糖或果醬,一名飛行員和一名偵察員會獲得普通步兵更多的口糧。


※《舉起手來》中的阿波丸號真存在,在我國南海擊沉,打撈後中國送了日本一東西
※為什麼日軍的罐頭70年都可以食用?
TAG:亘古五千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