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趙伯駒畫作,精工之極,又有士氣,連魯迅都對他稱讚不已

趙伯駒畫作,精工之極,又有士氣,連魯迅都對他稱讚不已


趙伯駒畫作,精工之極,又有士氣,連魯迅都對他稱讚不已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青綠山水是中國畫中設色山水畫的典型代表,通常先以皿線勾勒輪廓,再以儲石表現裸露的山體,石青石綠表現草木植被,設色濃重、艷麗,是與「黑白」水裡山水相對的「彩色山水」。


趙伯駒畫作,精工之極,又有士氣,連魯迅都對他稱讚不已


早在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圖)則已具備了典型的青綠山水模式。唐宋是青綠山水發展的全盛時期,湧現出了李思訓、李昭道、王希孟、趙伯駒、趙伯翰等一大批傑出的青綠山水畫家,為我們留下了脾晚千古的輝煌。

而趙伯駒在眾多的青綠畫家之中可謂影響極大,仇英、王希孟等人皆受其影響,他的開創性畫風為青綠山水的發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趙伯駒畫作,精工之極,又有士氣,連魯迅都對他稱讚不已


趙伯駒(公元1119-1185年)字千里,宋朝皇族,南宋高宗時任浙東兵馬鈴轄。據說宋高宗趙構十分讚賞他繪畫技藝的精湛,曾命他在集英殿屏風作畫。他的青綠山水取法唐李思訓,用筆秀勁,布置精工,著色清麗。


趙伯駒畫作,精工之極,又有士氣,連魯迅都對他稱讚不已


趙伯駒的傳世山水畫作有《江山圖》、《溪山晚照圖》、《岳陽樓圖》、《仙山樓閣圖》、《上林圖》等,都是場面偉大,氣勢壯闊,功力深厚之作,頗得後世畫家的推崇。


趙伯駒畫作,精工之極,又有士氣,連魯迅都對他稱讚不已


此幅趙伯駒《山水》手卷,乾隆皇帝跋其《松岫香台》說:「秀挹盤中,人間沉沉夢未覺,夜半日出登仙閣……。」明代的文徵明也以「藝林中有千里(伯駒)如山中之有崑崙」來讚揚他,足見趙伯駒的繪畫對後世影響之大。


趙伯駒畫作,精工之極,又有士氣,連魯迅都對他稱讚不已


此幅作品為絹本,青綠設色。畫卷以極為豐富的取材,展示了深秋遼闊的。山川郊野的壯麗景色。所畫山石重巒疊嶂,奔騰起伏,嶙峋醒目,」懸崖間行雲繚繞,瀑布飛濺,山下河川迴環,碧水漣漪,峰間水畔,穿插安排樓觀屋宇,棧道迴廊,水閣長橋,配襯以蒼松古柏,茂林修竹,錯落有致,聚散得宜。


趙伯駒畫作,精工之極,又有士氣,連魯迅都對他稱讚不已


其間還展現了眾多的人物活動:有三三兩兩閑步於竹徑亭台者,步履悠閑、神態怡然,人物比例雖極小,但鬚眉表情清晰可見,極為生動傳神。


趙伯駒畫作,精工之極,又有士氣,連魯迅都對他稱讚不已


此圖為取實景加以理想化,布局宏大繁複中具明快清朗之格,建築界畫工緻精確又不刻板,山石用勾勒法,兼施細密的皴擦點染,工整中見放逸。樹法勾勒、渲染、夾葉、點綴並用,用筆靈動多變,設色濃艷鮮麗,又注意色調的統一與柔和,顯得艷而不媚。


趙伯駒畫作,精工之極,又有士氣,連魯迅都對他稱讚不已


趙伯駒畫作,精工之極,又有士氣,連魯迅都對他稱讚不已


畫卷中青綠水墨並用,設色上,石青、石綠加以雅緻的淡赭暈染,層層疊加,薄中見厚。山石淺綠色打底,以不同濃度的石青層層積點,使得山林濃郁而清麗。再通過溫潤的水墨渲染,景緻更顯雄偉壯麗。屋宇樓閣為界畫的畫法,用筆工整細膩,嚴謹有度。茂密的墨點與流暢的細筆相結合,靜中見動,予人以心曠神怡之感。


趙伯駒畫作,精工之極,又有士氣,連魯迅都對他稱讚不已


趙伯駒的此幅作品介於院體畫與文人畫之間,不同於唐代沉重的裝飾性,而是更為清雅秀麗,顯得「精工之極,又有士氣」。魯迅先生說:「宋的院畫,萎靡柔媚之處當舍,周密不苟之處是可取的。」趙伯駒的青綠山水正是這樣一幅從構思構圖到勾勒設色都「周密不苟」的佳作。


趙伯駒畫作,精工之極,又有士氣,連魯迅都對他稱讚不已


他以卓越的藝術手法,再現了祖國錦繡河山之美,宛如一組層次豐富,節奏多變的交響詩,使觀賞者為之心潮激蕩。


趙伯駒畫作,精工之極,又有士氣,連魯迅都對他稱讚不已


宋 趙伯駒《山水》手卷 尺寸:長:245cm 寬:32.9c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