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王興,劉強東2.0?

王興,劉強東2.0?

獵雲網註:美團點評與騰訊的關係,是否將重蹈京東與騰訊之路,尚未可知,王興提出一個「互聯網下半場」的概念,這與騰訊的「產業互聯網」確實有重疊之處,馬化騰與王興的內部講話與對外演講,概念會有所不同,但思考與理論卻是相似的,源頭也在阿里——這也是互聯網的魅力所在,形勢比人強,形勢逼人強,江湖從來沒有真正的朋友,也沒有持久的愛情。文章來源:謝璞筆記(ID:jiaxinwen360),作者:謝璞。

2017年12月的烏鎮陰雨綿綿,陰冷透骨,論壇後王興被拉到丁磊飯局,20企業家參加,拼了四張八仙桌,「舌尖上中國」的顧問陳立,也是丁磊飯局的美食顧問,短暫停留與寒暄,王興馬不停蹄奔赴下一個飯局,那才是他的主場。

王興主場的飯局,馬化騰推到了主席位,左右兩側是劉強東與王興。半年前,王興通過《財經》雜誌向世界重申了美團點評的「邊界」,關於朋友與敵人的論述中,騰訊是朋友,也是很重要的股東,另一個股東阿里,在王興看來,是一個「有戰鬥力」卻沒有「底線」的同行公司——在資本面前,資本家都是渺小的。

王興的飯局被稱為「東興會」,這是一個極富象徵意義的飯局,騰訊系主場,這個飯局奠定了王興與劉強東以及騰訊給輿論的印象,也引發了網路上「阿里沒有朋友」、「馬雲被孤立」這樣鋪天蓋地的討論。

騰訊系江山旖旎,劉強東與王興,是馬化騰的左膀右臂。

劉強東,大家稱他東哥,王興大家稱他興哥。

劉強東與京東的案例與故事,啟迪了王興與美團。2014年3月10日,騰訊與京東宣布,騰訊入股京東,除了真金白銀的投入,還有騰訊電商資產以及微信入口,聯姻後,京東繼續保持獨立。直到今天,騰訊成為京東最大股東,但劉強東依舊掌握京東控制權。

劉強東的「獨立」,正是王興嚮往的。

推動騰訊入股京東的,是高瓴資本張磊,劉強東的人大校友,推動美團與騰訊合作的,是紅杉資本的沈南鵬,紅杉資本在2006年成為大眾點評A輪投資人,也是2010年美團網的A輪投資人,紅杉資本跟投了京東的D輪,見證了騰訊入股京東,也就有了騰訊入股美團的謀篇——第一步是推動美團網與大眾點評合併,作為大眾點評股東的騰訊,跟投新公司,順理成章。2015年5月,58同城合併趕集網,2015年10月美團合併大眾點評,都有沈南鵬的身影。

劉強東的路徑,啟迪了王興,騰訊對他最大的吸引力是四個字,獨立運營。2015年宣布美團網與大眾點評合併時,方案是保留各自品牌獨立運營,實行Co-CEO制度,王興與張濤同時擔任聯席CEO和聯席董事長,誰都知道,聯席只是過渡,新的公司必須由王興操盤。到現在,美團點評公司高管中,更多的都是來自美團,王興的大學同學或追隨者。

劉強東啟迪了王興,京東的故事與美團點評的故事,也有幾分相似——至少在財務數據表現上如出一轍:京東講述了一個快速增長,依靠倉儲與配送大軍的「無界零售」,十幾萬員工,以及財務虧損,美團點評也在講述一個快速增長,依靠線下「地推鐵軍」與騎手的「Food+平台」,幾十萬騎手,以及財務虧損。

京東與美團點評都喜歡一個詞,「戰略性虧損」。兩個故事,殊途同歸,too big to fail,追趕阿里。阿里是東哥與興哥的宿命之敵。

京東扮演著天貓的競爭對手,美團點評扮演著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的競爭對手。只不過,京東是追隨者,美團點評是領導者,餓了么與口碑在阿里體系算是新生代。

劉強東對待阿里,是發自內心的敵意。2010年成為微博紅人,2017年成為今日頭條微頭條紅人,上市前與上市後,他對阿里,沒有發生過任何改觀,他厭惡也鄙夷阿里,一直是橫衝直撞的天貓挑戰者姿態。

王興與阿里的態度,耐人尋味。這與美團網和阿里的淵源有關,一個愛恨糾纏不清的故事。

2011年3月,32歲的王興在杭州第一次見馬雲,王興問馬雲,「你最強的是什麼」,馬雲反問王興,「你覺得呢」?王興說,是戰略和忽悠。馬雲很認真的告訴王興,其實他的強項是管理,王興說,我相信。再然後的7月美團順利拿到阿里和紅杉的5000萬美元投資。

9月7日,王興第一次因航班延誤領到了免費餐,第二天的晚宴,馬雲請吃飯,王興的iPhone摔在杭州石板路上,所幸損傷並不大,晚宴上桌喝完第一杯開餐酒,馬雲花了半個小時講茅台的故事。9月9日,王興在支付寶見彭蕾,彭蕾告訴他,阿里巴巴是1999年9月9日那天領的營業執照,王興覺得,馬雲講故事的能力確實了得,阿里從一開始就很會造勢。

2011年王興一共6次飛往杭州,除了見馬雲,跟阿里談投資,王興也在挖阿里的一個高管,馬雲和阿里身上,王興學會很多,他需要強化美團的管理。王興給美團挖來了干嘉偉,阿里巴巴67號員工。

王興與美團點評身上有許多「阿里印記」,它的戰略、管理、文化,都在學阿里。干嘉偉為美團立下汗馬功勞,但隨著美團與大眾點評的合併,以及美團管理的成熟,干嘉偉的離開,也是必然。

這兩年美團點評頻頻的人事調動與架構調整,其實都很阿里。2017年美團點評有了「eat better,live better」這一使命願景的提出, 美團員工說,王興整整想了一年。阿里的「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以及2016年提出的「Double H」戰略(Happiness&Health),是王興思考的源頭之一。

王興尤其欣賞阿里的戰略操盤手曾鳴教授,但他不會像58同城姚勁波那樣去湖畔大學讀書。騰訊也是58同城的戰略股東,但姚勁波從不掩飾他對馬雲的某種偏愛,58旗下58到家除了騰訊,也有阿里的身影,姚勁波也把58到家CEO陳小華也推薦去了湖畔大學。

王興的阿里三部曲,拚命學阿里,拚命罵阿里,拚命打阿里。

劉強東像草根出身的創一代,王興更像是個讀書人,滿肚子的學問與野心。同為騰訊系健將,反阿里先鋒,79年的王興與74年的劉強東,也都是水瓶座(劉強東另一說生日是1973年3月10日雙魚座),王興更像是劉強東的升級版,劉強東2.0。花臉劉強東,白臉王興。

劉強東的偶像是沃爾瑪創始人,山姆·沃爾頓,王興更欣賞亞馬遜的貝索斯。

劉強東身上,始終有鄉土之氣,王興身上,我們能讀到他的世界格局。曾經留學美國的王興,一直推崇矽谷模式與美國模式,最初的校內效仿Facebook、飯否照搬Twitter、美團則是看齊Groupon,王興熟悉西方的一套,哥倫布、牛頓、華盛頓、富蘭克林等等故事,信手拈來。當然,這兩年王興的飯否上也開始多了「國學」與「傳統」。

2013年O2O與互聯網思維火的一塌糊,那時的美團遭遇瓶頸,王興還是習慣性看美國的產業趨勢,探索新業務的王興將他負責的事情交給同事,卻遺憾地發現,O2O與互聯網思維這兩個詞都是中國人造出來的——也是這一年,王興將美團的競爭對手鎖定為「餓了么」,2013年11月,美團外賣正式上線,西方不亮,東方亮。

接觸王興的記者分兩類:一類對王興極有好感,甚至崇拜,她們痴迷於王興的世界格局與博學,對西方自由文明與歷史瞭然於胸,採訪時引經據典,不時拋出一段理論或歷史,他是一個極有魅力的成功的理工男;另一類對王興不甚喜歡,採訪時,記者提出問題,王興被總是拋出一個「反問」作回應,更像是辯論與對抗,語欲勝人,雄辯滔滔。

一位傳媒前輩早在校內網時便與王興接觸,他說,王興有種「納喀索斯情結」,美少年臨水照花,顧影自憐。

王興與劉強東不同之處,在於他的「克制」。王興的「克制」表現在,同樣是騰訊系的反阿里先鋒,劉強東在公眾場合都是一直是批判與嘲諷的姿態,王興的嘲諷更高明,「從戰鬥力來說,阿里非常強,但如果他們各方面做得更有底線一點,我會更尊敬他們」。先揚後抑,說漂亮話。劉強東一直重複著他的那一套批評話語,王興則會適當往後退,讓王慧文站出來扛阿里。

王興的「克制」還表現在他更懂得「藏」。

劉強東的話語體系像少林長拳,威猛剛勁,2015年華爾街專訪時他說,「其實在網上管理假貨是非常容易的,很簡單,一個程序員花一天的時間就把它管好了。」,2017年接受美國CNBC的採訪時他說,「京東要在五年內超越阿里」,劉強東總是豪言壯語,信誓旦旦,鋒芒畢露。

2018年4月4日,美圖點評收購摩拜單車,王興發布一條飯否說,「四王抬棺震撼我的是價值觀,也許不是哥倫布在世時西班牙的價值觀,但這座雕塑今天屹立在塞維利亞大教堂里至少代表了後世的價值觀:真正的榮譽屬於開拓者!」,開拓者,暗喻摩拜單車,也可能是指美團點評,或王興自己。

王興語言體系是引經據典,半抱琵琶,點到為止。

王興喜歡讀書,對自己與公司的決策和行動,也是引經據典,這既是強化自身信念的需要,也是對公眾講述故事的需要。優衣庫柳井正的傳叫「一勝九敗」,王興的個人自傳由記者李志剛撰寫,書名叫「九敗一勝」——連續創業都是「效仿」矽谷模式,自傳也有東洋啟示,王興是個學習力超強的人。

學習力強的背後是,王興有他的路徑依賴,美團點評一路走來的歷史,沒有「無人區」,總需要一個競爭的標的。

劉強東與王興都有執念,古人說,「自返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劉強東很早就注重自建物流的價值,京東是電商中最早意識到物流配送的意義,所以一直堅持,王興的創業也是屢敗屢戰,一直堅持。

京東與美團點評,都在「戰略性虧損」。王興篤信的一條,來自華爾街——「Keep growing,fuck everything else!」,這一條,也曾一度是京東的信條,2017年8月,阿里發布財報天貓以高於京東的GMV體量前提下增速也超過了京東,終結了追趕著「增速故事」。當下美團點評的增速故事,還在繼續,此刻的美團點評更像是2014年的京東。

美團點評最新財報是,營收191.76億,同比增長了97.2%,與此同時虧損34.51億。

一年前意氣風發的京東與美團點評,在今年先後遭遇「寒冬」:京東遭遇的危機,不止是劉強東私人的一件意外事件,還有京東的增速放緩;美團點評,上市前花費許多,如開闢美團打車,做出行市場,又有收購摩拜單車,湊齊了一個完整概念上市後,也在近期又開始了調整,美團官方定義是「聚焦核心」。

美團點評的「聚焦核心」,壓力來自三方面:出行領域遭遇到滴滴出行、哈羅出行的反擊,哈羅出行超越摩拜單車,摩拜單車也給美團點評帶來巨大虧損;美團點評業務與京東一樣,雖然呈現盈利趨勢,但還是在虧損進程,難以盈利,是王興無邊界戰爭最大隱患;美團點評宣布架構調整,聚焦核心前,阿里成立了「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由餓了么和口碑組成,王磊開始挑戰王興。

美團點評與騰訊的關係,是否將重蹈京東與騰訊之路,尚未可知,王興提出一個「互聯網下半場」的概念,這與騰訊的「產業互聯網」確實有重疊之處,馬化騰與王興的內部講話與對外演講,概念會有所不同,但思考與理論卻是相似的,源頭也在阿里——這也是互聯網的魅力所在,形勢比人強,形勢逼人強,江湖從來沒有真正的朋友,也沒有持久的愛情。

王興會重走劉強東之路么?現在看來,王興應該不是簡單的劉強東故事的重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獵雲網 的精彩文章:

冰與火的結合,斑馬的無限進階
炒幣還是做技術,不甘做韭菜的我們混區塊鏈到底該信誰?

TAG:獵雲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