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學會補齊精神的短板

學會補齊精神的短板


  在物質高度富盈殷實的今天,人與人之間物質差別的距離越來越小,而精神差別的距離卻越來越大。許多人擁有豐盈物質而寡寡慾歡、空虛苦悶、麻木不仁甚至冷漠無情、憤世嫉俗,還有一些人精神頹廢不正,對世事與時事漠不關心,對國家與社會、家庭與人群缺乏起碼的熱愛與敬重、珍惜與擔當,只關心一己之軀的安樂富足,只關注一己之私的蠅營苟且、極度自私、極度自我、極度膨脹,以至物極必反,自爆或成惡之源、毒之本等負能量的載體和標本……說白了,這些其實就是精神的格局越來越逼仄、精神淪陷與喪失造成的困惑與惡果,是精神距離拉得太開所付出的沉重代價和慘痛教訓。


  精神的貧乏與缺位,下滑與丟失,形同人缺鈣、貧血和失魂落魄一樣,正成為新時期一種新的可怕的、甚於物質之上的最大貧窮和軟骨病症。其影響、後果和危害往往比物質貧窮要大一百倍,比真正的「軟骨病」要可怕一千倍。大的方面講,危及國家的昌盛、民族的存亡、社會的和諧;小的方面講,危及家庭的幸福、個人的命運、子孫的成長與教育……所以,時下制止精神下滑,防止精神癱瘓,補齊精神「短板」,縮短人與人之間精神差距,追求精神脫貧應與追求物質脫貧一樣,迫在眉睫,刻不容緩。筆者認為,政府主導,社會重視,全民參與,齊頭並進,自醒、自知、自律、互補,使精神的腳步、靈魂的身影跟上物質高度發展的節奏和進度,是時之大勢,應順勢而為;不然,出現嚴重倒掛現象,人與人之間精神距離太遠,懸殊太大,極有可能出現精神大面積「塌方」,以至於綱倫失常、民風凋敝、道德淪喪,思想浮躁、靈魂骯髒,湧現出大量不擇手段趨利取利、金錢至上、惟利是圖等等眾多拜金主義、享樂主義行為。這種補齊精神「短板」的個人修為,如果不做,經濟再發展、再發達,個人最終只能像一個「瘸子」,沒法行走得太遠,更不能走得快、走得穩,國家和民族也不可能持續強盛和興旺發達的……所以,筆者認為,補齊人生精神「短板」,對個人、社會和國家來說,有百利而無一害,宜早不宜遲,任重而道遠。


  中華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幾千年之所以不倒,就在於其文明薪火相傳,其精神世世秉持、代代傳承。精神是什麼?精神就是寄寓在一個人身體、思想、意志、靈魂里的某種特殊內涵氣質和行為修養,是一個人所呈現或散發出的人格特徵、品質「長相」和獨特氣韻。古往今來,中華民族優秀兒女的精神主旨總在不停的地被發揚光大和豐富創新。譬如:孔子的孜孜勸學勸世、誨人不倦精神、孟子的懲惡揚善、知恩報恩精神、岳飛的治軍嚴謹、精忠報國精神、戚繼光抗擊倭寇、保家衛國精神,海瑞剛正不阿、一身正氣精神,劉胡蘭忠貞不屈、英勇就義的精神,黃繼光捨身忘死、甘願奉獻精神,焦裕祿為黨為民鞠躬盡瘁、死而後己精神,雷鋒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精神......還有狼牙山五壯士捨生取義精神,紅岩英烈堅持信念產、視死如歸精神,上甘嶺戰士頑強英勇、不怕犧牲精神,南泥灣自己動手、艱苦奮鬥精神,「兩彈一星」科研團隊自力更生、勇攀科學高峰精神,中國女排不畏強手、勇於為國爭光精神,中國航天人團結拼搏、永不服輸精神......等等,無論個人還是團隊,其精神驚天地,泣鬼神,蕩氣迴腸,溫暖人心,照亮古今,滋養後人,永放光芒。這些寶貴的精神「遺產」,都是值得我們每個中國人繼承和發揚光大的。


一些人把物質的豐盈程度作為衡量人生幸福指標的唯一考量,殊不知,這種衡量和考量,難免會落入「人比人,氣死人」的窘境;還有人為了達到物質豐盈目的,從而實現所謂「幸福達標」,不惜以權謀私、制假售假、以身試法、鋌而走險、孤注一擲,甚至干出謀財害命、草菅人命、貪贓枉法的事情來,這種異化的物質滿足感正是戕害精神滋長的「元兇」,誤人和害人不淺。其實,物質上的盤算和攀比是俗人的一種非常淺薄的做法、比法,真正睿智和幸福的人一定是把精神的自由度、舒展度作為人生追求的終極目標。他們深深懂得,個人所有的財富都是社會的,是為社會作出的貢獻與奉獻的外在呈現,唯有精神才是個人所獨有的永久財富;而真正拉開人與人之間距離的,不是物質的厚度與額度,而是精神高度與純度。只有精神走遠向上,個人才可能真正做到神清氣爽,脫胎換骨,脫俗成雅,超然於一切物質羈絆之外,成為幸福和快樂之源、成為人中翹楚;他們知道,生活中,柴米油鹽、粗茶淡飯、五穀雜糧不僅讓人有細嚼回味、唇齒生香的感受,詩和遠方、正義與善舉、施德與感恩同樣也是生活的重要內容,更能夠讓人滋養精神,砥礪意志,蓄養能量,補血加鈣,固本強體,使生活的質感和幸福感瞬間更加充盈活泛或陡然提升。


  物質易耗,只有精神永恆!物質有限,精神無限!在為社會創造物質財富的同時,更要細心精心呵護、培育和美化自己的精神「長相」。作為個人,只有當心靈趨於平靜、清澈、乾淨、舒展時,精神才能獲得固化成型或升華騰躍。人生只有把物質慾望降到最低點,把精神升華到最高點,你才真正拉開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或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此時換來的終將是如影相隨的平安與快樂、知足與感恩、富盈與長壽。到了這種境界,任何物質距離的感知與判定,你都將會認為是幸福的累贅和毫無意義的認知與行動。

2018年11月28日

(原創作者 楊德振 配圖 趙曉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篇美文 的精彩文章:

心事如蓮
八月,未央

TAG:美篇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