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食 > 白茶知識入門,含分類、沖泡、保存等,共30個知識點,值得收藏

白茶知識入門,含分類、沖泡、保存等,共30個知識點,值得收藏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企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子曰:「有教無類。」

意思是不管什麼人都可以受到公平的教育,享受教育資源。

這句話,應用在白茶學習上也是如此。

不管您之前是喝岩茶、黑茶,還是紅茶、綠茶,只要對白茶感興趣,都可以學習,在白茶的世界裡遨遊,探索、發現、求知。

面對一個全新的茶葉分類,茶友們心中會生出諸多疑問。

在白茶尚處於「襁褓」中時,入門第一個問題,多數是——白茶是什麼茶?

而今,「白茶是什麼茶」這類入門級話題比較少出現,更多的茶友單刀直入,甚至能問出一些專業性的話題,一針見血。

如,春白茶與秋白茶有什麼區別。

瞧,列位都已經知道白茶中有春、秋白茶的存在。

還有的朋友,想知道白茶要怎麼沖泡、保存。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不恥下問,這是一種良性的學習方式。

在此,與各位分享一篇乾貨知識,涵蓋基本分類、沖泡、保存等話題。一篇文章在手,讓您更深入了解白茶的方方面面。

《2》

白茶基礎知識系列

【白茶都有哪些分類】

分類,是了解白茶的第一課。能分得清白茶的有哪些種類,具體劃分方式,才可以讓我們更了解白茶。

現如今,白茶可細分為七類。

1.按照季節——春白茶、秋白茶

春白茶中,包括:白毫銀針、白牡丹、春壽眉。

秋白茶中主要出產秋壽眉,少量定製秋牡丹,不產白毫銀針。

了解這些,能讓選購少走彎路。

2.按照形態——散茶、餅茶

形態,即我們平時看到的白茶所呈現的模樣。

目前白茶常見有兩種形態,一是散茶,二是餅茶。

散茶,就是白茶經過攤晾、萎凋、乾燥後直接收集而來的白茶。

餅茶,是在散茶的基礎上經過塑形而來,看起來像是一個餅的形狀,小小一片,不佔空間。

3.按照外觀——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

外觀,即我們說的白茶長相。

根據不同的外觀要求,白茶中有三大分類。

白毫銀針,全部用茶樹的嫩芽製作而成,外觀覆蓋著一層厚厚的茸毛,芽針挺立,外觀敦實。

白牡丹,用的是白茶一芽一葉,或者是一芽二葉的原料製作而成,葉背密披白毫。

壽眉,使用的是茶樹的一芽三四葉為原料製作而成。

三種白茶,長相截然不同,認準長相,才不會出現指鹿為馬的尷尬。

4.按照茶園海拔——高山茶、非高山茶

高山雲霧出好茶,白茶的品質容易受海拔影響。

在福鼎當地,一般茶園在600-800米之間,可以劃分為高山茶一類。

福鼎高山白茶與台灣高山烏龍(海拔不低於1000米)自然有所差別,畢竟山脈海拔高度不同。是否屬於高山茶,要因地制宜,根據當地的海拔高度來確定。

5.按照種植方式——荒野白茶、拋荒白茶、台地白茶

荒野白茶,指的是常年無人看管打理,生長在荒郊野外的白茶。

拋荒白茶,指的是種植在茶園邊上,被荒廢了若干年的白茶。

台地白茶,指的是長期有專人看管、打理的茶園。

不同的種植方式,致使白茶擁有截然不同的風味。三者要如何區分,可查看之前的文章。

一組圖文教你區分荒野銀針和台地銀針,看清楚了!

不是每款白茶都能叫荒野白茶,區別荒野茶與拋荒茶的四大標準!

6.按照存放年份——新白茶、陳白茶、老白茶

2018年最新國標規定,只要符合標準(含水量不高於8.5%)的白茶,可以長期保存。

在這個長期存放的過程中,被分為三個階段。

新白茶:指當年製作好的白茶。

陳白茶:指存放1-2年的白茶。

老白茶:指存放不低於三年的白茶。

7.按照種植地域——福鼎白茶、政和白茶

在福建地區,白茶的主要產地是福鼎與政和。

且白茶加工還要符合三原則,原產地、原材料、原地加工。

比如福鼎白茶,就是要使用福鼎本地的茶青,在本地加工,而不能用非福鼎的茶青在福鼎本地加工。

《3》

白茶沖泡系列

【白瓷蓋碗沖泡篇】

1.什麼樣的蓋碗適合泡白茶

最好是使用白瓷材質的蓋碗。

白瓷材質,質白,表面有一層光滑的釉,方便觀察湯色變化,不奪香、不吸味。

在大小選擇上,以110毫升為佳,這個容量下,控水簡單,輕而易舉能泡出好喝的茶湯。

2.蓋碗沖泡,放多少茶

投茶量,根據蓋碗大小而定。

一般我們選用110毫升的白瓷蓋碗,搭配5克白茶最好。

這個茶水比例下,能夠沖泡出比較好的風味。

3.泡白茶,用多少度水溫最好

100℃!

好茶,不怕沸水沖泡,只有那些品質堪憂的白茶,才不能使用沸水泡茶。

低溫沖泡,是白茶品質低下的遮羞布。

其沸水沖泡,順帶可以檢驗白茶的品質好壞,何樂而不為。

4.沖泡白茶,有什麼技巧

為了白茶能泡的好喝,有三個注意事項。

一是茶水比例控制到位,110毫升白瓷蓋碗,搭配5克白茶最好。

二是沖泡溫度要足夠,使用沸水沖泡最好,可以保證茶香、滋味充足。

三是出水要快,快出水才不會導致茶多酚、咖啡鹼過多釋放,從而影響風味。

【玻璃杯沖泡篇】

1.玻璃杯泡白茶,要放多少茶

玻璃杯沖泡,投茶量宜少不宜多。

玻璃杯泡茶時,茶和水會長時間接觸,要是投茶量太大,茶多酚和咖啡鹼釋放太多,容易苦澀。

一般我們用300毫升的玻璃杯泡茶,投茶2克足夠。

2.什麼樣的白茶適合玻璃杯沖泡

玻璃杯,適合沖泡新白茶,像是老白茶一類用玻璃杯沖泡就太浪費!根本不能泡出茶葉內在的物質。

新白茶中,一白牡丹和壽眉比較適合沖泡,使用玻璃杯沖泡的同時,還能觀察到葉片在水中舒展。

3.玻璃杯沖泡白茶,是用沸水嗎

是!

玻璃杯沖泡,依舊使用沸水沖泡。

沸水沖泡過後,白茶內在的芳香物質,滋味物質會釋放而出,為茶湯提供豐富的口感。

4.玻璃杯沖泡白茶,有什麼要點

玻璃杯泡茶,投茶量是關鍵, 不建議放太多茶葉,否則易苦澀。

再者玻璃杯泡白茶時,可採用懸壺高沖的方式,讓茶和水充分接觸,也有利於滋味的釋放。

【煮茶篇】

1.所有白茶都可以煮著喝嗎?

不是!

適合煮著喝的白茶,要有一定的年份。比如兩年的白茶,三年的白茶,都具備煮茶的特性,而新白茶就不適合煮著喝。

新白茶,它內在的茶多酚、咖啡鹼含量較高,輕而易舉就能釋放而出,一般用白瓷蓋碗、玻璃杯沖泡就好,要是使用煮茶法,會導致苦澀味變得濃烈,影響喝茶滋味。

而老白茶,經過陳化後,內在的茶多酚、咖啡鹼逐年下降,經過煮茶後不容易出現苦澀味。

2.什麼樣的茶具適合煮茶?

煮白茶,建議大家使用玻璃煮茶壺。

玻璃煮茶壺,材質透明,方便觀察湯色變化,能有效幫助我們決定出水時間。同時玻璃煮茶壺,不吸收香氣和湯水,可保留茶湯的原滋原味。

3.煮茶,該如何控制茶水比例

分享兩組常用的茶水比例。(以2015年壽眉餅為例,這是准三年老白茶的基本門檻,較為常見)

直接煮干茶,注入400毫升的水,投茶2-3克即可。

先使用白瓷蓋碗沖泡7-8次後(5克投茶量),依舊注水400毫升。

這兩組茶水比例,能夠煮出口感濃淡適中的茶。

4.煮茶前,要不要洗茶

視茶而定!

如果您覺得茶沒有經過清洗就直接煮茶,會有心理障礙,那在正式煮茶前,洗一洗即可。

洗茶,也很簡單,準備好茶海或者是白瓷蓋碗即可。

在煮茶前,先用蓋碗清洗一遍,注入沸水後,倒出茶湯的速度一定要快,不建議長時間浸泡在水中,會影響滋味的表現。

要是沒有蓋碗,用茶海洗茶也行。投茶後,注入沸水,搖晃一二,讓茶和水充分接觸,而後快速倒出茶湯。

如此,就完成了洗茶步驟。

5.煮茶,冷水投茶還是沸水投茶

沸水投茶最好,尤其是在煮高山茶時,強烈建議大家在沸水後投茶。

高山茶,內質充足,能量飽滿,從沸水後開始投茶最好。

要是從冷水開始煮茶,內在物質容易過多釋放。

原本陽春白雪的茶,苦澀地像洪水猛獸,這也太不值得!

6.煮茶,是一直煮著嗎

不是!

煮茶,也要講究時間,並不能長時間一直煮著。

要是煮茶時間太長,反而會讓湯水風味變化,口感反而不再擁有優勢。

煮茶,一般在水沸騰之後可以關閉電源,利用餘溫加熱。

而後,可根據自己口感的喜好調整煮茶時間。

若是覺得味道太淡,可以多煮一會兒,要是味道太濃,再續水煮茶。

《4》

白茶日常存儲篇

【短期喝茶】

1.短期喝茶,兩種常用儲存法

短期,一般是指一個月內就喝完的茶。

這類茶在保存時,仍舊要遵循遮光、密封、乾燥、無異味、陰涼保存的基本要求。

短期要喝的茶,我們可以使用馬口鐵罐,雙層罐的那類。或者是還是用具有遮光效果的鋁袋保存。

而後保存在乾燥的房間里,遠離水汽和異味。

2.每天都喝的白茶餅,能否一次性撬開

最好不要!

喝白茶,還是喝多少撬多少,剩下的部分可以和充分轉化。要是將茶餅全部撬開,反而會影響白茶的陳化。

3.短期存茶,放冰箱可行嗎?

不行!

將白茶存在冰箱里,容易吸收異味、水汽,還不利於白茶的陳化。

白茶存放在常溫狀態下即可,無需可以放在冰箱里保存。

【長期存茶】

1.不同年份、形態、品級的白茶,要怎麼保存?

不同的白茶,講究分類存放。同一年份、同一生產日期、同一形態的白茶,同箱保存。

如果家裡存茶空間有些,要將不同白茶放在同一個箱子里,那在保存前,務必要確保白茶都用單獨的鋁袋、塑料袋密封好!

2.長期存茶,要注意哪些?

遮光、密封、乾燥、無異味、陰涼保存,這是最基本要求!

3.白茶能和紅茶、普洱茶放一起存放嗎?

不能!

不同的茶類,本就是不能和平共存。

比如白茶保存要求絕對的乾燥度,而普洱茶保存則需要一定的濕度和溫度,二者本就相互矛盾,要如何共保存?

為了茶不變質,還是老老實實單獨存放吧!

4.白茶保存,能像普洱茶一樣放在紫砂罐里嗎?

不需要!

紫砂罐,是存普洱茶的良配,卻是白茶保存的毒藥。

再次回顧白茶保存的要點——密封、乾燥!

而紫砂罐並不滿足這兩大條件。

紫砂這種材質,本身就比較特殊,它具有吐納作用,不僅會吸收茶香,還會吸附空氣中的水分和異味,大大影響品質。

長時間存放在紫砂罐里的白茶,容易受潮、變質。

5.白茶保存,要不要定期通風。

不需要!

白茶保存,要求遮光、乾燥、密封、無異味保存。

定期通風,會讓白茶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和異味,影響陳化。

且通風時,還會導致茶葉的香氣消失,好不容易聚攏起來的陳香、葯香就這樣隨風飄散,豈不是可惜。

存白茶,要捂得嚴嚴實實,鋁袋、塑料袋一層都不能少,然後密封好放在紙箱里保存。

6.受潮的白茶,晒晒還能喝嗎?

不能!

白茶受潮後,品質已經發生了變化,再也不是簡單的曬一曬就能喝了。

要是受潮嚴重,甚至還會出現發霉變質的情況,可能會有黴菌的出現,再怎麼曬,也於事無補。

對付受潮的白茶,只有一個方法——扔了。

《5》

基本分類、沖泡、保存,前後共有30個小知識點分享給各位。

入門,能將這些問題搞清楚、弄明白,已足夠。

若是想要進階更高地喝茶水品,還需要日常喝茶時不斷積累經驗。

喝茶,沒別的訣竅,不過是見賢思齊焉,選用正確的方法,摒棄錯誤的做法,這樣才能夠讓我們邂逅更好的白茶,喝茶才能變得更容易。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陳茶事 的精彩文章:

白茶葉片越小,品質越好?別這麼片面看待白茶!
什麼是白茶,這三點你真的弄懂了嗎?

TAG:小陳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