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執取凈觀,求空其心,於此反省,此即我未見實相之據

執取凈觀,求空其心,於此反省,此即我未見實相之據

執取凈觀,求空其心,於此反省,此即我未見實相之據

王驤陸《大鑒禪師法寶壇經述旨》



師復曰:諸善知識,汝等各各凈心,聽吾說法。若欲成就種智,須達一相三昧,一行三昧。【一五】若於一切處而不住相,於彼相中不生憎愛,亦無取捨,不念利益成壞等事,安閑恬靜,虛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於一切處,行住坐卧,純一直心,不動道場,真成凈土,此名一行三昧。若人具二三昧,如地有種,含藏長養,成熟其實,一相一行,亦復如是。

執取凈觀,求空其心,於此反省,此即我未見實相之據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一五】一相三昧者得其體也,一行三昧者起其用也,一相即是無相,一心即是無心,於一切處,常見空寂之體,自無憎愛取捨成壞諸法見,虛靈澹泊,此一相三昧成就,以不變而可隨緣者也,一行者,一直如是不變易也,於一切處,不問動靜語默,行住坐卧時,常不離此空寂之體,雖起憎愛取捨成壞諸法見,為應一時故,終不執取於法,所謂直心純一,虛靈活潑,此一行三昧成就,能隨緣而畢竟不變者也。




執取凈觀,求空其心,於此反省,此即我未見實相之據



此二三昧不可分也,故曰其法無二,心即如是,一即本來清靜,一切亦即清靜矣。斯名為道,更何必執取凈觀,求空其心乎?此觀與空,稍稍著意,即有法見,枉立取捨,轉成法縛,是未證一相而未圓一行者也。於此反省,此即我未見實相之據,不曰明道,以體即不得,用亦不起也。



執取凈觀,求空其心,於此反省,此即我未見實相之據


彼苦行數十年,終不得究竟者,即是下手錯誤,不由一相三昧上證入,徒欲法一行三昧之假自在,其顛倒悖逆可知,成就種智,不亦難乎?又祖雲,具三昧者,真成凈土,今之修凈土者眾矣,是否由此證入,此即阿鞞跋致之境也,生西之資量也,奈何可分家也,佛之旨,豈有二義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禪宗文化 的精彩文章:

壓不得,縱不得,唯須識得此心
略論明心見性:悟後真修

TAG:禪宗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