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名家經典變標題黨 這些書名有毒吧…

名家經典變標題黨 這些書名有毒吧…

【文/觀察者網 阮佳琪】

27日晚,青年作家@李靜睿的昨日世界 發博,吐槽部分出版社編輯為名家文學作品集取的書名糟蹋經典。

「你們這些編輯怎麼回事?」好好的文學著作,硬生生變成了網路小說的畫風。

沈從文的書變成了《我明白你會來,所以我等》。

還以為買了本言情小說,結果翻開一看,《邊城》里的「翠翠」在跟我say hi?

諾獎獲得者,俄國文學家蒲寧開始「哀嘆青春」,「寫」了本《我的青春是一場煙花散盡的漂泊》。

這些完全與作者本人文風、氣質不符的書名,令人恍然有種買了假書的錯覺。

然而這在近幾年的圖書業中不算個例,許多網友們在評論區里爭相「舉報」,將自己曾經看到過的類似書籍拉出來「示眾」。

千奇百怪的網路傷痛青春小說式的書名,讓人根本猜不到這些名家經典本來的面目……

一指流沙,我們都握不住的那段年華。

時光阡陌,你一直未曾走遠。

煙雨紛繁,負你一世紅顏。

笙歌唱盡,闌珊處孤獨向晚。

煙花易冷,那些我們不曾懂得的愛情。

傾城春色,終只是繁華過往。

陌上誰人依舊,固守流年。

風彈琵琶,凋零了半城煙沙。

此去經年,誰許我一紙繁華。

光看這行文,是不是以為這是一首騷斷腸的情詩?

不,這其實是一套民國大師的經典書系,一共9本,分別收錄了魯迅、沈從文、梁實秋、張恨水、胡適、徐志摩、朱自清、郁達夫、周作人的作品。

(點擊查看大圖)

無法想像向來最討厭矯揉造作辭藻的魯迅先生,看到他的散文集被命名成《風彈琵琶,凋零了半城煙沙》,會不會氣到棄筆從戎……

整個系列的書名都給人一種傷痛言情小說的錯覺:

文學大師們仰望45度角,劉海擋住半邊臉,眼角划過一滴無人看見的悲傷。

這些「全員非主流殺馬特」的書名,成功勸退了讀者們。

不光是單個名家被折騰,有時候還會是一群名家大師們被機關槍「掃射」……

外國文學家也難逃一劫,「一個都別想逃!」

什麼時候連名家大師們的經典著作也要開始玩「標題黨」了,滿目皆是「滄桑」、「繁華」……

這些莫名其妙一個勁鼓吹「傷感傷懷」的無病呻吟,卻用來給經典著作冠名,著實令人匪夷所思。

據北京青年報的報道,曾經有一位出版社的責編,用「市場使然」來解釋這種取名方式的出現。

他認為,這種「標題黨」在時下出版界是一種趨勢。因為圖書不只要考慮作品質量,還要適應都市人的閱讀需求。

還有媒體人將這種現象稱之為「無奈之舉」,另類的標題無外乎在浩瀚書海中吸引人們的注目,提升閱讀興趣。

互聯網時代,讀書也好,讀屏也罷,「一個好的標題是真正閱讀的開始」。

把沈從文的《邊城》散文集改名成《一指流沙,我們都握不住的那段年華》,這樣的「標題黨」或許可以給讀者一時的新鮮感和衝擊力,但當這種花式標題泛濫,浮躁的閱讀還容得下多少正常標題?

有網友擔心,如果「標題黨」移花接木到經典文本之上,就不可忽視其中暗藏的誤導風險,更可能使青少年對經典的認知產生偏差。

《來自切爾諾貝利的聲音》是白俄羅斯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阿列克謝耶維奇的代表作,這是一部真實記錄切爾諾貝利核災難事件的作品。

該書被引進到國內以後,卻被一家出版社以《我不知道該說什麼,關於死亡還是愛情?》為主標題。文不對題,讓眾多讀者讀完感覺莫名其妙。

更有網友評論認為這樣的標題降低了作品的整體格調,可謂是因題害意。

經典之所以稱為經典,是因為它不僅是大師之作,更因為它凝聚了大師獨特的思想、人格、智慧,具有極高的文化、美學和思想價值。

經典需要推廣,需要細細玩味。有網友認為花式標題不如原著標題,「標題黨」是對經典的極不嚴肅、極不尊重的態度,甚至是褻瀆。

如此亂改,也是對原作者的不尊重。

快餐化時代,靜心閱讀已變得相當不易。「娛樂至死」的社會風氣甚囂塵上,內容積澱則變得越加困難。

嚴肅文學不僅是形式上的存在,更在內容的塑造與風氣的引導下,發揮著無以替代的作用。

就像網友們所說的,圖書出版有「市場價值觀」,但經典恰恰最需要的,是一份「文化的持守」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 的精彩文章:

中國為什麼不打這些「貿易牌」,看看《白皮書》就知道
當代父母對子女各方面關切程度一覽

TAG:觀察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