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荀子:大巧在所不為 大智在所不慮

荀子:大巧在所不為 大智在所不慮

導讀

總會頻繁地聽到或者看到「生活太累了、太苦了」、「煩心的事太多了」、「要做的事情總是沒有終止」……

這麼多對生活的抱怨,每天都充斥著我的耳朵、頭腦和心,以至於我也會有這種想法,可是每當這時,看到荀子的話:「大巧在所不為,大智在所不慮」,心情就會豁然開朗。

這句話的意思是:最聰慧的人,在於他懂得什麼是不能做和不該做的,在於他的「不為」;擁有真正智慧的人,在於他知道什麼事不能考慮和不應該考慮的事情,在於他的「不慮」。

能夠做到「不為」「不慮」的人,一定是在生活中善於觀察、善於分析的人,能夠在紛繁的世事中能夠分辨清楚是非,在紛擾的社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從而達到這種高度,處理問題左右逢源,每天也會活得自由自在。

在「不為」上闡釋得極好的例子便是歐陽修了,他因為支持范仲淹的慶曆新政,被貶到偏遠的地方滁州做太守,面對如此的大起大落,大多數人必定都會鬱悶,都會抱怨,但是他所做的卻是寄情山水,寄情於百姓。

他在滁州當太守的時候,倡導「寬簡」之政,就是所謂的「不為」,而「寬」不是放縱,「簡」不是粗略;「寬」是戒絕苛政,「簡」是去除繁瑣。

該做的,像處理案件、為民謀福利,一定會做;不該做的也不去做,那些繁文縟節、苛捐雜稅根本就沒有必要,就不去做。最後滁州人能夠和太守一起逛琅玡山醉翁亭,無拘無束的,真可謂是治理的「大巧」了。

容易煩惱的人,往往考慮的事情太多,該考慮的不該考慮的都皺緊眉頭去思考,以至於思緒繁亂。

荀子說「天有其時,地有其財,人有其治,夫是之謂能參。舍其所以參,而願其所參,則惑矣!」天、地、人各有其責任,相互配合才是好的,但是你要是羨慕天時和地財的功能,想像天地一樣,那就一定會困惑。

所謂「天不為人之惡寒也,輟冬。地不為人之惡遼遠也,輟廣。」天不會因為你討厭寒冷就阻止冬天,地不會因為你厭惡遼遠就改變寬廣。

由此可知,現在所有客觀存在的一切都不會因為你的煩惱而改變,那為什麼還要去憂心呢?

荀子在《天論》中還說:「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小人錯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

君子不羨慕那些屬於天的事情,而是會審視自己,思考自身的不足,加以改正,認認真真地做能夠做的事情;而小人往往會貪慕天所負責的事情,而對於自己卻不能夠看清,不能夠積極地去改變。

所以最後君子就會每天都在進步,而小人每天都在杞人憂天,每天都在退步。

《詩經》中說:「禮義之不愆,何恤人之言兮?」既然我們所做的事情無愧於心,又有什麼可害怕,有什麼可畏懼可擔心的呢?

我們存活在這個世界上,必然有很多事情是我們無法控制的,像我們需要不斷地工作來提高單位的效率、養活自己的家,像人們喜歡議論、可能也會說你的不是等等,這些我們都不能改變,就不去管,不去憂慮。

我們能考慮的就是反省自己,能做的就是不斷提高自己,改變自己的心態,使之適應社會,讓自己也活得更加開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如何讀書樂?讀書也要分季節
寒露:千家風掃葉 萬里雁隨陽

TAG:騰訊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