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趙匡胤希望遷都,遭到群臣反對,趙匡胤嘆息:不出百年,大宋危矣

趙匡胤希望遷都,遭到群臣反對,趙匡胤嘆息:不出百年,大宋危矣


趙匡胤希望遷都,遭到群臣反對,趙匡胤嘆息:不出百年,大宋危矣

古代統治者在選擇都城所在時,主要考慮三個因素:軍事、經濟、地理。在這三個因素中,往往軍事因素是開國皇帝最先考慮的因素,畢竟冷兵器時代,都城設在易守難攻的地方是非常必要的。

除了軍事因素外,經濟上要求都城設在經濟發達地區,這有利於物資的運輸補給;地理上則要求都城有便利的交通,最好是水陸交通網四通八達。因此,我們看到這樣一個現象,統治者都考慮過遷都,下面筆者就給大家介紹趙匡胤企圖遷都洛陽的故事。

趙匡胤希望遷都,遭到群臣反對,趙匡胤嘆息:不出百年,大宋危矣

大家都知道,北宋的都城位於開封,這裡是「天下之要會」,經濟繁榮,而且四通八達。優點多,可缺點也是非常明顯的,軍事上無險可守,必須常駐10萬大軍以替代山河之險。正是如此,趙匡胤曾考慮遷都洛陽,最後定都長安。

趙匡胤黃袍加身後,沿用後周舊制,在平定南方諸國以及各地割據勢力後,越看開封越不滿意。於是,趙匡胤召集群眾就遷都事宜展開討論。作為一位高瞻遠矚的政治家,趙匡胤認為「(開封)形勢渙散,防維為難」,與其這樣比如西遷,「吾欲西遷,據山河之勝,以去冗兵,循周漢故事,以安天下也。」

趙匡胤希望遷都,遭到群臣反對,趙匡胤嘆息:不出百年,大宋危矣

趙匡胤話還沒有說完,就遭到了群臣以及弟弟趙光義的強烈反對。大家為何反對呢?最大的原因是大家認為「洛陽凋敝軍食不充」。開寶九年(976年),趙匡胤來到洛陽祭祀天地,並準備從此留在洛陽。

皇帝不願意回開封了,大臣們紛紛上表阻止了。起居郎李符第一個跳出來反對,並且言辭鑿鑿地列舉了八個理由,「京邑凋敝,一也;宮闕不備,二也;郊廟未修,三也;百司不具,四也;畿內民困,五也;軍食不充,六也;壁壘未設,七也;千乘萬騎盛暑扈行,八也。」

趙匡胤希望遷都,遭到群臣反對,趙匡胤嘆息:不出百年,大宋危矣

群臣的意見可以不停,可弟弟趙光義的意見,趙匡胤就要斟酌了。趙匡胤就遷都利弊告知趙光義,誰知他根本不領情,反而回擊道,「在德不在險。」這就尷尬了,趙匡胤一時語塞。後來,趙匡胤對左右隨從感嘆道,「晉王之言固善,然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殫矣。」

很不幸,趙匡胤一語成讖。不到百年時間,龐大的軍費開支讓朝廷入不敷出,「積貧積弱」的趨勢已經不可挽回。公元1127年,金兵佔領開封,並洗劫了這座曾經繁榮無比的城市,北宋就此滅亡。

參考資料:《宋史》、《宋太祖實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李老師 的精彩文章:

袁崇煥被殺,是因為崇禎中了反間計?如果你是崇禎,可能也會殺他
一代高僧海燈法師:曾任解放軍武術總教頭,77歲能施展二指禪絕技

TAG:歷史李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