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朱」和「豬」同音,明朝把豬叫什麼?古人這一做法簡直太聰明了

「朱」和「豬」同音,明朝把豬叫什麼?古人這一做法簡直太聰明了

在我國古代封建社會,皇帝的權力是至高無上的,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我們在觀看古裝影視劇的時候,大家可能會注意到這樣一個故事情節,那就是避名諱,尤其是皇帝的名諱,不能和皇帝重名,甚至同音都不行,就得改名字,這樣的事情都是典型的封建糟粕。

我們在看歷代的皇帝當中,大部分的名字都沒什麼,都很好避諱過去,但是有一個朝代例外,皇帝的名字避諱起來很麻煩。這個朝代就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朱元璋姓朱,和動物豬一個音,這個避諱起來就有點棘手了,因為當時豬肉很普遍,我們殺豬吃豬肉都不能說,如果說殺豬的話,那不就意味著殺皇帝嗎,這樣的話在那時候是萬萬不能說的,那是對皇帝的大不敬,弄不好那可是要殺頭的重罪。那「朱」和「豬」同音,明朝把豬叫什麼?古人這一做法簡直太聰明了。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農業大國,主要勞動力除了人之外,那就是牛了,但是牛在那個時代是不能隨便宰殺的,那是要觸犯法律的,所以很少吃到牛肉。所以豬肉就成了大眾食品了,在日常生活中,豬肉就是很常見的了。但是明朝建立以後,朱元璋坐上了皇帝,這可坑苦了老百姓,平時要是買豬肉總不能只用手來比劃吧。

這在平時生活中是避免不了的啊,還是古人聰明,他們想了一辦法,那就是用其他字來代替,這個字就是豚和彘,如果在平時說話說到豬這個字的時候,就可以用這兩個字來代替,這樣一來不就可以避諱了皇帝名字,還方便了平時人們的日常交流。

開國皇帝大部分都有寬闊的胸襟,朱元璋作為一國之君,對此事就沒有那麼在意,他在一次私訪民情的時候,遇到一件事,當時正逢過年,過年都興貼對聯,家家戶戶都要貼,這也是一種風俗習慣,可是有一家門上空蕩蕩的,什麼都沒有,朱元璋看到後十分不解,於是就進去問個究竟,原來這家是做殺豬買賣的,但是這個行當現在不景氣,家裡窮得連個對聯都買不起了,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來百姓多麼在意豬這件事情。

朱元璋問清楚事情緣由之後,非但沒有責怪他,反而還讓人準備了筆墨紙硯,寫了一副對聯送給他。朱元璋對此事並不在意,但是他的後人朱厚照,在坐上皇帝以後確實相當忌諱,他曾下令禁止全國範圍內殺豬,這下可坑苦了殺豬這個行業。他的姓與豬同音不說,他還屬豬,所以他才這麼做。不過這樣的禁令沒多久就又廢除了,畢竟用豬的地方太多,不僅是民間,就是皇家祭祀也是用豬肉來祭祀的。

我們的祖先給我們留下了很多風俗習慣,好的我們要繼承發揚,壞的我們要拋棄。「朱」和「豬」同音,現在知道明朝把豬叫什麼了吧,古人這一做法簡直太聰明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張愛歷史 的精彩文章:

梁山上濫殺無辜的好漢,武松上榜,李逵排第二,第一是他無爭議

TAG:老張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