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飛機上,我捂住了一名年輕媽媽的嘴……

飛機上,我捂住了一名年輕媽媽的嘴……

編者按:

本文的主人公譚先傑醫生,是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的主任醫師。

在一次返京的航班上,他用一種奇怪的方式救治了一位突發急症的女患者。

落地後,譚醫生把這次經歷記錄了下來,並衷心希望更多人意識到:

故意捂住人口鼻的,不一定是壞蛋,也有可能是醫生。

那是一個再平常不過的周六,我登上再平常不過的 CA1286 次航班回京,坐在再平常不過的中間排位置,開始閉目養神。直到前排的女士發病前,我都以為,這就是再平常不過的又一次出差而已……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飛機上

年輕媽媽突髮狀況

飛機向著首都高速但平緩地飛去,很快就要著陸。

艙內廣播響起了乘務員囑咐大家「收桌板、調椅背、繫緊安全帶」的甜美聲音。

這時,坐在我前排的女士卻忽然大聲呼叫起乘務員來。

女士是一位年輕媽媽,還抱著她六個月大的孩子,前面的飛行過程中並沒有什麼異常。

即將著陸的關鍵時刻,乘務員不方便離開座位提供幫助。

一個可能是安全保衛的小夥子站起來問了情況,年輕媽媽說她很難受、頭暈想吐。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坐在一旁的中年婦女好心地撕開了嘔吐袋遞給年輕媽媽,並接過她懷裡熟睡的孩子,還一遍安慰著:

已經看到候機樓了,再忍一小會兒就行。

「應該就是普通的暈機吧」,我心想著。

暈車、暈船、暈機這種事兒,忍得住就忍,忍不住就吐,只要不吐到別人身上就行。

然而,我很快發現情況並不這麼簡單。

情況愈發嚴重

這不是簡單的暈機

中年婦女一直輕拍安慰年輕媽媽,但她的喘息卻越來越重,我坐在後排,通過座椅縫隙看到她蒼白、淌著大滴汗珠的側臉。

不一會兒,年輕媽媽求救說她感到喘不上氣,手也開始抽筋。

聽到說手要抽筋了,我忽然想起我們病房裡發生的一次緊急情況……

幾個月前,早上查房時,我正在詢問我的一個子宮肌瘤剔除術後的病人。

病人很年輕,手術也順利,但比較緊張。

我詢問時,她說有點胸悶,手腳發緊,好像要抽筋了。我安慰她不要緊,讓她先吸點氧。沒想到她癥狀越來越重,不一會兒,手抽成了爪子一樣,根本伸不開。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大夫,我全身發緊,難受!

當時,我判斷病人是缺鈣,於是讓護士給她靜脈推注了兩支葡萄糖酸鈣。患者的癥狀稍為緩解,我剛要舒口氣,患者癥狀又複發了!而且比之前還嚴重!

我們給患者抽了血氣,檢查電解質水平和酸鹼平衡狀態,同時緊急呼叫,求助內科總值班醫生。

內科總值班匆匆趕來,查看病人後,讓護士去找了一個稍微大點兒的食品袋,然後將袋子扣在了病人的臉上。

然後,病人的癥狀很快緩解了。

飛機上這個年輕媽媽的情況,幾乎是幾個月前我那個病人的翻版!

因為回想起這件事,我心裡有了初步診斷。

我捂住了年輕媽媽的嘴

當時飛機已經著陸,但還在快速滑行。

幾個乘務人員已經圍到了乘客旁邊,我也解開安全帶,站了起來。

隨後,我撐開一個清潔袋,準備用它捂住年輕媽媽的鼻子和嘴巴。

遇到這樣不由分說就捂人嘴的沒有禮貌的陌生人,任何人都會非常抵觸。年輕媽媽反抗著,痛苦地說:

你要幹嘛,快拿開,我都憋死了!我不要!

周圍的人也用懷疑、甚至是驚恐的眼神看著我。

我趕緊大聲說:

我是協和的醫生,先照我說的做,回頭再解釋。

我自曝了醫生身份後,大家多少收回了懷疑的目光,但是年輕媽媽仍然搖頭,不願意讓我用紙袋罩上口鼻。

我只好拿著紙袋,離開她的口和鼻有一小段距離,同時輕輕拍她的肩,讓她放鬆,叫她不要做深大呼吸,如果能憋一會兒,就更好。

我用毋庸置疑的口氣告訴她:

放心,你憋不死。

但其實,當時,我的心裡遠沒有我表面上那麼鎮定。

因為最初的效果不是很明顯,我心裡有些犯嘀咕:

萬一要不是我考慮的那種情況,而是心臟病突發之類的怎麼辦?

我順手摸了摸年輕媽媽的脈博,跳動有力、頻率也正常,我的判斷應該沒有錯。

危機化解,所有人都鬆了口氣

此時,飛機已經緩緩停止滑行。

可這過去的幾分鐘,對我、對年輕媽媽、對乘務員們,似乎都無比漫長。

好在,年輕媽媽緩過來了,她說感覺好很多,抽搐成一團的手也放鬆了不少。

最危險的時刻過去了。

這時候有空乘問:

為什麼要用紙袋子罩著患者口鼻,這樣不是會更憋更缺氧嗎?

看著患者緊皺的眉頭舒展,乘務員也向我投來感激的目光,我懸著的心也放下來,自信又加滿格,甚至有點小得意。

然後,我邊寬慰患者、邊把查房時內科總值班對我們說的話,複述了一遍。

這是「過度換氣綜合征」

飛機下降時,年輕媽媽自己感覺有些不舒服,又擔心自己身體出狀況孩子沒人管,就越發緊張。

一緊張,容易大口喘氣,呼出大量二氧化碳。過度換氣,會讓體內二氧化碳濃度變低,出現呼吸性鹼中毒。

這種情況下,病人會感到口周、四肢發麻、肌肉痙攣、耳鳴等,可發生手腳抽筋,甚至全身驚厥。

這時候,患者缺的不是氧氣,是二氧化碳。

好在媽媽的狀況不算太糟糕。我就因陋就簡,用袋子罩住她的嘴,讓她把自己呼出去的二氧化碳再吸入到肺內,提高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濃度,糾正了鹼中毒後,她的手足抽搐自然就緩解了。

類似於這樣的場景

圖片來源:美劇《生活大爆炸》

我吧啦吧啦一口氣說完上面一番話,乘務員們聽得面露敬佩之色(我亂猜的)。

其實,我心裡是蠻慚愧的,要知道當時在病房裡遇到這種狀況時,我一個「產科專家」可是把這些學生時期最基本的原理都拋在腦後了。

還好,從實際工作回歸理論理解,這個小知識終於派上了用場。

感謝當時的內科總值班同事,這也算是「牆內開的花在牆外也香了一回」!

那句脫口而出的「我是協和的醫生」,也沒有丟了東家的臉。

所學能有所用,真好

下飛機前,乘務長送了我一個小禮物,她說感謝我在飛機上給乘客提供的幫助,還有傳授的醫學知識。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這時我也才發現,剛剛一直陪著年輕媽媽、幫忙拿行李、照看孩子的幾位乘客,和我一樣,也與年輕媽媽素不相識。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已經當事人同意發布

同舟共渡,即是緣分,人與人之間的真心互助,想到這裡,心裡也是比開了暖氣的房子還暖。

這是我記錄下這次經歷的原因之一。

原因之二則是,儘管目前都推崇循證醫學,但在某種程度上,醫學也很需要豐富的經驗。對醫生來說,教材上、指南上寫過的東西,如果在臨床上沒有遇到過,依然會認識不深。有些事情、有些病,只有你見過、聽過,腦袋裡才有這根弦,才會想到、才會處理、才敢處理。

通過寫下這次事件,我對「過度通氣綜合征」能有更深的理解。

最後,還有一個小小的原因是,能用專業知識和技能幫助一個急症患者,始終是件讓醫生開心欣慰的事情。

我當然得記錄下來,小小地驕傲一下。

同時,也告訴我的朋友們:

以後外出旅遊去浪漫的土耳其、東京或巴黎,可以捎上我。

有醫生陪伴,安全有保障,出行更安心。

責任編輯:Leo

該文首發於作者個人公眾號,已授權「丁香醫生」轉載,有改動。

轉載可直接聯繫首發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丁香醫生 的精彩文章:

一個能保命的簡單動作,被 70% 的家長忽略,後果很嚴重
選對被子,睡個好覺

TAG:丁香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