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項羽兵敗後逃至烏江,本可渡江東山再起,為何寧願自刎也不肯渡江

項羽兵敗後逃至烏江,本可渡江東山再起,為何寧願自刎也不肯渡江

自秦朝暴政開始,反抗勢力就一直不斷,各地不斷出現暴動,但大多都被鎮壓。直到秦始皇嬴政去世,秦二世胡亥接管皇位,並且實行比秦始皇更加殘暴的統治。這引起了眾多人的不滿,可增加的只是無謂的犧牲。

知道秦朝統治乏力,劉邦和項羽相繼崛起,一路招兵買馬,不斷壯大,兩人兵分兩路打進咸陽宮。因為秦朝大部分兵力及精銳都用來抵擋了實力更強的項羽,所以劉邦很輕易的先進入咸陽稱王,而項羽只留下了破釜沉舟。因為項羽太過勇猛,劉邦一直害怕,才有了後來的鴻門宴,項羽也是大義沒忍心殺他。

歷史上也是因為某些原因,一直弘揚項羽,黑化劉邦。其實劉邦還是很開明的,迫於一些形勢,不得已做出一些卑鄙的事,相反,項羽確實重情重義,為人勇猛,但缺少謀略,也有一些暴政行為。劉邦那時是滅秦的英雄,項羽殺他會招來天下咋舌,落個不義的名頭。況且倆人私交很深,項羽又真的很重情重義,所以不可能殺他。回眸歷史,項羽面對勢均力敵未曾輸過,可見其兵法謀略,善於作戰。但又有很多事是他不得已為之,甚至說他一直被歷史推著走。

歷史上也一直認為項羽烏江自刎實數可惜,倘若重來,歷史又是另一番景象。直到最後烏江自刎,今後的文人墨客也是深表惋惜,紛紛獻詩作詞,項羽也在歷史上留下了重重一筆,是歷史的過往,也是文人墨客的傷。

項羽當時的選擇也是一個迷,令很多人很難理解,小編也是有一些自己的想法跟大家分享一下。那當時項羽已經逃到了烏江為什麼不搭乘漁船逃走呢?有人說項羽經歷了四面楚歌,霸王別姬心灰意冷,一心求死。

但是,要是項羽真的想死,為什麼又要連夜突圍,被包圍後,為什麼又要帶著幾百騎逃跑,最後只剩幾十騎他也沒有放棄鬥爭,安排戰術,山頭回合,並斬殺十餘將。那究竟是為什麼呢?想必逃到烏江,回看當年自己的霸業,只剩幾騎,只有一心戰死的慾望,但偏偏遇上了好心的漁夫,答應度他過河,等待東山再起之時,可追兵緊接趕了上來,項羽拒絕漁夫一片苦心勸說,戰了幾回合之後,拔劍自刎,而屍體也是遭到了哄搶。就算當初種地的老農不給他故意指錯路,導致他被追上,他估計也不會走。因為他知道,自己能逃亡的地方,只有江東而已。回到江東,自己帶出的八千子弟兵,至今一個不剩,自己一個人苟活回去,顏面何存?誰還願意信服他?誰又能跟隨他東山再起?活在被人鄙視當中,不如轟轟烈烈戰死。再者,自己能想到的去處,劉邦必定也能想到,而劉邦一生行事小心謹慎,如果自己逃到江東,劉邦必定擔心自己東山再起威脅他皇位,會派兵追殺,到時候遭殃的不僅使自己,連江東父老都會受到牽連。自己的親人都在那裡,身為男兒,連親人都保不住,還算什麼?沒了虞姬,沒了江山,沒了忠心子弟兵,他選擇了戰鬥到最後結束到自己一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鑒史先鋒 的精彩文章:

中國歷史上長的最丑,內心卻是最美的皇后,鍾無艷的傳奇人生
一代名將衛青,出身十分凄慘,如何一步一步的走向人生巔峰

TAG:鑒史先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