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人到中年,要懂得這兩個「五分便好」的大智慧,可去災免禍!

人到中年,要懂得這兩個「五分便好」的大智慧,可去災免禍!

大家好,我是「琢磨君」,歡迎大家一起來學習更多國學智慧和歷史知識。如果您想持續收看本欄目,請點擊上方藍色字「關注」。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凡事當留餘地,銘記《菜根譚》中這兩句箴言,悟透人生真諦!

人生易老天難老,彈指一揮間,昨日的小年輕便已是人到中年,更是嘗便世間百態、人情冷暖,悟透了為人處世的許多道理,始覺平平淡淡才是真,粗茶淡飯才是人間美味!

閑來無事,嚼一嚼《菜根譚》這本修身養性的國學經典書籍,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豈不美哉?正如左宗棠所說:「身無半文,心憂天下;手釋萬卷,神交古人。」人到中年,凡事當留餘地,銘記《菜根譚》中這兩句箴言,讀懂老祖宗的這兩個「五分便好」大智慧,悟透人生真諦,可去災免禍!下面我們來一起品析品析!

★1、爽口之味皆爛腸腐骨之葯,五分便無殃;——《菜根譚》

【大意】:美味可口的山珍海味,其實都等於是傷害腸胃的毒藥,所以我們一旦遇到這種大快朵頤的機會絕對不可多吃,只要控制住吃個半飽就不會傷害身體;

人到中年,已是嘗盡了人間食物百味,酸甜苦辣鮮都已品嘗,也明白了食物可以保身也可以害身的道理。雖然美味佳肴可以滿足一時的口腹之快,但身體真的吃得消嗎?人心不足蛇吞象,現實很打臉,人的胃口有限,人體對食物的消化能力也有限。

所以我們要懂得吃美食時,吃個半飽才是最佳狀態,這樣既品嘗了美味,也保全了身體。其實,人到中年,該品嘗的美味都嘗試了,靜下心來,和身體對話時會發現:清清淡淡才是真美味,粗茶淡飯才是人體最所需!人到中年,吃美食當留餘地,懂得老祖宗的這個「五分便好」大智慧,可去災免禍!

★2、快心之事悉敗身喪德之媒,五分便無悔。——《菜根譚》

【大意】:所有稱心如意、令你眉飛色舞的好事,其實都是一些引誘你走向身敗名裂的媒介,所以凡事不可要求一切能心滿意足,只要保持在差強人意的限度上就不至於造成事後悔恨的惡果。

人的慾望是相通的,食慾強的人,物慾也強,所以我們從對待美食的態度,再類推到做人做事的態度。當我們身處順境、一帆風順的時候,切記曾國藩的這句話——「有福不可盡享,有勢不可盡用」,因為高處不勝寒,越是成功,越要低調行事、如履薄冰,這樣才不至於「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

所以,當我們有所成就的時候,要見好就收,不要探求「十全十美」,因為「天道惡盈」,物極必反!人生最美好的境界是「花未全開月未圓」,因為花盛開了就要凋謝,月滿則虧。真正大智慧的人懂得「求缺惜福」,享福五分便無悔!人到中年,享福當留餘地,懂得老祖宗的這個「五分便好」大智慧,可去災免禍!

人生,凡事當留餘地,五分便無殃悔。銘記《菜根譚》中這兩句箴言,悟透人生真諦!朋友們,您什麼不同想法,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互動!持續觀看更多經典國學謀略(菜根譚、鬼谷子、曾國藩、左宗棠等),請點擊上方藍色字「關注」。您的每一次轉發、收藏、點贊就是對作者的最大支持!我們下期不見不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人物讀歷史 的精彩文章:

如何淡泊明志、寧靜致遠?不妨借鑒一下老祖宗的這三句箴言
曾國藩觀人術:熟記這四句口訣,看人八九不離十!

TAG:小人物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