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古代人是如何「說話」的?方言還是普通話?這裡告訴你答案

古代人是如何「說話」的?方言還是普通話?這裡告訴你答案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車同軌,書同文,圓孔錢風行天下。文字的統一成了中國封建帝國制度的基礎,一直沿用到現在,可是方言仍然有上千種。為什麼秦始皇不順便統一方言呢?

其實秦始皇也想過統一語言,不過實行起來比統一六國還難。主要原因是秦統一的六國都是中原與周邊地區,國土面積遠沒有今天大,民族單一,方言差不多都能聽懂。如果要統一方言,就必須決定一套標準的普通話。秦國如果以咸陽地方語音為官話,必須派遣官員到全國36郡任職,推廣起來需要很多年。

事實上,秦國只傳了三代就亡國了。

到了漢代,中華的版圖已經拓展到了南海,華夏生活的民族也不再只有漢族。「大雜居,小聚居」,舊的方言還沒統一,新的語言又進來了,推廣官話也就勢在必行。從漢朝開始,官話以長安地區語音為準,到了南北朝時期,則是「吳儂軟語」為普通話。

明清之後,官話漸漸北上,清朝入關以後正式宣布以北京方言為官話。

「天高皇帝遠」,北方官話一變再變開始統一,南方的家鄉話卻巋然不動。其實語言的流動性是最重要的,北方是平原,南方則主要是山地,甚至造成一個村子一種方言的情況。北京城的皇帝對萬里之外的湖廣鞭長莫及,南方士人為了趕考提前來到京城的「會館」學習風土人情。既然大臣們都能「雙語辦公」,大清皇帝統一方言的想法也就不了了之了。(利刃WP)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谷火平 的精彩文章:

能鎖定就能擊落!俄蘇35在敘鎖定F22,美軍驚出一身冷汗
中國軍艦下餃子速度下降,國力衰退的徵兆?美國卻表示明智之舉

TAG:谷火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