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肝咳五大癥候(2)

肝咳五大癥候(2)

肝經經脈淤阻而引起的肝咳,常見的是在遭受外傷後出現,不僅會咳逆,甚至會引起胸憋悶窒息感。血淤阻是因為氣鬱、氣滯而發,胸部等遭受外傷後肝經脈就容易氣滯血瘀,同時也會影響到肺氣肅降和宣發,咳、逆、喘由此而生,可能還會有胸協刺痛,嚴重的不能轉側或側卧。

胸協疼痛方面,在咳嗽時會加重,而咳嗽也容易因吸氣而發或是加重。因外傷後發生肝經經脈淤阻出現肝咳,在治療中主要是活血化瘀,也需輔助肺的肅降功能恢復,在這方面的方劑中,最有影響的是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的《金匱要略中》記載的旋復花湯,可活血通絡、下氣散結、通胸中陽氣。

在清代又形成了瘀熱湯,是名醫曹仁伯所創,其實也是在旋覆花湯的基礎上增加了蘆根、枇杷葉,所對應的是肝經經脈瘀血阻滯又化熱熏蒸肺金的肝咳症。尤其是當肺氣恢復肅降困難時,此方更有效。肝經經脈淤阻引起的肝咳中,臨症若瘀血阻滯嚴重,可增加紫蘇、鬱金、三七參等增強活血化瘀之力。

臨症加減,是臨床上結合肝咳等患者的必須,肝經經脈淤阻而引起的肝咳中,一般還容易出現咳嗽不利等現象,舌象上多為舌紅苔黃熱症證候,脈象上也是弦數的內熱癥候。雖為熱證需化瘀血,卻不可用峻葯,這一癥候還容易出現肺胃同傷而形成虛損,所以要慎重對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禹番時代 的精彩文章:

過去咳血現在不咳血了是好了嗎

TAG:禹番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