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驚奇 > 鎮妖殺生!小和尚不聽話,鎮妖后生靈塗炭!

鎮妖殺生!小和尚不聽話,鎮妖后生靈塗炭!

鏵尖鎮妖

在北溝寺村附近,有一塊十分引人注目的巨石,遠遠望去,宛如一隻碩大無比、背負重傷、高高仰著腦袋掙扎的蛤蟆,人們稱它蛤蟆石。在蛤蟆石背後,有一方稜角分明的小石塊,狀若當地農民犁地的鐵鏵的一翼。倘若走到近處細看,那塊巨石頭上還左、右各有眉、眼,一條明晰的口線惟妙惟肖。那巨石之下,更有一眼泉水,涓涓而流。說起這兩塊石頭、一眼泉,還有一段十分古老的故事。

相傳,在常喇嘛剛剛建賜慶寺的那個時候,大北溝一帶經常暴雨不絕,冰雹成災。方圓40里的草山被冰雹打得草枯花落,附近老百姓的莊稼也常常顆粒無收。

幾年以後,常喇嘛發現,他住在寺院的時候,天朗氣清,從來不見雷雨冰雹;他一離開寺院遠遊,就必然發生冰雹之災。他心裡琢磨了好久,覺得此中必有奧妙。

有一天清早,他見晴空萬里,又準備出遊,心裡卻怕再次發生雹災。躊躇了一陣,便叫來幾位僧徒問道:「我每次出山以後,寺院附近有無怪異之事?」

徒弟們面面相覷,都不知如何回答。只有一個機靈的小和尚,低聲唯唯道:「徒兒到蛤蟆泉邊擔水的時候,每次都碰上一位女子,在泉邊洗衣,打問師父最近住寺還是出遊?我每次都是如實回答。」

常喇嘛聽了,心裡已有幾分明白。但他聲色未動,只對徒弟們簡單地叮嚀了幾句:「今天如果有人問我,就說走洮州去了。」

從師父門裡出來,那位小徒弟沒有再想師父問話的原委,就拿起家什挑水。他走到泉邊的時候,那位女子正在低頭洗衣。她抬頭望了一眼挑桶而來的小和尚,嫵媚地微微一笑,問:「常大師父這兩天在家嗎?」

「在。」小和尚老老實實地回答。

「這麼好的天氣,他也不想出山游游?」

「今天早上,他又到洮州去了。」

洗衣女子朝天空望了一望,回頭對小和尚說:「你趕快把水挑回去吧,天上又要發白雨哩!」

小和尚也望了望天空,只見遠處的松樹尖上飄著幾朵淡淡的白雲。他剛才按師父的意思說假話騙她,這會兒她的關心使他心裡很不是滋味。小和尚挑著水,心事重重地剛回到寺院,天氣突然大變。轉眼之間,狂風卷著驟雨而來,冰雹打得屋頂的瓦片噹噹作響。這時候,只見常喇嘛迅步走出密室,朝天空仔細望了一番,然後不慌不忙地取出早已準備好的鏵尖,向一片正在翻滾的天邊濃雲擲去。

說時遲,那時快,隨著一聲炸雷,一團如雲似霧的怪物,飄飄搖搖,向著蛤蟆泉的方向墜落。不一會兒,雨也停了,天也晴了。

徒弟們吵著要去泉邊看個新鮮,常喇嘛猶豫片刻,然後說:「你們去那兒看看可以,但千萬不要動手,切忌用器物攪動泉水。」

徒弟們來到泉邊,只見一隻巨大無比的蛤蟆,背上插著一塊鏵尖,昂首望天,疼痛而死。那位挑水的小和尚看了,知是那個洗衣女子的真身。想起她勸他及早躲雨的深情,大動惻隱之心,一時忘了師父的叮嚀,取下蛤蟆身上的鏵尖,狠狠地扔在了地上。一個小彌僧想弄清師父為啥不讓攪動泉水,便從近處找來一根棍子,將泉水輕輕攪了幾下。只見清冽的泉水,突然化作血漿,無數的小蛇、小蛤蟆,翻滾著浮出了水面。大家嚇得一個個面如土色,爭先跑回賜慶寺,將泉邊發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向常喇嘛講述了一遍。

「罪過呀,罪過!如果聽我的話,便不會死這麼多生靈了。」常喇嘛合掌至額,念了幾句真經。一氣之下,將兩個小和尚趕出了寺院。

從此以後,賜慶寺附近便有了那兩塊奇怪的石頭,方圓四十里之內的蛤蟆、蛇類,也都絕種了。

太西鎮的興衰

元朝時期,太西鎮為日不落村。那時,三棵大槐樹周圍住著陳、張、王、李、包、馬、楊七戶人家。到了春夏,裊裊的槐枝上長滿了綠葉,微風輕輕一吹,三棵槐樹互相呼應,互相點頭,喜鵲、黃鸝、杜鵑等許多的小鳥在樹上躍舞、歌唱。三棵槐樹標誌著七戶人家的兄弟友愛,體現了七戶人家的姊妹深情,故稱姊妹槐。

到明朝,七戶人發展到八百多戶人。由於人口稠密,走鄉串戶的小商販子時常來往,槐樹底下的買賣日益增多,集市貿易自然形成。

在陳大戶等的主持下,槐樹底下的買賣市場逐步完善。有高騾大馬,滿圈的牛羊,成群的雞鴨走上市場。鐵鍬把、雙斗櫃、竹編、菜籃等許多木、竹製品及原材擺滿了席貨攤;寺院廟堂的大鐘、坐磬、民用鐵鍋、鏵類堆滿了鍾場;雪白的棉花堆成山,五彩的綢緞數卷卷,小盅大碗陶瓷器,香煙糖茶擺市面,金燦燦的小麥扁豆,整個槐樹周圍,引來南北兩山人,招進四面八方客,太西鎮從而興起。

自有了鎮,修建了祖師殿、三官殿、觀音閣、龍王廟等寺院。道士、和尚出出進進,廟宇燈火輝煌,鐘聲悠揚,香煙繚繞。

更醒目的是三棵姊妹槐,每當人們走近十公里處,就能看見它們的身影枝頭,成為到太西鎮來趕集人的嚮導。陳商戶為地方一大紳士,佔有大面積土地,除錢莊、當鋪、斗行外,還發放糧食。他愛財如命,對百姓百般刁難,千方壓榨,殘酷剝削。為了謀取暴利,他常往糧食里摻沙土、放債時小斗出、大斗入,若還不清,按驢打滾的賬計算,是方圓十里的心瞎鬼。

陳商戶給三兒子娶來媳婦楊氏,這楊氏到家後,什麼活都幹得很出色。對上有禮,對下關心,人人都誇是好緝婦。

陳商戶對百姓的殘酷剝削,對官府的輕看藐視,激起官民對他的共同不滿。三媳婦楊氏對他的種種做法,也恨之人骨。乘百姓和官宦們的反對之際,對公公說:「大,您老人家這麼大年紀,這麼大家業,光操心也操不過來,還要親自出面,您不怕把您勞累壞嗎?您在家歇歇,照料家務,我們年輕的去做,您放心吧。」公公一聽,心裡想:這個媳婦自進門來,什麼活幹得都很好。而且我的家業十分興旺。這幾年,要不是我自己鬼心,是不可能被百姓和官員們反對的。這麼大家業,兒媳這麼多,再也沒有一個勝過她的。這個媳婦是提家理事的人才,把家交給她,一方面發家致富,一方面也能迴避與我的是非。想到這裡,他心裡甜滋滋的,情不自禁地說:「好!交於你。」於是把大權交給了楊氏媳婦。

楊氏主持家務事以來,團結紳士,熱愛百姓。同馬、王、包、李等打成一片,文明經商,禮貌待人。對百姓發放的糧,揚簸得很乾凈,同斗出入,每斗二升為利。這一下,方方圓圓借糧的人越來越多,而且給陳家無償做工的絡繹不絕,陳家一時成為太西鎮人財兩旺的紅火家庭。

陳商戶見四面八方的人為自家做活,感到更有勢力,企圖改變官府對他的輕視,繼續在百姓頭上作威作福。便對媳婦們說:「孩兒呀!你們年小,太苦了,累壞了身體。這幾年我身體很好,還能替你們幫一把。」

收權後的陳老太爺更是變本加厲,在青黃不接的日子裡,百姓同往年一樣,借糧為生。陳商戶認為是大發財之時,差人連夜馱沙,將楊氏晒乾揚凈的糧食進行摻雜,百姓雖然不滿,卻也無可奈何,可人們都說:「老天爺低得很!」眾人的口,斬馬的刀。一天,一陣狂風吹得姊妹槐來回擺動,嗖嗖直響。天空烏雲滾滾,雷鳴閃電。霎時大雨傾盆,遍地行船。溝內山洪暴發,龍川河波浪滔天。頓時,一個興旺發達的太西鎮及村鄰沉沒水中,房屋倒塌,廟宇沖毀,人畜淹沒。

陳商戶家除楊氏抱槐脫險外,一家人杳無身影。馬家由於水流急猛,在院後浪頭掀起了一個砂峰,使水分岔,成為鏵尖形小島,一家安全脫險。事後馬家找到了安全地方居住,那就是今天的馬泉鄉馬家嘴。王家李家上了山,來到現在的武當鄉書家灣,包家重返太西。

奇怪的是,楊氏水中摸到一棵槐樹,槐樹拔地而起。她緊緊抱住槐樹,漂呀漂呀,順南而下到新寺西巷口,槐樹依然成活。楊氏進了新寺楊家門,隨著姊妹槐住下,另一棵姊妹槐漂呀漂呀,順北而下,落在武山北順村中,傾斜而生。姊妹三槐,妹妹逃難而別,只留下孤零的姐姐。從此繁榮似錦的太西鎮毀於洪水。更多故事盡在微信公眾號:零點鬼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奇 的精彩文章:

漫畫:礦井詭事!
民間故事:官癖!死後還想當官,看不清現實,鬼當官成癮!

TAG:傳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