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寶寶的時候,我曾想帶著孩子從六樓跳下
朋友 L,上半年產下一對龍鳳胎。
兒女雙全一次抱倆,在所有人眼裡都是「人生贏家」。
可誕下雙胞胎的喜悅還沒幾天,L 就感覺自己跌入深淵。
寶寶沒日沒夜接力式的哭鬧,沒完沒了地餵奶吸奶,看著鏡子里黝黑的眼圈浮腫的臉以及 35 斤的贅肉,L 感覺自己的人生失去了控制。
看書、刷劇、逛公園——從前很喜歡做的事情,再也不能引起她的興趣,她總是莫名其妙想哭。
圖片來源:丁香媽媽
他們在客廳圍著寶寶逗樂,笑聲從客廳傳進來。
我站在窗戶旁邊,很想踏上六樓的窗檯縱身躍下,一了百了……
L 的老公發現了她的異常,帶著她去看醫生,確診為產後抑鬱。
經歷了三個多月,在丈夫和媽媽的不斷努力和支持下,L 覺得自己好轉多了,「我會笑了」。
L 是幸運的。
據統計,每 7 個產婦中,就有一個遭遇產後抑鬱。
我們的身邊,依舊有無數被抑鬱困擾的新手媽媽,深陷囹圄。
生完寶寶後
不快樂的新媽媽們
媽媽 Kathy DiVicenzo ,曾在 facebook 上貼出了兩張照片:
在第一照片里,柔和的光線下, Kathy DiVicenzo 坐在收納整潔的起居室內, 拉著小兒子的手,一邊和小女兒對視微笑,看起來遊刃有餘,令人艷羨。
圖片來源:http://www.mirror.co.uk/lifestyle/family/im-scared-youll-think-im-10391739
在第二張照片里,玩具散落了一地。
小兒子袒露著肚皮躺在地板上,Kathy 雙眼無神, 掛著兩個大大的眼袋,隨意穿了一件哺內衣,一側的內衣帶耷拉了下來。
圖片來源:http://www.mirror.co.uk/lifestyle/family/im-scared-youll-think-im-10391739
Kathy DiVicenzo 說:
我每天都要假裝自己很好,因為我害怕別人說我很軟弱,像瘋子一樣。
我不想讓別人說我是個很糟糕的媽媽。但事實上,真實的我就是那樣的。
新手媽媽們的生活,一片狼籍。
生一個孩子,對一個女性而言到底意味著什麼?
它帶來了一個巨大的社會角色變化,在家庭中,這個女人從一個單純的妻子變成了一個孩子的母親,責任更大了;而工作中,多半,她還需要去證明自己,即使當了媽媽,仍能像過去一樣高質量地完成工作,仍然是個好僱員。
圖片來源:電影《Tully》
因為激素的劇烈波動,尤其是雌激素和孕激素在產後的斷崖式撤退,伴隨著新的生命到來的,還有抑鬱。
美國婦產科學會曾提醒,大約 7 個產婦中就有一個會遭遇抑鬱症的困擾。超過一半的媽媽會受到抑鬱情緒的困擾——雖然達不到抑鬱症的臨床診斷標準,卻同樣令新媽媽們痛苦不堪。
在更個人化的敘述中,網友「元氣辣媽」在簡書上寫道:
一個不善言談、性格倔強、性情並不溫婉的女子因為生了孩子,突然選擇和兩個沒有一起生活過的老人在一起,家裡突然多了一個經常哭鬧的寶寶,而丈夫常年在外沒有熟悉的人陪在身邊。
角色的轉變太快,世事的變化超出她的預期,她不會照顧孩子,處理不好婆媳關係,沒人傾訴......
在那樣一個封閉的環境里,很快陷入一種可怕的自卑和彷徨中……
圖片來源:電影《Tully》
在中國,目前尚無針對這類抑鬱發病情況的大規模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只有一些小規模地區性的調研,而且數據差異巨大——從 1.1%~52.1% 不等。
2014 年的《產後抑鬱防治指南的專家共識》只好籠統地概括:「我國的患病率為 1.1%~52.1%,平均 14.7%,與目前國際上比較公認的 10%~15% 的患病率基本一致。」
圍產期抑鬱
殺死孕產婦的「藍色惡魔」
圍產期抑鬱,包括孕期和產後所引起的抑鬱。
它並不是什麼時髦詞,不僅僅是「情緒不好」「愛發脾氣」。
它一寸一寸吞噬掉媽媽的自信和自尊,嚴重時還會將她們逼到生命道路的盡頭。
6 月 27 日,長沙一位 31 歲的媽媽從 26 樓墜落身亡。僅留下兩個年幼的孩子,大的 8 歲,小的才 1 歲多 。
7 月 4 日,浙江省金華 38 歲的媽媽抱著只有 7 個月的女兒,從 24 樓一躍而下。
11 月 21 日,順德一位媽媽吃下 2 瓶甲亢葯自殺,還好被及時搶救化險為夷。
11 月 2 日,浙江台州 32 歲生德媽媽產下二孩第 5 天跳河,被救起大喊:不要救我……
……
每年都有這樣悲劇發生,令人扼腕。
1994 年,英國著名的《孕產婦死亡保密調查》發現,因精神因素造成的孕產婦自殺,是孕產婦死亡的最重要的原因。
在美國,死於自殺的孕產婦甚至超過了死於產科出血和妊娠期高血壓病等產科併發症的孕產婦。
在日本,根據 2018 年 9 月發布的孕產婦死亡調查報告,發生在孕期至產後的自殺居孕產婦死亡原因首位(28.6%)。
報告認為,因撫養孩子的不安和壓力導致的產後抑鬱是孕產婦自殺的原因之一。
圖片來源:電影《Tully》
圍產期抑鬱導致的自殺的同時,還會波及孩子。
這在心理學上稱之為「擴大性自殺」——剛剛生產完,母親跟孩子在心理上尚未分開,自殺時殺死孩子,往往是因為母親不忍心把孩子獨自留在這個世界上「承受痛苦」。
一位媽媽則回憶自己在女兒兩個月大的夜晚,半夜起來換尿布,忽然想伸手掐死她,幸而女兒的大眼睛讓她控制住了自己。自那之後,她開始有意識地遠離女兒:
想抱她,又怕傷害她。甚至如果她知道自己的媽媽會有這樣的想法,她該有多難過。
抑鬱可以被預防
卻一直被漠視
曾經有一個電視節目,邀請幾對新手爸媽來聊「產後抑鬱」。
看得出來,視頻里的媽媽試圖讓老公理解自己,可丈夫們,多半是一臉的不理解或不認同:
你這樣對孩子不好,對你自己也不好。
心情不好出去溜達溜達不就行了嗎?
你知道我在外面工作支撐這個家多麼不容易嗎?
你別鬧了好不好,究竟要我怎麼做?
圖片來源:網路
圖片來源:網路
圖片來源:網路
最可怕的,不是我病了。
而是我病了,不咳出聲沒有流鼻涕,身邊人卻覺得我沒有病,覺得我在「矯情」。
在英國,1994 年,自殺是孕產婦死亡最主要原因的數據出台後,從英國皇家心理學會到英國國家衛生與臨床優化研究所(NICE)開始開展各種舉措。
10 年後,自殺人數發生了顯著的降低,在孕產婦產後一年內死亡原因的排名中,退居了第二位。
美國婦產科醫師學會建議所有孕婦在產前接受至少一次的圍產期抑鬱症常規篩查。
然而,在本就對抑鬱症缺乏認識的中國,一切還只是艱難的開始。
臨床心理科主任醫生陶明遺憾地向我們講到,他接診到的,更多的是那些自殺未遂被送來心理科就診的媽媽;而因為抑鬱情緒主動前來就診或由家人帶來就診的新媽媽,極少。
回龍觀醫院鬱症病房主任於輝,也是(原)衛生部產後抑鬱管理實用指南項目專家組核心成員,曾提到:
相比普通抑鬱症,圍產期抑鬱有更明確地發病時段,可預測,從而可以做到比較好的預防。
許多母親的自殺事件本是可以預測的,也許是可以預防的,卻被人漠視。
圍產期抑鬱症不可怕,但不管是產後抑鬱症的治療,或者是對產後抑鬱的情緒的完全疏導,都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也沒有神奇的速成藥。
如果你正在經歷產後抑鬱,希望你能打開心扉,大膽尋求支持。
如果你身邊也有正在經歷產後抑鬱的媽媽,你要做的,是重視、關心、傾聽、幫助她一起,撥開迷霧找回自己。


※寶寶的智商,隨爹還是隨媽?
※這個疫苗孩子每年都要打,現在接種效果最好
TAG:丁香媽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