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奈雪和喜茶,終於火星撞地球

奈雪和喜茶,終於火星撞地球

奈雪(全名:奈雪の茶)和喜茶終於杠上了,真不算讓人驚訝,更應該說是「姍姍來遲」。

作為新派茶飲的兩家頭部企業,喜茶和奈雪都從深圳發家,雖然初始品類不同,但在日後的發展中,兩者的品類出現了重疊。這才有了奈雪創始人彭心前幾日的一條朋友圈,以及兩家新派茶飲之間的火花:

上面這段話的核心只有一個:喜茶抄襲奈雪。

有趣的來了,喜茶創始人聶雲辰並不示弱,直接在該條朋友圈底下進行了回復,總結起來也不複雜:「抄襲之說」十分幼稚,創新不是搶時間佔位。

兩邊似乎都有一定的道理。

說抄襲,的確略微有點幼稚了

兩家在過去的一年時間分別都發布了16款新品,兩者都花了相當多的時間尋找水果為主要材料的新品。更不要提在2017年末,喜茶還推出了「喜茶熱麥」這個品牌,嘗試在茶飲門店中賣麵包。從這兩點來看,從奶蓋茶起步的喜茶,的確「踩」進了奈雪的賽道。

反過來從產品看,喜茶最早主打的奶蓋茶是一種核心更偏向茶的產品,因為一種奶蓋往往可以搭配數種茶。而水果茶的技術含量似乎更高,不同水果與不同茶品的搭配需要不斷試驗,但主要也只是一個不斷試驗的過程。

整體而言,並不能算一個「壁壘」特別高的品類。

它甚至不如世界上最值錢的秘密配方——可口可樂。可口可樂究竟如何調配極少人知道,但這並不妨礙其他人參考可口可樂的味道去打造一款百事可樂,可口可樂自然是創造力的產物,但這也不妨礙別人開發百事可樂。

更別提水果茶這種本身極其明顯的產品了:透明的杯身內水果一眼便知,而茶品通常也是直接從中國傳統茗茶中選取,並不難找到對應的品種。

即便最終落實為「抄襲」,也很難獲得商業價值層面的補償。的確是有一點點「幼稚」了。

兩大巨頭逐漸擦出的「火花」

雖然初始產品品類不同,奈雪和喜茶早早就形成了競爭的「意味」,最典型的就是融資步調。兩家在2018年都進行了大額度的融資輪次:奈雪A+輪,億元以上、喜茶B輪,4億元。

巨額融資的目的只有一個,擴張。據虎嗅統計和了解:

奈雪全國總店數已經接近200家;

喜茶全國總店數已經突破80家,今年內計劃新開100家(喜茶官方表示無今年開店目標數,只是表達今年的主要目標依然是擴張);

與前幾年已經紅遍全國、單品牌動輒全國上千家的「街頭奶茶店」相比,「奈雪」、「喜茶」選擇的都可以稱為「新派茶飲」中的重模式。對應的是更高的客單價、更大的銷售量、還有更高的坪效追求。

就目前而言,兩家並沒有全部公開年度的營收數字。其中「奈雪」曾在2017年透露自己單店平均營收已過10萬元,換算過來整體年收入大致為6億元。而喜茶的坪效據說最高,雖然店鋪數目更少,但整體營收比奈雪還高。

兩者其實都是?在2016年前後爆發,通過重新引入了「茶」飲品吸引了一大批年輕人。這也是為什麼他們都從深圳發跡。深圳平均年齡年輕、同時生活水平高、收入高,消費升級的趨勢特別明顯。但這也讓讓喜茶和奈雪的實際用戶群體比較接近。

而在產品層面,奈雪從最早的特色就是「水果茶+軟歐包」,後者實際上是一類被歐洲人拿來當主食吃的麵包。「奈雪」對其進行了一定的改良。保留了兩個特點:麵包水分較少,能夠保存相對較長的時間;麵包尺寸較大,間接拉高了麵包的單價。

而喜茶一開始主打的主要是奶蓋茶,也就是純正鮮奶打出來的奶油和茶結合。之後逐漸推出了甜品(如焦糖布丁、各種味道的布蕾。),再之後才是水果茶和歐包。而且目前喜茶同時能夠銷售麵包的門店其實仍不多。

至少最開始,喜茶和奈雪還是想避免互相的直接競爭的。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喜茶和奈雪都被迫面對一個問題:年輕高消費的用戶群體,同時也是高「遺忘」的用戶,這並不是因為他們健忘,而是因為他們往往能夠接觸到最大量的新品宣傳,並因此產生衝動消費。

而這一點在新派茶飲中尤其明顯,每次的新品推出往往都能吸引一波老用戶嘗試,也緩解了對原有產品的厭倦感,也是門店不斷擴張中再合適不過的做法。因為無論是喜茶還是奈雪,他們面對的終極問題只有一個——如何持續地吸引用戶來我這裡消費。來引導消費。

同一條賽道、同一批用戶,火花必須有,而且只會越來越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虎嗅APP 的精彩文章:

特斯拉,喪鐘為誰而鳴?
「野心家」布隆伯格:又給母校捐了18億美元

TAG:虎嗅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