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封信拍出2億天價!這個作者是何方神聖?

一封信拍出2億天價!這個作者是何方神聖?


一封信拍出2億天價!這個作者是何方神聖?

文丨《那些年》小小那

在2016年的一場拍賣會上,一封名為《局事帖》的書信,被拍出了2億天價,一時引發不小的轟動。很多人好奇,誰的文筆這麼值錢?

答案是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的 曾鞏

在此之前,曾鞏可能是「唐宋八大家」中最沒存在感的一位了。提起韓愈,我們學過《師說》;提起柳宗元,我們知道《黔之驢》與《捕蛇者說》;而王安石有《泊船瓜洲》,歐陽修有《醉翁亭記》,蘇軾就更不必說了,名篇名句遍布中小學課本,而蘇洵、蘇轍總和蘇軾綁在一起,也算混了個臉熟。唯獨曾鞏,似乎既沒有出名的作品,也沒有突出的事迹。

而且,在這個超級學霸組合中,除了蘇洵沒有進士學歷外,其他幾個成員都是在二十歲左右考中的進士——韓愈是25歲,歐陽修和王安石都是23歲,蘇軾是21歲,柳宗元是20歲,蘇轍最小,18歲。而曾鞏,39歲才中進士,簡直不是一個level!


一封信拍出2億天價!這個作者是何方神聖?

那麼,這樣一個看似資歷平庸的人,憑什麼能躋身「唐宋八大家」?又憑什麼能一封信拍出兩億天價呢?

今天我們要告訴大家——曾鞏他真的很了不起!這種了不起,不是一張簡歷所能涵蓋的,只有走進他真實的人生,才會看到那看似平凡中閃爍的光芒。


01 支撐家庭任勞任怨

曾鞏其實天賦不比他們差。史書記載他記憶力超群,幼時讀詩書,脫口能吟誦。十二歲時嘗試寫作《六論》,提筆立成,氣魄非凡。然而,曾鞏十八歲那年,他當官的父親因遭人誣告而被免職,此後十二年都沒再入仕(「歸不仕者十二年」)。當時曾鞏上有九十多歲的祖母,下面有同父異母的四個弟弟和九個妹妹。父親的失業,無疑給這個家庭帶來了沉重打擊。

最初幾年,他還陪同父親到京城謀職會友,併入讀太學,奮戰科舉,但是隨著父親的身體越來越差,以及家庭的擔子越來越重,曾鞏不得不輟學回家。他在給恩師歐陽修的信里寫道:「祖母日愈老,細弟妹多,無以資衣食,恐不能就其學,況欲行其他耶?(《上歐陽舍人書》)」


一封信拍出2億天價!這個作者是何方神聖?


父親去世後,曾鞏接過了全部家庭重擔,想方設法養家糊口。他悉心侍奉祖母和繼母,並在衰敗的家境中,將四個弟弟和九個妹妹撫育成人,資助他們求學和婚嫁。而他自己,三十二歲才結婚。不過這一切生活的瑣碎和磨難都沒有撲滅他最初的志向。他給自己搭建了一個書房,取名「金不換」,得空就在裡面讀書作文。三十五歲那年,他和自家兄弟一起報名參加科舉,結果雙雙落榜,被時人嘲諷道:「三年一度舉場開,落殺曾家兩秀才。」但曾鞏未受干擾,沉住氣,繼續拼,直到三十九歲,才算終於圓了一個進士夢。

一封信拍出2億天價!這個作者是何方神聖?

這個世界很多時候並不公平。對於有些人來說,達到世人眼中的平庸就已經拼盡全力了,一如曾鞏。在同時代的文人圈裡,39歲才中第的他,確實算不上傑出,可是當你知道他身上背負的這一切時,一定會對這個爺們兒高高豎起大拇指!



02 舉薦朋友不遺餘力

曾鞏早年赴京求學趕考時,認識了比自己大兩歲的王安石。話說兩人一見如故,互相欣賞,結為好友。


一封信拍出2億天價!這個作者是何方神聖?

不過,王安石要比曾鞏順利得多,他早早及第,早早步入仕途。而曾鞏卻是個家境困難、前途堪憂的落榜生。在這種自顧不暇的情況下,曾鞏竟然給朝廷重臣寫信,力薦好友。他說王安石雖然已經科舉成功,但是憑他的才華,應該獲得更高的名氣,更好的機遇——


「鞏之友王安石者,文甚古,行稱其文,雖已得科名,然居今知安石者尚少也。彼誠自重,不願知於人。然如此人,古今不常有。如今時所急,雖無常人千萬不害也,顧如安石,此不可失也。執事倘進於朝廷,其有補於天下……」(《上蔡學士書》)

之後,曾鞏又多次給執掌文壇的歐陽修寫信,還是不遺餘力地推薦王安石。終於,歐陽修看了王安石的文章,一見傾心,讚嘆不已。有了文壇領袖的點贊轉發,王安石也一時聲名大振。而彼時的曾鞏,還身在鄉野為一家老小辛苦奔波。


一封信拍出2億天價!這個作者是何方神聖?


更讓人敬佩的是,後來王安石仕途得意,曾鞏也沒有任何攀附之意。他會毫不吝惜誇讚王安石的優點,也會毫不客氣地指出王安石的缺點。後來宋神宗讓他點評王安石,他客觀地回答說:「王安石在文學上的成就不亞於楊雄,但因為吝嗇所以不及對方。」神宗很詫異:「王安石輕富貴,怎麼能說他吝嗇呢?」曾鞏回答:「我所說的吝嗇,是指王安石勇於有為,卻吝於改過。」



03 作文功夫廣受讚譽

作為一個以文人身份載入史冊的人物,我們自然還是要點評一下曾鞏的作文水平。今天看來,曾鞏的名作並不多,但這並非代表他寫得不好。對於曾鞏的文學成就,或許與他同時代的人更有發言權。

他是北宋文壇領袖歐陽修最得意的弟子。他在二十幾歲時給歐陽修寫了一封自薦信,並獻《時務策》,展示自己的才情和政見。歐陽修讀罷,賞識不已,並在回信中說:「其大者固已魁壘,其於小者亦可以中尺度」。

不過,曾鞏雖然才氣過人,但因其擅長古文策論,輕於應舉時文,所以屢試不第。為此,歐陽修特撰《送曾鞏秀才序》,為其揚名,又把曾鞏納入門下,當成最堪造就的學生,悉心教導。他從不吝惜對曾鞏的溢美之詞——「吾奇曾生者,始得之太學。初謂獨軒然,百鳥而一鶚」;「過吾門者百千人,獨於得生為喜。


一封信拍出2億天價!這個作者是何方神聖?

歐陽修


蘇軾和曾鞏同一年參加科考。作為主考官的歐陽修看到一篇特別漂亮的文章,想當然就以為是曾鞏寫的。為了避嫌,還只給了個第二名。事後才知道那是蘇軾的卷子。還有一次,有人請王安石為他們家寫家譜,寫完後遞給歐陽修審閱。歐陽修一看,覺得寫得太棒了,就懷疑文章是曾鞏寫的。由此可見歐陽修對曾鞏有多麼偏愛。

王安石也對曾鞏相當崇拜,他在詩里寫道:「曾子文章眾無有,水之江漢星之斗。」連大才子蘇軾也赤裸裸地誇讚道:「醉翁門下士,雜遝難為賢。曾子獨超軼,孤芳陋群妍。


一封信拍出2億天價!這個作者是何方神聖?

可是,文章寫得這麼好,為何今天名氣不高呢?或許跟他的經歷和文風有關吧。在同時代的眾多才子當中,曾鞏是那個真正被人間煙火熏烤過的人。平凡生活的磨礪,賜予了他堅忍、質樸、沉穩、冷靜的心境。而他的詩文中也烙有這樣的印記,他在言語之間總是極盡克制,很少有強烈的情感。這在今天看來,或許意味著不夠生動、不抓眼球,於是才沒有得到大家的青睞。


04 地方做官政績斐然

曾鞏的一生,在文學、史學、教育、書法等領域均有不凡建樹。但真正把他和其他文士區分開來的,是他務實肯乾的工作作風。他四十歲才正式步入仕途,到六十五歲去世,總共做官二十五年。其中有一大半的時間,他都在地方工作。


一封信拍出2億天價!這個作者是何方神聖?

在越州任職時,正好趕上鬧饑荒,城裡義倉糧食不夠。曾鞏當機立斷,責令地方富戶各自申報家中儲糧,並設了一個十五萬石的額度。申報存糧達到這個額度後,曾鞏便把這些糧食以略高於市價的價格投放市場,以供各地災民購買,這一做法幫助越州平穩渡過了這一次荒年。

後來曾鞏調任齊州任知州,一到任就連續端掉了兩個黑社會團伙,又搞了「保伍」之法,以五戶為一保,監督出入,實行外來人口登記,有盜賊則鳴鼓相援。通過曾鞏的治理,齊州盜、劫等犯罪明顯下降,由治安案件多發之州變成了平安之州,風氣為之一清。後來朝廷要修黃河,需從齊州抽調兩萬壯丁。按規矩,是三丁里要抽一個民夫。但曾鞏覺得不合理,於是他細細搞了一次人口普查,查出大量隱藏人口,最終將「三丁抽一夫」改成「九丁抽一夫」,由此既滿足了朝廷的人力需要,也減輕了百姓負擔。

此外,曾鞏還被朝廷安排到洪州、明州、亳州、滄州等地任過知州,所到之地,無不政績斐然。


一封信拍出2億天價!這個作者是何方神聖?


在他身上,似乎有種「理工男」的氣質,少言論,多實幹。每推行一項政策,都要進行嚴密的調研和計算。難怪神宗跟他聊完天會感慨道:「世之言理財者,未有及此」。

在唐宋八大家當中,曾鞏的確是個特別的存在。他是惟一一個一邊養家糊口,一邊讀書考學的人。他是考中進士最晚的一個,卻也是最勵志的一個——在他的領導下,他們家族十幾年間出了九位進士,這在中國歷史上傳為奇談。

由此可見,曾鞏不只是一位傑出的文學家,他還是一個靠譜的兄長,一個仗義的朋友,一個務實的官員。他身上所散發的光芒,在今天依然照耀著我們,指引著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那些年 的精彩文章:

宋相王欽若:有明就有暗,有正就有邪,這才是世界的本來面目
「狸貓換太子」中的惡毒皇后,其實是宋朝現實版的灰姑娘

TAG:那些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