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康泰納仕CEO離職,Anna Wintour最後一堵防火牆倒了?

康泰納仕CEO離職,Anna Wintour最後一堵防火牆倒了?

隨著內容變得越發全球化,打破內部壁壘,進行內容共享也成為雜誌的大勢所趨

作者 | Drizzie

全球著名出版集團Condé Nast日前宣布將與Condé Nast International合併,意味著這個時尚出版巨頭將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公司。

在Condé Nast工作近20年的首席執行官Bob Sauerberg昨日宣布離職,而現任Condé Nast International首席執行官Jonathan Newhouse也將卸任並成為董事會主席,接替其堂兄、去年去世的名譽主席S.I. Newhouse生前職位。隨著戰略轉型的不斷推進,合併後的集團目前正在尋找一位具有全球經驗的新首席執行官。

Condé Nast由去年去世的出版大亨S.I.Newhouse經營多年,其母公司Advance Publications是一家私人控股的媒體公司,由S.I.Newhouse的兄弟Donald Newhouse和侄子Steven O. Newhouse控制。此前,Condé Nast和Condé Nast International兩家公司雖然同屬於母公司Advanced Publications,但各自獨立經營,Condé Nast位於美國紐約,Condé Nast International則位於英國倫敦,分別設置獨立的首席執行官,管理團隊和出版物。前者主要負責美國業務,而後者則經營包括法國、中國《Vogue》及英國版《GQ》等刊物在內的海外業務。

與Condé Nast在美國地區的頹勢不同,Condé Nast International正開展積極擴張,在新興市場捷克,斯洛伐克,希臘和中國香港推出《Vogue》雜誌。數據顯示,Condé Nast International目前為盈利狀態,其2016年收入約為1.21億英鎊,利潤為430萬英鎊。而Condé Nast去年則虧損超過1.2億美元,正在集團內部進行密集的調整與裁員,預計2020年才能恢復盈利。

據知情人士稱,Condé Nast今年初開始表現活躍,特別是數字視頻業務看漲,但第三季度再次受阻,紙媒發行不達預期。通常來說,9月刊對Condé Nast財政收入尤為重要,但今年9月廣告收入並不理想,預計該公司今年還將持續虧損。繼關閉《Details》、《Self》和《Teen Vogue》紙刊,去年裁員80人後,Condé Nast高管表示,在波士頓諮詢的建議下,集團將尋求出售《Brides》, 《Golf Digest》和《W》三本雜誌。為節省成本,Condé Nast還將出租其在世貿中心辦公室26個樓層中的至少6層。

有分析認為,Condé Nast各自為政的公司文化已經根深蒂固,短時間內或很難實現無縫合作,圖為即將卸任的Condé Nast首席執行官Bob Sauerberg

Condé Nast與Condé Nast International合併的目的顯而易見,無非是節省人力,削減成本,整合資源,提升效率。而隨著內容變得越發全球化,打破內部壁壘,進行內容共享也成為大勢所趨。擁有一個集中的編輯和共享發布平台可以幫助出版集團了解各個市場的趨勢,並與各個地區之間打通。Condé Nast擁有豐富的時尚,美容和生活方式內容,這些內容屬性也非常適合在各個市場共享。

Jonathan Newhouse和Steven Newhouse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向全球性公司轉變的舉措將幫助我們實現為所有平台上的讀者、廣告商和合作夥伴提供最高質量的新聞,經驗和價值的雄心。這種轉變將使公司能夠更快滿足不斷變化的需求,並加強全球同事之間的合作。」

互聯網的迅猛崛起也促使傳統媒體最大限度地擴大了自己的受眾規模。Edelman的首席媒體生態學家史蒂夫魯貝爾曾表示,「媒體公司從谷歌和Facebook雙頭壟斷中學到的一點,那就是如何才能獲得更大的規模和更高的效率。」

在廣告銷售方面,出版商也希望通過全球聯合運營,構建統一的資料庫,從而使廣告客戶能夠跨市場購買。擁有強大的消費者數據還可以使媒體公司更精準地對接廣告商的需求,更深入了解消費者。

Condé Nast Traveler的整合或將作為「模板」應用到公司的更多地區與部門

今年8月,集團宣布將旗下Condé Nast Traveller雜誌的美國編輯團隊和英國團隊合併。Bob Sauerberg稱該雜誌將通過由夥伴關係發展為一個國際平台。數字媒體也為集團的內容共享計劃提供了更為合適的載體。今年10月,兩家公司宣布將組建一個集成的產品和技術團隊,為Condé Nast的所有網站創建一個統一全球平台,該團隊向兩公司首席執行官報告,而自2012年上任的首席數字官Fred Santarpia則於11月2日離職。

業內人士預計,Condé Nast Traveler的整合或將作為「模板」應用到公司的更多地區與部門。例如,Condé Nast International已於今年9月將時裝秀評、圖片製作、後台視頻、社交媒體等內容生產集中在倫敦總部進行。該公司還開始使用名為Copilot的通用內容管理系統,更輕鬆地在各個市場上共享編輯和廣告內容。但也有分析認為,Condé Nast各自為政的公司文化已經根深蒂固,短時間內或很難實現無縫合作。

出於同樣的考慮,Condé Nast的競爭對手赫斯特集團兩年前合併其美國和國際業務。在被美國傳媒巨頭Meredith Corp.收購前,《時代》雜誌整合了其國內和海外業務。

另有觀點推測,Condé Nast與Condé Nast International的合併,有利於提升其綜合實力,從而以更高的價碼被出售。這一觀點的背景來源於英國《衛報》今年4月援引消息人士稱,美國蘋果公司正考慮收購Condé Nast,收購價格預計在10 億至20 億美元。不過,Bob Sauerberg 隨後出面否認這一消息,Steven Newhouse也發表聲明稱無論以前或是現在都不會有出售的打算。

Condé Nast和Condé Nast International的合併是否能夠幫助這個出版集團扭轉頹勢,這個問題的答案目前仍不明朗。但是這一舉措對當下的即時性影響,或令Anna Wintour再次陷入危機。有分析人士將Bob Sauerberg的離職看做是Anna Wintour最後一堵「防火牆」倒塌。這也令業界猜測Anna Wintour是否將離任。

有消息稱Jonathan Newhouse並不喜歡Anna Wintour具有強烈控制欲的作風

今年以來,業界頻傳任職超過30年的Anna Wintour在今年9月刊發行後離任,潛在繼任者為英國版《Vogue》主編Edward Enninful。雖然該消息立即遭集團否認,但是多方分析認為,消息並非空穴來風。

此前有消息稱Jonathan Newhouse並不喜歡Anna Wintour具有強烈控制欲的作風。出版集團的內部人事鬥爭一貫複雜,早在1988年,集團所有人Si Newhouse就用Anna Wintour取代了時任美國版《Vogue》主編Grace Mirabella,後者在媒體新聞中才知道被自己被開除的消息。

英國版《Vogue》主編一直被認為是Anna Wintour的接替人選

本月最新一期Washington Post將封面人物定為Edward Enninful,知名時裝記者Robin Givhan赫然將專訪標題寫為《Edward Enninful會是下一個Anna Wintour嗎?》,似乎進一步加劇了業界的猜測。

Robin Givhan在文章中表示,人們常常忘記,30年前剛剛掌管美國版《Vogue》時的Anna Wintour並不是一個無所不能的「穿普拉達的魔鬼」。她是逐步成長為這個角色的,她積累的權力反映了時尚界的階級感越來越強烈,人們不斷向名人和特權傾斜。但下一個Anna Wintour將誕生於一個更加分散和萎縮的行業,所面對的是一門沒有邊界的市場。Edward Enniful會在其Instagram上與87萬粉絲直接對話,也會將目光放在非洲等更具潛力的市場上,他能夠很好地平衡時裝行業和娛樂,且更加關注時尚行業最為關注的多樣化問題。

正如Racked網站的一篇文章所述,「Anna Wintour重塑了時尚界最重要雜誌的過去30年,而這本雜誌又塑造了我們」。但是在Condé Nast集團為時尚界的未來發展帶來諸多不確定性的同時,更多業界人士開始走出思維定式,描繪一個「後Anna時代」的行業版圖。

紐約時報時裝總監Vanessa Friedman早前發表的文章《Imagine a World After Anna》(想像一個Anna之後的世界)預測了Anna Wintour離開《Vogue》後時尚界的複雜局面。

唯一可以確認的是,Condé Nast的下一篇章已經開始。Condé Nast也深知目前互聯網的界限已經非常模糊,無論如何時尚雜誌還需要生存,但如果開始失去核心讀者的信任,地位便會不保。

大家也在看

你離洞察時尚的距離只差一個APP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尚頭條網 的精彩文章:

「中檔」的尷尬?今年5個奢侈時尚品牌傳被收購
時尚雜誌的噩夢?LVMH旗下首個奢侈品牌廣告片放棄紙媒投放

TAG:時尚頭條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