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設計 > 深山訪菖蒲

深山訪菖蒲


深山訪菖蒲

盆景微雜誌

時下人皆喜玩蒲,而大多當從市販購得,雖然方便,但不入山林尋采,終不得見蒲君之真正精神,實嘆可惜。

隨且安先生走進紹興新昌郊外山澗,攀石探流,尋訪菖蒲,清幽高格,感於吾心,欣然記之,並呈諸君。

古代文人好師法於自然,而萬物所帶給他們的感動,最初,必定是源自於它們在自然狀態下的神和韻。換句話說,只有自然界中的花草林木,其所現之形姿對文人產生了吸引,其所蘊之精神與高士形成了共鳴,古賢們才會將它邀入園內、伴於齋中、請至案上。

『有梅無雪不精神』,凌霜傲雪的梅花,才更生韻;『咬定青山不放鬆』,破石當風的修竹,方顯品格。若不是這般姿態,又怎會獲得孤高文人的鐘愛呢?而菖蒲的神韻,也具藏在山溪幽澗之中。

| 忍 寒 苦 |

菖蒲性喜陰濕,養時多不見日。秋冬嚴冷,百草爛死,菖蒲卻依舊『細如毛髮綠毿毿,寂寞無人共歲寒』,縱便風饕雪虐,亦愴然獨馨。寒瘦英姿,幽人賞其形也;凌霜傲骨,先賢取其志也。誠如君子修身,任困窮而浩氣猶存,歷寒苦而貞志不移也。

| 安 淡 泊 |

此君常生偏幽處,別開清寂之天,不嫌地僻;不作繁花之夢,所愛日長。不妝艷色,色艷邀人采;毋抹濃香,香濃引蝶忙。『獨卧林泉,曠然自適,無利無營,少思寡慾,修身出世法也。』

| 伍 清 泉 |

菖蒲生於溪澗邊,不資寸土,但得泉養,而能勁瘦如仙,百草莫能比之。不覆瑕塵,只經泉洗,自可潤潔似玉,眾蕪豈敢對之。塵心盡洗,賢者之度必成;亂志既濯,君子之風陡起。

拍完收工!一路踏岩而上,略覺勞頓,下山吃碗小餛飩(新昌俗稱湯包),皮薄瑩透,肉餡鮮美,半勺豬油混入湯底,香味醇厚,根本停不下來。

回到且安先生家中,挑選一株,作盆栽法,內投卵石几枚、火山岩數層,置入菖蒲,院內尋苔蘚,鋪於表層。

先生即興提筆,記寫此段訪蒲之旅,因蒲相逢,如此完滿,此情此緣,常記於心。

(圖文源自網路,版權屬原作者)

(溫馨說明:我們敬重和感謝原創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無法查獲作者所致,敬請原作者見諒!如有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或同行聯繫小編的微信以告知,我們將及時糾正刪除。同類微信公眾號轉載本刊發布文章,敬請註明出處。謝謝合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盆景微雜誌 的精彩文章:

你知道盆景藝術形象的四維性是什麼嗎?
盆景論老瘦

TAG:盆景微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