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洞察號登陸火星的最大推手:商業太空開發

洞察號登陸火星的最大推手:商業太空開發

人類飛行器每次登陸火星,都讓人心潮澎湃。

文 / 華商韜略 趙建勛

周二凌晨3時54分,美國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傳出新消息:「洞察號」(InSight)探測器已成功登陸火星,並傳回了首張照片。

這也是時隔六年多,人類探測器再次登陸火星。

洞察號拍攝的登陸地景色 圖片來自NASA官網

「洞察」進入、降落和著陸火星在約7分鐘內完成。當它成功降落在火星表面的畫面穿越4.8億公里傳回地面時,NASA工作人員無不歡呼雀躍。

未來幾個月,「洞察」號將首次探索火星的內部結構,記錄火星地震,並收集各類數據,弄清楚火星發生地震的頻率有多高?火星熔化的地核有多大?地核中放射性元素衰變產生的熱量有多少會上流至地表?

這將有助於人類研究行星在演化過程中的異同,解釋地球起源之謎。

為了研究這些問題,「洞察號」將使用兩部主要儀器:一部是裝有圓頂外殼的地震儀,另一部是將會鑽入火星地表 16 英尺的熱探頭。

超高精度的地震儀包含三個處於真空狀態的地動探測器,它可探測到小至原子大小的移動,可構建出火星內部的聲譜圖,並探測到流星撞擊火星時產生的震動。

熱探頭則通過獨特的打井式結構設計,在數月時間內像一個小甲蟲一樣不斷往下挖,最終鑽下5米左右。它的主要工作將是揭開火星內部熱流的神秘面紗,感受她的心。

洞察號探測火星內部示意圖

「洞察」號成功登陸火星,也預示美國朝它的「火星夢」又邁進了一步。

這有賴於特朗普政府的推動。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一些民營商業太空公司就呼籲美國政府開展監管改革,但一直進展遲緩。

中國等新興國家加入到太空開發競爭,以及高科技領域的投資對提振美國經濟顯得更加重要,讓美國政府加快了這一議題。

去年12月,美國總統指示NASA讓美國宇航員重返月球,並最終前往火星。

今年5月,特朗普又簽署總統行政令,簡化關於火箭發射和其他太空冒險項目的審批,減少對太空商業領域的管制,並將監管相關業務的美國商業和運輸部轉變為服務於商業太空公司的「一站式商店」。

「這是真正的好事,」美國商業航天聯合會主席Eric Stallmer說:「現在,白宮和國家太空委員會正迅速行動,解決政策缺陷。監管制度曾經是我們的首要事項之一,說它們過時都算是很客氣的了。」

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航天產業的投資也正出現激增態勢。

2000年以來,太空相關的初創和巨頭公司已經吸引了超過130億美元,僅2015年就有50多家風投公司湧入太空領域,當年的投資規模超過過去15年累計的全部。2017年,全球約有39億美元私人投資資金進入了民營太空企業,顯著高於2016年的不足30億美元。

投行高盛認為,太空產業龐大的利潤正在逐漸浮出水面,太空經濟有著長遠而持久的機遇,未來20年間,其行業規模將會成長至數萬億美元。

火星作為太空開發重地,未來兩年將更加熱鬧。NASA 計劃發射另一個地面探測器車,探尋構成生命的基本組成部分。而中國、印度、歐洲和俄羅斯也都有火星探測任務。

NASA 還計劃在 2030 年將人類送上火星,為此它和六家公司達成了合作,共同開發遠太空探索器的原型,包括波音、格羅宇航公司、洛克希德馬丁等公司都在這個名單上。

NASA 給出的火星探測器概念圖

伊隆·馬斯克Space X 雖然並沒有出現在 NASA的合作名單里,但這並不妨礙他將「把人類送到火星上」時刻掛在嘴邊。而且,他還已經給出了在大約十年之內將人類送上火星的時間表。這個時間,顯著早於NASA。

——END——

圖片均來自網路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商韜略 的精彩文章:

上市圍城:特斯拉想退,蔚來急上
眼膏起家的馬應龍,進軍化妝品順理成章

TAG:華商韜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