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危險研發之路,一噸原油中撈「針」,中國重器血液怎樣涅槃重生?

危險研發之路,一噸原油中撈「針」,中國重器血液怎樣涅槃重生?

熟讀世界歷史的人會發現,縱觀世界,任何一個國家的國防安全,其關鍵的因素,就是「核力量」,中國這個沉睡了千年的「東方雄獅」,直到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的時候,才開始向世界展示「東方雄獅」的力量!

1959年,正值蘇聯單方面撕毀與新中國的600多個合同,並決定撤走在華1000多名專家的前一年,這一年也是距離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的前5年,當時北京一個代號為621的工廠正在進行一項事關「國家崛起」的絕密任務,這個「絕密任務」對於當時的新中國來說意義重大,因為這個工廠研製的正是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所需要的「潤滑油」。

危險研發之路,一噸原油中撈「針」,中國重器血液怎樣涅槃重生?

這個潤滑油可不是我們汽車所用的普通潤滑油,而是由六氟化鈾為原料製作而成的「潤滑油」,這個「潤滑油」的研製可以說是危機重重,研製過程中一旦與天然油分接觸就會立刻爆炸起火,中國「氟油」的研製可以說是一次意外,就在1960年蘇聯正式發出條約,宣布與中國結束援助並撤回在華援助專家後,承擔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研製的鈾濃縮工廠。

危險研發之路,一噸原油中撈「針」,中國重器血液怎樣涅槃重生?

因為蘇聯方面的原因,停止了潤滑油的供應,中國原子彈也因此被迫全面停工。不久後,國家正式發出命令,要求不惜一切代價完成「氟油「的研製,危機時刻,621工廠臨危受命,承擔了中國原子彈「氟油」的研製工作。

據當年621工廠的廠長,如今已經90歲高齡的高清嵐老人闡述道,由於氟本身就具有腐蝕性的原因,當時世界上能自主生產「氟油」的國家就那麼幾個,每一個國家都將「氟油」的生產工藝視為和核武器相同重要程度的「機密性」!

危險研發之路,一噸原油中撈「針」,中國重器血液怎樣涅槃重生?

而潤滑油的原料六氟化鈾更具有放射性物質,621工廠的研究人員和高老都做好了「不成功便成仁」的準備,在實驗室里一次次挑戰著自己的極限!經過五年的「鬼門關」內的探索,終於在1964年10月16日的這一天,621工廠自主研製的「氟化油」,成功助力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成功爆炸!

60年時光轉瞬即逝,時任621工廠廠長的高清嵐也已經到了90歲高齡,621工廠也有了自己的新身份—中國石化潤滑油有限公司!「身份雖變,任務未變」。

如今中國石化空間潤滑技術開發中心主任辛虎是個80後,他們團隊的首要任務是為航天工程中的升空探測器陀螺儀研製潤滑油。我們都知道,航天飛船中最重要的一個部件,就是陀螺儀,其在太空複雜多變的情況下,陀螺儀必須得時刻保持著高速運轉,這就需要其陀螺儀搭載的潤滑油必須保證運轉中不出現任何偏差。

危險研發之路,一噸原油中撈「針」,中國重器血液怎樣涅槃重生?

從一噸基礎油原料中選出可合成幾公斤的高密度油料,其中難度堪比大海撈針!此次承擔陀螺儀潤滑油研製工作的是辛虎,辛虎帶領著研究團隊,經過1000多個日日夜夜,每天多大上萬個數據分析,還真就被他們從「大海中撈出了『針』」!成功研製出可供陀螺儀在太空高速運轉的「航天潤滑油」!

2017年中國「復興號」號高鐵的亮相,讓國人振臂高呼了一回,但你們可曾不知道的是,作為時速可達350km/h的復興號,其齒輪箱所運用的潤滑油就是中國石化有限公司研製的,有人可能就會問了,中國也能生產出「高鐵潤滑油」嗎?高鐵潤滑油難道不是採用的美國、日本所製造的嗎?高鐵高速運行,齒輪箱也在高速運轉著,並且承受著巨大摩擦力,如何減少齒輪箱高速運轉時產生的摩擦力是高鐵潤滑油的核心技術。

危險研發之路,一噸原油中撈「針」,中國重器血液怎樣涅槃重生?

其核心技術與文中前面提到的「氟油」「航天潤滑油」都不相同,但從2012年開始,中國石化就成功實現了高鐵穩定狀態下,對油沫的穩定控制,隨後經過了240萬公里的行程試驗,700多公里的機車試驗,終於在復興號高鐵亮相的那一天,終於用上了中國自主研製的潤滑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