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張飛死後,劉備說的四個字究竟有何深意?

張飛死後,劉備說的四個字究竟有何深意?

公元221年農曆6月,也就是劉備剛稱帝那一年,劉備出兵伐吳,與張飛約好會師於江州,不料張飛在閬中出兵前遇害。

三軍未動,大將先亡。這讓劉備倍受打擊,短短兩年間,兩位出身入死的兄弟都離他而去,且都死於非命。

劉備內心的這種震驚和悲痛,我想不難理解。

對於張飛之死,《三國志》記載:「臨發,其帳下將張達、范強殺飛,持其首,順流而奔孫權。飛營都督表報先主,先主聞飛都督之有表也,曰:『噫!飛死矣。』」

劉備聽到張飛死訊後脫口而出的「噫,飛死矣」作何理解呢?

「噫」這個字本身就表示一種悲痛和嘆息。那麼這句話究竟是一種兄弟死後的正常嘆息呢,還是另有深意?

《三國志》一方面稱讚張飛是「萬人敵」,但同時也批評張飛「暴而無恩」,這主要指的是他對手下過於嚴苛。

關羽平時善待士卒,看不起讀書人,張飛和他相反,尊敬讀書人卻不愛惜士卒,劉備曾提醒張飛:「你待手下過於嚴厲,對下面的人整天責罰鞭打,又讓他們在你左右,弄不好就會出事。

張飛聽了,但性格難改,所以發生了後來的叛殺事件,這次叛殺事件對劉備打擊非常大,打亂了他伐吳的全盤部署。

劉備一向看人非常准,比如後來預料「馬謖不可大用」,所以對於親如兄弟的張飛,他就更加了解了,應該說張飛遇害是在他預料之中的。

所以這句『噫!飛死矣。』也許包含了劉備的這樣的一種含義,那就是「汗,益德果然還是死了」。

不過,這只是猜測,其實劉備脫口而出的這幾個字也許並沒有什麼深意,只能說這是劉備的自然反應。劉備很震驚、也很傷心,但絕對沒有責怪、惱恨張飛的意思。

劉備與張飛之間感情深厚,多年同生共死結成了深厚友情,尤其在關羽死後,劉備對張飛更加依賴。

《三國志》記載:「章武元年,遷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

車騎將軍相當於全國武裝部隊副總司令,當時的總司令是馬超,軍職是驃騎將軍。

但馬超此時大概多病,很少有什麼活動,估計只是掛名,且很快也去世了,所以張飛相當於蜀漢的武將之首。

張飛的另一個職務司隸校尉相當於州牧,是天下第一州牧,管司隸校尉部,又稱司州,洛陽、長安二京都在其內,但上述地區目前在曹魏手裡,是「敵占區」,劉備給張飛的這個行政職務是掛名。

不過司隸校尉還有一個重要職責,那就是糾舉百官,劉備讓張飛擔任此職,用意大概在這裡,結合劉備讓後主娶張飛的女兒為妻,可以看出劉備是想讓張飛為兒子未來保駕護航。

如果張飛沒死而劉備先死了,很有可能蜀漢第一託孤大臣不是諸葛亮而是張飛。

據此可以看出,劉備對張飛的感情是深厚的,也是寄予厚望的,「噫,飛死矣」並無貶意,只是正常的反應。

但有人仍不信,認為劉備說的這幾個字一定另有「深意」,否則關羽死後劉備為什麼沒有說「噫,羽死矣」呢?

其實也不必如此解讀,關羽的死對劉備打擊也是巨大的,無論從私情還是從國事來考慮,關羽之死都讓劉備痛心不已,想必劉備也有過許多反應,說過不少話,但史書並沒有全部記載,這就是歷史與史書的區別。

歷史上發生過的事,有的記下來了,有的沒有記下來,這很正常,記載下來的也許有深意,也許只是不經意之筆,不能事事處處都去作「深度解讀」。

畢竟歷史上的事情,我們都不在現場,後人所有的猜測也許都是「我們想多了」。

寫在最後:喜歡三國和歷史的朋友,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工重號「三國故事」,有些很精彩,有些很逗比,感興趣的可以訂閱一發,多謝支持

揭開三國第一猛將的之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國故事 的精彩文章:

魏忠賢一聽他要進京,嚇得跪在龍床邊痛哭,如果他不辭官歸隱,明朝不會亡
古代人們的夜生活如何?男性豐富多彩,女性卻可憐的要命!

TAG:三國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