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七位專家點評:如何看待賀建奎在人類基因組峰會的報告?

七位專家點評:如何看待賀建奎在人類基因組峰會的報告?

11月28日12時50分,香港大學李兆基會議中心,賀建奎如約現身基因編輯峰會。按照當天的會議議程,上午的胚胎編輯的論壇,他要做一個報告並回答現場提問。會場不僅有基因編輯領域的專家,更有不少媒體到場,本來寬敞的會場顯得略有擁擠。是賀建奎主動透露研究項目么?

11月28日12時50分,香港大學李兆基會議中心

賀建奎如約現身基因編輯峰會

撰文 | 邸利會 陳曉雪 程莉

責編 | 陳曉雪

為防止出現意外,論壇伊始,主持人、倫敦克里克研究所的Robin-Lovell-Badege說:賀建奎需要得到一個機會來解釋尤其是在科學層面,以及其他層面,他所做的事情。他要求聽眾允許賀說話,而不要受到干擾,如果現場嘈雜或受到干擾,他有權利中斷這場論壇。

Robin說,他們沒有提前知道這個基因編輯嬰兒的項目,之前他收到賀建奎給他的PPT,裡面是有一些數據,但沒有一點與植入人胚胎有關的數據。

顯然,站在台上的賀建奎略有緊張,他以道歉開場。他提到,他的這項研究在向科學共同體報告之前已經被泄漏了出去,為公眾所知,這是預料之外的;在這次會議之前,也沒有經過同行評議。

他近一步透露,這項研究曾提交給一本刊物做同行評審。他還感謝美聯社,在幾個月前就參與了進來,承諾精確報道各個方面。美聯社11月26日的報道提到,2018年的10月份在深圳的實驗室採訪了賀建奎;11月26日,賀建奎首次向此次香港基因編輯會議的一個組織者透露,一對DNA修改了的女嬰已經降生。

綜合這些信息,我們現在還無法知道,究竟是數據泄漏,美聯社找到了賀建奎;還是賀建奎自己在幾個月前主動接觸到了美聯社。

他同時聲稱,其所在的南方科技大學並不知曉這項實驗。

知情同意書和倫理批件的問題

在隨後的報告環節,賀建奎首次提到其團隊進行了老鼠體內的敲除CCR5基因的實驗,而且對效果觀察了多代,發現無論是組織還是行為上,與正常老鼠無異。

由於賀建奎之前並無基因編輯動物方面的任何文章和數據發表,如果他的這一陳述屬實,這應該是他第一次做動物方面的基因編輯實驗。

那麼,知情同意書的簽署環節是怎樣的?究竟是哪家機構批准了賀的實驗?

現場觀眾有人提出了這些問題,賀提到在臨床試驗開始時,撰寫了知情同意書,還給一位美國教授看過,賀聲稱有4位審閱過知情同意書。

整個的知情同意的過程進行過兩次:第一次是非正式的,一名課題組的成員先和志願者討論了2個小時,一個月後,志願者來到深圳,賀把他們交給另外一名教授,然後繼續第二次的知情同意過程。這次,賀親自參與了,給志願者「閱讀了來自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指南」,並給這些志願者講了脫靶效應等事項。

有觀眾擔心志願者是否能理解知情同意書,賀回答說,他曾從第一頁到第20頁,一行一行,一段一段地解釋給志願者聽,中間他們也有提問機會,當整個知情同意的過程結束後,還會給夫婦私人空間進一步討論;他們也有自由是否把知情同意書帶回家,或者隨後再決定。在知情同意書中,課題組將支付所有的醫療開支,而志願者也不會收到任何報酬。

他提到知情同意書都在自己的網站上,已經開放給了公眾。

但對於這項研究的倫理批准過程,哪家機構參與,賀並沒有提供有價值的信息甚至迴避回答這些問題,即使這些問題被幾位觀眾提起。

賀提到3年前他開始了這項研究,當時學校給他薪水,而一些測序的費用是由學校里的初創資金支持的,他的公司並沒有參與這項研究。

最後,主持人問:你預料到所有的這些反應了嗎?即使你獲得同行評議,並第一個發表論文,這個過程中也總是會一地雞毛的。賀回答,這是因為新聞泄露了。他說,最初的想法是基於美國或英國的倫理聲明,而中國的研究也表明大多數公眾支持人類基因組編輯,包括用於預防艾滋病毒。

如果是你的孩子,你還會繼續這麼做嗎?

「如果是我的孩子,處於相同的情況,我也會先試試。」賀說。

中國科學家點評

以下為一些中國科學家對於賀建奎報告和問答環節表現的評論。

王皓毅,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

對於核心的問題,他基本就沒有正面回應。

蔡宇伽,上海交通大學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研究員,主要做基因治療的研究

科學需要在陽光和監管下進行。脫離陽光和監管,科學就會造就恐慌。基因編輯人類自身遺傳密碼也許未來可以被大眾普遍接受,並且幫助人類進化、走向宇宙,但在目前階段,無論是基因編輯技術的成熟度、人類對自身基因功能的了解程度、國家的法律法規都不支持開展基因編輯嬰兒的臨床研究。

谷峰,溫州醫科大學研究員,主要研究基因組編輯技術和生物技術藥物

基因編輯嬰兒總體是,糊塗的人做了違法的事情,他不知道這些事情對領域內的衝擊,而且也是違法行為。物理學、生物學、醫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學科有明顯的區分,每位科研工作者只能在這個大學科里選擇一個研究方向做自己熟悉的工作,而且開展工作之前,需要了解該領域的紅線。

賀教授利用各種資源,去做所謂「第一」的事情,更多的是給領域內帶來「雪崩式」的災難,同時也給國際上對於相關問題的監管提出了新的挑戰。

所以,今天會議上,該領域的專家提出了很多質疑的聲音,質疑聲代表了同行都知道這個是紅線,大家都不會去做違反科學/技術/倫理的工作。最後問到,如果是他的孩子,會不會也是這樣,他的回答是,如果是這樣情況,他會第一個這樣做。這基本代表了對本學科的「無知」或者是愚弄民眾。

魏文勝,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

在今天的提問環節我問道,禁止編輯人類生殖細胞不僅是國際共識,也是中國科研群體的共識,為什麼知情但是故意跨越倫理紅線;如果不知情,為何要秘密從事這樣的臨床試驗?

賀建奎含糊回答,他說三年前他在不同會議場合問臨床和倫理專家,也許可以嘗試從事基因編輯的臨床試驗,於是他就(私下)做了這樣試驗。

另外一個問題,涉及到賀建奎報告中展示利用單細胞全基因組測序技術做編輯後的全基因組測序。賀建奎的回答依然不能證明他使用了可信賴的技術。

我認為,從技術角度,單細胞全基因組測序技術目前還不成熟,並不能得到準確的全基因組序列。而賀用這個技術驗證其編輯的胚胎是否脫靶,是不可靠的。

從倫理角度,對人生殖細胞進行基因編輯是被明令禁止的,也是國際社會的共識。他在整個問答環節經常迴避問題,只談情懷。

李凱,人和未來生物科技首席科學家,主要研究基因診斷與基因治療

基因編輯技術已廣泛用於除人之外的多物種的基因組的改造,為人類的生活帶來了革命性的影響,促進人類更健康更長壽的生活。

然而,由於脫靶效率太高和靶效率無法保證等多方面的技術不足,基因編輯技術不能直接應用到改造人類自身。學術界和人類社會的共識是,通過多種法律和條文明文禁止在目前利用基因技術對計划出生的胚胎進行基因改造。人類利用基因技術防治疾病的夢想和努力,集中在對14天以內的胚胎的科學研究。這些可貴的科學研究,將回答不同基因位點被編輯的難易程度,不同基因編輯技術的靶效應與脫靶效應的相對比值,和一系列有關效益與副作用的問題,為未來人類能夠對自身基因進行修復和改造提供技術儲備。

科學技術是中性的,科學技術可以轉化為商業利益,但底線是為了人類的健康。雖然踐踏倫理底線的基因編輯事件發生在2018年的中國,事實上,無論發生在哪裡,都希望管理部門對該禁止的予以禁止,而對於14天以內的胚胎的科學研究,能一如既往的予以鼓勵,不可因噎廢食。

這是學術界對各國管理層的期待。

張林琦,清華大學艾滋病綜合研究中心主任

我覺得他整個報告和在提問回答的過程中,基本上就是活在他自己的邏輯和思維圈子裡,沒有跟提問人員及場上人員真正的對話。這可能反映了他在科學知識方面的一些弱點,同時對現在的倫理以及法律的規定都很漠然。他可能沒有感覺到這是一個很嚴肅很認真並且後果很嚴重的事情。

所以我覺得很遺憾,他做這個事情的邏輯和初衷,聽上去是好的,但是所達到的目的以及必要性,特別是在倫理、監管和政策法律方面,根本就是特別漠視或者說是無知。這是我的綜合印象。

有很多技術細節,還有各位老師提的問題他都沒有直接回答,他的幻燈片內容太擁擠了,大家根本就不知道他要說什麼,並且又那麼一晃而過。所以從科學性來說,他的報告非常不凝練,非常不清晰。

另外,從艾滋病的角度來看,為了預防艾滋,使嬰兒不會感染,不是一定要做基因編輯或者修飾,有很多現成的方法可以有效阻斷艾滋病病毒感染。而且,通過清洗精子,這些受精卵按道理來說已經沒有艾滋病病毒了,可以直接種植到子宮裡面去,不需要額外大動干戈。所以他根本就是漠視,只按照自己的邏輯和思維去解釋,對於小孩和家庭要承擔的後果,還有將對社會造成什麼後果,他都沒有意識到。所以從這方面來講,很難找到他做這個事情的初衷。

他說項目具有保密性,其中有大量不符合科學邏輯和管理規定的部分,我們對此都感到非常難理解。一個在國內名牌大學、國外名牌機構進行過所謂系統科學訓練的人,能有這麼一個相對模糊,同時又不知深淺的狀態,我感覺非常困惑。

他的心態和邏輯可能跟他現在的狀態有關係,因為社會的壓力和他自己根本就沒有意識到這種嚴重的後果,使得他說話都可能是按腦子已經既定的那種套路在回答,那麼就不是一個直接的對話。所以我在某種程度上對他產生了某種同情,因為我覺得他確實可能是想把這事兒做好,但是法律的界定,倫理的界定,技術的限制,以及由此產生的所有後果,他都沒有想到。

這種嚴重後果跟他自己的無知確實是有很大的關係。國外國內的共識是非常明確的,現場這些提問可以看出大家都認為自我約束和國際共識沒有得到執行,以至於本來不該發生的事情發生了。所以峰會委員會將來會發一個公告,可能是今天或者明天,我們拭目以待。不過我覺得核心內容不會發生變化,肯定是對這種行為和措施要嚴格加以界定和限制,防止引起一些不可預想的後果。

最後,要增加科學教育,不僅僅是要做科學,還要學會怎麼做科學,怎麼通過正當的手段,或者說按照國際準則,圍繞科學精神,在國際行為倫理和道德準則框架內來開展,而不是自己生活在一個完全獨立的真空里。

更多內容:http://www.zhishifenzi.com

本頁刊發內容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及使用

公眾號、報刊等轉載請聯繫授權

copyright@zhishifenzi.com

商務合作請聯繫

business@zhishifenzi.com

知識分子為更好的智趣生活 ID:The-Intellectual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分子 的精彩文章:

剖宮產還是順產?這可能是個艱難的醫學選擇
華人學者發現治療白血病的全新靶點 | 前沿

TAG:知識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