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釋迦牟尼佛的國土就是以這種精進、苦行來作為嚴飾

釋迦牟尼佛的國土就是以這種精進、苦行來作為嚴飾

釋迦牟尼佛的國土就是以這種精進、苦行來作為嚴飾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剎海以此為嚴飾」,真正嚴飾的是氣質,不是那個相。像我們這個國土好了,釋迦牟尼佛現在教化的這個國土,他沒有辦法跟他自己一樣,五十億人口不可能通通學佛,但這個世界差不多有一半的人,是屬於他的教化區範圍裡面。但這一半的教化區域里,不是每個人都學佛,有很多人是受到佛法的影響,那麼它開始產生一種作用。受到佛法影響的人,與沒有受到佛法影響的人,人的氣質、品味不同,氣質、品味就造成了這個地方講的「剎海以此為嚴飾」。

迦葉佛所影響的那個時候,他所教化的人,那個氣質、品味,就是他所嚴飾的。彌勒佛來,他所教化的眾生,所產生的那種氣質、品味,「剎海以此為嚴飾」,以那個氣質、那個品味來莊嚴他的國土。我們要從這裡看。

所以你會看到,釋迦牟尼佛教我們的是什麼——精進修行。這個世間,你不精進修行不行,你沒有辦法懈怠的,因為惡緣太多,你一定要把它給除掉。很多佛因地發願,要成立清凈國土,凡是到我這裡來的人不會生病,凡是到我這裡來的自然就會開悟。你可以到那邊去,但你要先具足那個條件。憑我們這種布料、這種貨色,你想想看,你到那邊不生病,那沒有你的份,你絕對進不去。因為你在前面「眾生業海廣無量」,造的是生病的業。

他那邊自然會開悟,那麼你要有那個因。你現在不認真、不精進修行,到那種快要開悟的邊緣,你到那邊去你怎麼開悟?你沒有開悟的條件。直接的觀照這一方面你沒有,你到那邊怎麼開悟?所以那邊你根本進不去。有一種可能,你會去,象我們道場裡面,好多人來做生意,送東西來怎麼樣,有的還會看到佛像,點三個頭,三鞠躬;然後請你保佑我,趕快走。有的根本沒那回事,進來是進來了,甚至於還會說,看你年紀輕輕的,為什麼要出家?他到這佛國土,跟沒到一樣。你到那邊去,不是說我到那邊去就好了,不是這個樣子。所以他雖然是到了那種國土,沒有用。

我們現在在講釋迦牟尼佛國土的眾生,他老人家真的很慈悲,他就是要我們去具備高等條件,哪個佛建立的高等國土,我們才進得去,要不然,進不去。每一個佛國土,他們發的廣大願,有的很殊勝,你根本做不到。他說你一進來就可以成佛,沒有錯,那你要到等覺菩薩以後,你才去了,不然你怎麼去成佛。我們在這邊曠劫修行,難得成就,到那邊去一去就成佛了,是沒有錯,那邊一去就成佛了,但你必須在這裡修到等覺菩薩才能去。你看看極樂世界,很多等覺菩薩,他沒有辦法在極樂世界那邊成佛;阿彌陀佛壽命那麼長,怎麼在那邊成佛?一個國土只有一個佛,所以他就要到那個佛有發願的,等覺菩薩來可以成佛的地方,你看看那是需要條件的。

只有來到我們這個,不要條件,帶著壞條件來都可以。釋迦牟尼佛在這裡拚命的把你加工塑造,然後送到高等國土去成佛的,這就是他的氣質。所以這個國土裡眾生就會精進修行,會運用種種的方法,發廣大願,去克服困難、挫折。你會去克服它,一步一步的去成長、去超越,這就是他的國土莊嚴。釋迦牟尼佛的國土,就是以這種精進、苦行來作為嚴飾。你要看出這一點來,而不是說金銀、琉璃、瑪瑙…七寶莊嚴,八功德水,寶樹行列,那是什麼莊嚴?那個是表法的。但這裡所講氣質、品味,就不同。

擷自《世界成就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雲和上法語 的精彩文章:

般若智慧跟聰明才智的差別在哪裡?
「三藏十二部饒他去悟,八萬四千行由他去行」這一句話不能講

TAG:海雲和上法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