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武志紅:父母的焦慮,給孩子傳遞的信息是「你不如我」

武志紅:父母的焦慮,給孩子傳遞的信息是「你不如我」

武志紅 資深心理諮詢師、暢銷書作家

整理自第十一屆新東方家庭教育高峰論壇上對武志紅的專訪

如果父母沒有成人,該如何培養一個能成人的孩子呢?

武志紅:與其控制,不如給孩子更大的空間

我不太喜歡「教育」這個詞,特別是「教」這個詞。這裡有一個主導的問題,我們需要引導、誘發出孩子的潛能。如果是「教」,就好像我已經知道一切,所以我教你。如果父母水平低,就別總想著去教孩子,知道自己水平有限,就讓孩子自由發展。

我們在諮詢中見過大量的個案。父母一管,這個孩子就完蛋了;父母不管的地方,孩子倒是蓬勃發展。如果父母知道這一點,就可以只是給孩子一個烘托的氛圍。如果你沒有知識,沒有特別好的部分,你給孩子提供一個安全、保護、支持的環境就行了。

我有個朋友描述得比較嚴重,作為不成熟人格的人,總是想去控制,所以就斷了孩子的手腳。不如讓孩子像藤一樣生長,孩子的空間就大了很多。

有一些家長,最焦慮的就是人家上兩個輔導班,我才上一個,然後到處找人諮詢我是不是應該上兩個三個,怎麼面對這種焦慮的家長?

武志紅:父母的逼迫,導致孩子「恨」的表達

我想講一個我朋友的故事。我朋友本來有很多興趣愛好,但在他媽媽的督促下,在輔導班的摧殘下,每樣事情只學了一點點,沒有任何一樣出類拔萃,因為媽媽的控制欲太強了。

我聽過很多這樣的故事,孩子正在練書法或做作業,爸媽看見做得不對,直接把孩子的東西就撕了。孩子做作業的時候,無法專註,因為總擔心被父母或者老師給打擊一下,所以他的注意力就沒辦法集中。

還有一個更經典的故事。廣東一個音樂家有一兒一女,都拉小提琴。父母非常變態地用打罵孩子這種殘酷的方式,逼迫孩子去練小提琴,結果是雖然兩個孩子的小提琴水平很高,但等孩子長大了,其中一個孩子再也不碰小提琴了,因為他恨小提琴。另一個孩子還拉小提琴,但跟父母絕交了。這個恨肯定是要表達的,一個孩子恨小提琴,跟父母保持關係;另一個孩子喜歡小提琴,卻恨父母,跟父母斷絕了關係。所以當我們嚴重攻擊孩子的時候,孩子會恨的,這個恨要麼去攻擊那件事,那件事就做不好,要麼恨父母,要麼恨自己。

父母的焦慮,給孩子傳遞的信息是「你不如我」

前不久一個爺爺帶著他的孫子來找我諮詢,是從我的農村老家來的。他說孩子不能考第一,我問孩子到底成績怎樣,他說班裡前五名。他說,咱們村出來這麼多大學生,就你是第一名,你上的北大,你出來過得很好。村裡有上百個普通大學畢業生,最後他們高不成低不就,既不能在城市裡很好地工作,回到農村又不願意做農村的事。所以他說,只有第一名才能生存。

我說我在小學的時候都是考前五名,到最後才考了個第一。他說這還不是證明第一才行?我當時覺得一股怒火升起。

後來我就在想,其實這個爺爺在構建這麼一種感覺——我最牛逼,你們都不如我。你看爺爺在村裡很多方面是第一名,你看你,你怎麼這麼差!

很多父母所謂的焦慮,所謂的要讓孩子變得更好,其實對孩子傳遞的信息是,你不如我,我覺得這在中國非常普遍。

我們很多時候借著打擊孩子來構建一種感覺——在家裡我是國王,我是王后,我最厲害,所以你們都得聽我的。

很多父母為孩子焦慮,其實是在行使權力的感覺,我權力最大,你們都不如我。

孩子做過分的事情,是在表達自我意識

我建議找到真正讓孩子熱愛的事情。可以從很小的事情開始,比如花怎麼擺。青少年有時候會做些比較過分的叛逆性的事情,這也是可以的。因為對青少年來講,用試錯甚至故意犯錯這種方式來顯示,這是我的領土,這是我的世界,我要按照我的方式來。孩子可以做些有點過分但不傷害別人也不傷害自己的事情來表達自我意識。

對年輕人來講,先找准一個點,從某一件你熱愛的事情上做起,比如攝影或者畫畫。

把所有其他人的影響都扔到一邊去,按照你自己的感覺來做。你要做好準備,用兩年三年甚至五年的時間,在一件事上先按照自己的意願、自己的熱情去展現它,把它當作一個實驗。

許多中等城市的家長比大城市的家長還焦慮,他們常常說,孩子差一點沒進前五名,差一點沒當上第一名。父母當年進了二本,留在二線城市工作,於是希望孩子考第一名,能進大城市,覺得這樣孩子就會活得比他們好。這成為一個動力,反過來也會成為壓力。您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武志紅:要求孩子按照你的想法來,對孩子是一種侵略甚至毀滅

從宏觀層面講,確實存在這種現象。當下中國家長這麼焦慮,是因為目前在中國社會跨越階層比較容易。而在英國和美國,階層固化很嚴重,跨越階層都很難,在中國跨越階層的可能性更大。

我覺得很多家長提起別人家的孩子,透著一種興奮感,自己不行就傳遞給孩子這些「你比較差」的信念。

這裡面有兩套人際關係,一套是權力,一套是珍惜。權力,就是你按照我的來;珍惜,就是我尊重你本來的樣子。

很多孩子說過這樣的話,就是在中國做皇帝特別簡單,生個孩子就行了,因為孩子各方面都不如你,各方面都依賴你,然後整個文化鼓勵孩子要聽話孝順,所以中國的父母獲得一種生殺予奪的大權,在孩子面前肆無忌憚,權力慾望完全釋放。

哪怕是你的孩子,你也沒有資格要求他按照你的想法來,你這樣做對他是一種侵略甚至是毀滅。你做得越嚴重,就越是一種毀滅。雖然中國的孩子有各種各樣的成才方式,但是中國仍然缺少創造力,而創造力只能來自於——「我選擇」。

我深刻地感覺到,當我找到喜歡的事情之後,我熱愛得不得了,根本就不願意休息,覺得休息是浪費,每天都在思考,想各種各樣的辦法提升自己的技能。我晚上睡得很晚,一大早就起來了,這哪裡需要教,哪裡需要父母督促呢。

比如孩子喜歡畫畫,當他帶著自己的熱情畫畫,即使到半夜兩點,他也不會累,第二天早上仍然充滿興奮,所有的反抗都沒有了。而如果孩子帶著壓力,學到十一點就累得不行了,家長也累。

父母要成為容器,允許孩子的活力自由流動

一個精神分析師說過,父母的一個功能是成為容器。這個容器首先要把孩子的活力容納進來,允許孩子去展現他的活力。

這裡面有三個基本原則:

第一,孩子把事情做好了,你認可他;孩子遇到挫折了,你支持他。注意是支持,而不是去教他或者控制他。

第二,允許孩子的活力自由流動。讓孩子感覺他的活力和熱情可以在容器里肆無忌憚地去表達。

第三,容器沒有被毀壞,孩子自己沒有被毀壞。孩子感覺自己的生命力是被祝福的。

歡迎隨手點贊並分享到朋友圈

長按下圖二維碼 關注【新東方家庭教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東方家庭教育 的精彩文章:

俞敏洪:請告訴孩子,人生想要有所得,必須不斷努力
無論是家長,還是教育工作者,最好逼自己學點家庭教育

TAG:新東方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