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促改革當除懶政 為官避事平生恥

促改革當除懶政 為官避事平生恥

來源中國軍網綜合

習主席多次引用古句「為官避事平生恥」告誡廣大黨員幹部,不能只想當官不想幹事,只想攬權不想擔責,只想出彩不想出力。在《習近平關於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論述摘編》中,共選編216段論述,其中涉及「為官不為」的就有近百段。

請關注今日《解放軍報》的報道——

促改革當除懶政

未 名

橫下一條心,鼓足一口氣,拿出一股不解決問題不撒手、不幹出成績不罷休的勁頭,去攻克改革中遇到的難題

習主席多次引用古句「為官避事平生恥」告誡廣大黨員幹部,不能只想當官不想幹事,只想攬權不想擔責,只想出彩不想出力。在《習近平關於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論述摘編》中,共選編216段論述,其中涉及「為官不為」的就有近百段。

「為官不為」是一種懶政行為,其危害程度不亞於貪污腐敗。五代時期,後唐宰相馬胤孫入朝不開口議國事、上堂不開印理政務、歸家不開門見諫客,許多軍國大事都在他手上耽誤了,結果給石敬瑭以可乘之機,起兵推翻了維持僅14年的後唐政權,這位「三不開」宰相亦被人恥笑千年。反觀北宋宰相王安石,針對積貧積弱的局面,以富國強兵、挽救北宋政治危機為目的,提出一場涉及政治、經濟、軍事、社會、文化等各個方面的變法主張,卻因觸犯了地主、官僚階級的利益,遭到皇親國戚和保守派聯合反對。面對種種詰難和阻力,王安石以「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推行新政,也因這種「三不足」的擔當氣魄而名垂青史。

鑒古知今,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是一場觸動利益、重塑格局的深層變革,要啃的是「硬骨頭」,必須勇於攻堅克難。黨員幹部如果占著位置、握著權力,卻不思進取當「庸官」、推諉扯皮當「看官」、辦事拖沓當「懶官」、裝聾作啞當「堂前木偶」,尸位素餐施懶政,不想事、不干事、不成事,就會像一劑慢性毒藥侵蝕到肌體,使上下政令難通,單位發展遲滯,改革原地踏步。

懶政不除,事業發展無望。世間事,做於細,成於嚴。治理「為官不為」的懶政,需要壓實責任,從嚴治吏。對占著位子不干事的,該批評的要批評;對不作為、慢作為的,要按照黨紀要求處理;對混日子、造成嚴重後果和不良影響的,要堅決依法規予以查辦,讓「為官不為」者有所畏懼、受到貶責。同時,更要為敢於擔當的黨員幹部撐腰鼓勁,使政治堅定、奮發有為者得到褒獎和鼓勵,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選人機制,立起重實幹重實績的用人導向,使敢作為、能作為、有作為的改革促進派、實幹家,能專心致志為黨和人民幹事創業、建功立業。

有為才能有位,有位必然有責。朱熹有云:「一日立乎其位,則一日業乎其官。」意為在位置上任職一天,就應該盡心儘力履行職責一天。當前,軍隊正處在轉型建設加速推進期,履行使命嚴峻考驗期,深化改革攻堅克難期,大事難事集中,問題矛盾匯聚。越是在這樣的關鍵時期,黨員幹部越是要迎著困難上,頂著壓力干,敢挑最重的擔子,能衝鋒、善解難,有苦不怕苦、知難不畏難,橫下一條心,鼓足一口氣,拿出一股不解決問題不撒手、不幹出成績不罷休的勁頭,去攻克改革中遇到的難題。

習主席反覆強調,做人為官要有擔當精神,應該對「為官不為」感到羞恥。評價一名幹部,不貪不佔是底線,敢擔當、能擔當、願擔當也是一個根本要求。有多大擔當才能幹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在推進改革的道路上,黨員幹部重任在肩,如果一味盤算個人利益,怕麻煩怕被問責,就挑不起改革強軍的重擔。只有秉公道、棄雜念、去私心,面對矛盾敢於迎難而上,面對危機敢於挺身而出,面對失誤敢於承擔責任,面對歪風邪氣敢于堅決鬥爭,才能滄海橫流顯本色。黨員幹部應將擔當負責、苦幹實幹銘記在心,切實發揮示範表率作用,一級帶著一級干,一級做給一級看,「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為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而努力有所作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