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活動|北大儀器公開課開講——近紅外光譜技術培訓

活動|北大儀器公開課開講——近紅外光譜技術培訓

為進一步提高高校優質儀器設備資源的利用率,幫助中小企業開展科研人才隊伍建設、提升科研人才的大型貴重儀器理論知識水平和實際操作技能,提高儀器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北京科學儀器裝備協作服務中心委託北京大學研發實驗服務基地,組織技術專家和學術專家,面向企業用戶開展大型儀器設備相關的理論教育和上機操作培訓,為企業培養真正具有研發實驗能力的科研力量和人才隊伍。

活動|北大儀器公開課開講——近紅外光譜技術培訓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會議現場

11月24日,以「近紅外光譜技術培訓」為主題的公開課在北京市化學工業研究院開講。本次培訓邀請到了來自北京化工大學的袁洪福教授主講,吸引了來自校內外多位學員。袁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光譜過程分析技術,並從事分析儀器、化學計量學、過程分析和過程式控制制等技術研究,發表科技論文逾百篇和專著多部,獲得技術專利多項。他同時也是中國儀器儀錶學會近紅外光譜分會理事長及亞洲近紅外光譜學會國家代表,堪稱近紅外光譜分析領域的專家級角色。

活動|北大儀器公開課開講——近紅外光譜技術培訓

袁洪福老師

培訓伊始,袁教授首先從理論和儀器兩個方面向大家教授了近紅外分析的技術基礎。袁教授介紹道,近紅外光譜有著諸多特點和技術優勢,它無需樣品製備,可直接測量液體或固體的近紅外光譜;近紅外光光子能量強,可以穿透樣品深度更深,也可以透過玻璃、光纖,給光譜測量帶來便利;不過近紅外光譜峰較寬,相鄰譜帶重疊嚴重,難以用於結構分析。與經典光譜分析相比,近紅外光譜可分析更加複雜的對象,並進行多元分析,技術處理方面也達到了自動化水平。在儀器方面,袁教授簡要介紹了近紅外光源、近紅外光子檢測器等設備,並在隨後詳細講解了建模與維護的標準及要點,包括確定基本定量關係的存在、誤差控制、樣品選擇、數據處理、模型判據等要點。

在下半場的培訓中,袁教授以親身實例為我們展示了當下最新的近紅外分析技術,由他本人親自設計的化學儀器廣泛應用到了生物、農業、煤礦等各種工業場景中,引發了同學們的陣陣讚歎。在談到近紅外分析的應用和未來展望時,袁教授表示,面對激烈的國際競爭,我國的傳統產業亟待升級和轉型,提出了智能製造發展計劃。而現代過程光譜分析技術作為一種理想的流程工業過程關鍵質量參數的智能感知技術,可以快速、無損地同時提供多種質量參數,它也可以替代軟儀錶,並以多元的分析技術解決難於建立機理模型的問題,還能用於智能工廠的生產管控,應用前景十分光明。

活動|北大儀器公開課開講——近紅外光譜技術培訓

交流現場

在最後的答疑環節,面對同學們踴躍的提問,袁教授親切地一一解答,現場氣氛十分熱烈。

識別以下二維碼,關注中國科普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普百分百 的精彩文章:

人人都愛紅燒肉 但你知道怎麼吃才更健康嗎?
用無人機來建造房屋

TAG:科普百分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