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從《百喻經》到《痴華鬘》

從《百喻經》到《痴華鬘》

從《百喻經》到《痴華鬘》

從《百喻經》到《痴華鬘》

1914年9月,魯迅捐銀元60元委託南京金陵刻經處刻印了100本佛教《百喻經》,1926年5月,魯迅又出資贊助王品清校點《百喻經》,自己親自作了題記,以原書名《痴華鬘》,交上海北新書局出版,使這一佛教文化經典得以廣泛流傳,實際上這是一部非常好的寓言故事集,它為當時的中國文壇增添了一道異彩。

從《百喻經》到《痴華鬘》

《百喻經》的原名即《痴華鬘》,「華鬘」一詞是梵文soma的音譯,指連接成串裝飾身首的花。此書是印度法師僧伽斯那根據《修多羅藏》十二部佛經中的素材編撰而成,它通過許多寓言故事喻述了出家人修行積善的道理,是一部宣傳佛教教義的經典。南朝時期,僧伽斯那的弟子求那毗地法師來中國傳教時,將其翻譯成中文,因收寓言故事98則,故起名為《百喻經》。它並沒有單刻本,而是收編在浩瀚的藏經當中,多少年來一直是佛門弟子的必讀經文。

從《百喻經》到《痴華鬘》

許多人不禁要問,魯迅為什麼對佛經如此感興趣呢,其實當你看了書後,便會了解,這並不只是一本簡單的佛經,它還是一部生動、形象、可讀性很強的文學作品。魯迅一直致力於古典文學的研究工作,他把佛經作為域外文化來進行研究,在收集整理古籍文獻的過程中,魯迅從不放過任何一種形式的文學作品,他發現魏晉南北朝時期佛經翻譯極盛,其中不乏經典之作,《百喻經》就非常典型,雖然這是佛教為宣傳自己的教義而作,但它的許多寓言都是選自民間老百姓的口語故事,具有很強的文學性,比如「笨人吃鹽」的故事,講笨人到朋友家做客,主人留他吃飯,他嫌菜沒有味道,主人就在菜中加了一些鹽,他吃起來覺得味道很好。笨人心裡想:「菜的味道好是從鹽中得來,吃一點就這樣好吃,那麼多吃些,味道一定格外好了。」這樣想了以後,笨人就向主人索取了一杯鹽,一口吞進嘴裡去,不料鹹得要命,急忙把鹽從嘴裡吐出來。這故事告誡修行人要適當地節制飲食,少欲知足,是對身體和修行都有好處的;但一般外道宣傳,矯枉過正,索性提倡不進食,認為這樣就可以得道,因此有斷食七天或十五天的,結果影響身體,因餓而死,對修行卻一點兒沒有益處,這是錯誤的。那種作法和笨人吃鹽一樣,是可笑而愚蠢的舉動。「除去教誡,獨留寓言,」完全可以當作一本文學作品來讀,這才是魯迅捐刻《百喻經》的緣由。

自此以後,《百喻經》才有了單刻本,成為獨立的一部經書。後來北新書局又正式出版了《痴華鬘》,使這部經書廣泛地流傳起來,讓更多的人有機會讀到這部曾深藏藏經樓中的文化經典。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學習古籍版本,離不開查看實物、關注古籍網拍、了解市場價格!網拍是低成本、最方便的學習方法:

長按圖片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點滴拍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本古籍 的精彩文章:

王輝斌:陸羽行年稽考
王輝斌:宋澤元與《四家詠史樂府》

TAG:善本古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