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何談「康乾盛世」卻唯獨不談雍正,雍正帝到底差在哪裡?

為何談「康乾盛世」卻唯獨不談雍正,雍正帝到底差在哪裡?

清王朝立國近300年,其最鼎盛的一段時期毫無疑問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君主當政之時,這個歷史時期中國歷史上一般習慣性稱為「康乾盛世」;英語中則稱呼為「The Great Qing」,這段時期大清王朝的社會生產逐漸恢復,政治比較清明,軍隊強悍善戰……最終打造出中國最後一個古典帝國的黃金時期

大家可能注意到一個問題,雖然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君主執政,但通常大家還是更習慣說「康乾盛世」而不是「康雍乾盛世」,當然,有部分原因自然是雍正的皇位坐的比較短,只做了十三年;但除此之外其實還有一個原因:相對於康熙,乾隆兩位大帝,雍正並沒有太大的文治武功,其更多的是起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

但是,這絕不是說雍正就是可以被忽視的,事實上雍正帝是清朝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個皇帝,甚至可以這麼說,如果沒有雍正,清王朝很可能重複元朝不到百年就被趕出中原的歷史。

雖然現在談康乾盛世的時候一般都是當做一個整體來看,但其實這段長達一百多年的盛世中間是有不少波折的,到了康熙末年的時候,清王朝的形勢相當嚴峻:由於官員薪資過低等弊政,吏治開始敗壞;國庫空虛,基層管理開始有些鬆動,社會矛盾也開始加劇……

然而康熙帝一生為政尚寬,到了晚年更是不想管這些事情,只想安安穩穩當一個「千古一帝」,但康熙也不傻,他十分清楚王朝面臨的嚴峻形勢,所以在選擇儲君的時候,他選擇了處事極為嚴厲的雍正帝!

雍正果然不負眾望,其在位的時候以皇權為後盾,以極大的魄力進行了一陣鐵腕改革:清查虧空,攤丁入畝,火耗歸公,士紳一體納糧……這些改革儘管面臨極大阻力,但雍正還是將其推行了下去,這極大的減緩了清王朝的社會矛盾,清朝國力開始恢復,到了雍正末年,國度已經重新充盈起來,而這也為乾隆帝的盛世打下了基礎。

雍正皇帝是清朝最勤奮的皇帝,似乎也是因此,他身體一直不好,只當了十三年皇帝就去世了,他的文治武功看起來比不上他的父親康熙也不如他的兒子乾隆,他在位時的主要工作就是對大清王朝這台國家機器進行修補,所以他看上去並沒有那麼耀眼。

而且由於雍正皇帝行事非常嚴厲,加之其推行的改革措施也得罪了一大批利益集團,這導致其名望等一直就不如較為寬厚的康熙和乾隆,而他為大清王朝所做的貢獻,也就經常被人有意無意的忽視了。

作者:雲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史拾遺 的精彩文章:

武功最強的軍閥!此人既是張作霖手下悍將,又是武當劍術大師
這個明朝皇帝放棄數百萬平方公里國土,為何卻成一代賢君?

TAG:國史拾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