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地理答啦:看看都護府這種區劃,就知道大漢大唐有多強

地理答啦:看看都護府這種區劃,就知道大漢大唐有多強

地理答啦:什麼是都護府?

上篇文章我們在分享「府」這種行政區劃的時候,挖了個坑,說要和大家分享一下「都護府」這種比較特別的政區形式。今天地理答啦就給大家填坑,帶著自豪感來說一說「都護府」!

為什麼要帶著自豪來說說都護府呢?因為我國歷史上設立都護府的典型時代,正好是大漢王朝和大唐王朝——我國歷史上最鼎盛的兩個時期,而都護府的設立,恰好是強漢盛唐實力的象徵!

西漢初期,大漢與匈奴相互對峙。當時的西域小國林立,被匈奴所控制。為聯合西域各國共同對付匈奴,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謀求與那裡的大月氏國建立同盟。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歷時13年,經過千辛萬苦、重重磨難終於回到長安,雖未達到與大月氏帶回了關於西域的大量信息,讓漢朝對西域有了深入了解。於是漢武帝派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帶著使團聯繫西域各國,開始了對西域的經略。與此同時派兵進攻西域的匈奴人和大宛等國,用強大武力「說服」西域各國。

至公元前60年,西域的匈奴勢力向大漢投降,西域天山南北廣大地區完全納入了漢朝的管轄,漢宣帝任命鄭吉為西域都護,統領西域各國。鄭吉到達西域後,在烏壘城(今新疆輪台)駐紮,設立幕府,也就是著名的西域都護府。

西域都護府管轄範圍東起陽關、玉門關,西至中亞巴爾喀什湖、費爾干納盆地,涵蓋天山南北廣大地區。西域都護府地位等同於內地的郡,但是下不轄縣,而是採取軍事庇護的形式管理50多個小國,調解它們之間的糾紛,保護他們不受侵犯,維護區域和平穩定局面。

兩漢之間的王莽時期,以及東漢初年,由於中原戰亂、百廢待興,內地與西域的聯繫中斷,西域都護府被荒廢,西域重新落入匈奴控制。到明帝時期,漢朝恢復了元氣,發動了幾次討伐匈奴的戰爭,並派投筆從戎的班超出使西域,最終依靠擺事實講道理打敗了匈奴、收復了西域,重新建立了西域都護府。後來西域都護改稱西域長史,西域長史府一直延續到曹魏、西晉。

經歷了南北朝十六國的混亂之後,隋唐重新統一。隋朝的未能控制整個西域,但是突破性的在青海和新疆東部地區設立了郡縣,分別是西海郡、河源郡、鄯善郡、伊吾郡。

唐朝時期,國力空前強大,先後政府了突厥、高麗等周邊部族。為了有效管理東北、北方、西北、西南廣大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唐朝效仿漢朝設立都護府,從太宗李世民時期到武則天當政時期,先後設立了安東都護府、東夷都護府、安北都護府、單于都護府、安西都護府、昆凌都護府、濛池都護府、北庭都護府、安南都護府等。

這些都護府管轄範圍廣大,但也在不斷進行調整和變動。以安東都護府為例,最初其管轄區域在遼河以東、松花江以南和朝鮮北部地區,治所駐平壤。後來管轄範圍不斷變化,管轄範圍最大時,北起鄂霍次克海、南到渤海,西到大興安嶺,東到朝鮮北部。包括遼河、松花江、黑龍江流域,治所先後駐平壤、遼陽、撫順、盧龍等地。

唐朝的六個都護府,名稱雖然一樣都叫都護府,但管理體制並不形同。安北、單于、北庭、安南都護府都下轄州縣,與內地州縣相同;而安東、安西都護府,則與漢朝都護府相似,採取軍事庇護的形式,讓轄區內的部族沿用自己的習俗進行管理。

(歡迎關注地理答啦,一起分享人文地理和文化旅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理答啦 的精彩文章:

地理答啦:說說巴基斯坦和印度這兩個國家的關係如何及原因?
地理答啦:國慶節十一假期,推薦你到山東17城市的這些景點旅遊

TAG:地理答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