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蘭陵家史|廣東潮汕第一祠:潮陽蕭氏四序堂大事(1)

蘭陵家史|廣東潮汕第一祠:潮陽蕭氏四序堂大事(1)

原標題:蘭陵家史|廣東潮汕第一祠:潮陽蕭氏四序堂大事(1)


編者按:1195年(南宋慶元元年)-1207開禧三年),福建漳州狀元太守蕭國梁次孫蕭洵,在廣東潮陽連任四屆知縣,鄉民竟然興建生祠褒獎,顏其名「四序」喻含著與天地同德、與日月同光、與君子同仁、與四時同序之意蘊,也即是文化、道德、倫理、氣質諸方面的型範英才。從而成為廣東潮陽蕭氏始祖歷傳三十代有餘,播衍海內外裔孫約四十多萬;並開啟了潮陽蕭氏和「蕭、葉、鍾」同為蕭氏血脈的八百多年的不老傳奇。


「四序堂」是南粵迄今在古建築方面,建築保留最完美、修復傳承最合理、工藝發揚最細緻,集宋代平面布局、明清結構風格於一體的珍貴古祠,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研究價值。


特輯潮陽四序堂先進蕭秉豪宗長編列的四序堂大事記,雖有年代斷缺,仍不失為一份厚重的蘭陵家史,從中華民國肇始分界,按2集刊載,以利我蕭氏宗親砥礪自勉!


(第七屆環球蕭氏宗親懇親大會海內外代表團合影)


1195年


南宋慶元元年


福建漳州狀元太守蕭國梁之次孫、紹熙進士吏部郎中蕭煜之次子蕭洵,舉明經(被推舉者須明習經學的一種科舉制度,北宋神宗時一度廢除)始任廣東潮陽知縣


蕭洵生於南宋紹興二十二年(1152年),字仲川,號啟祥,在任期間,清廉勤政,禮賢下士,體恤民情,多行善舉,深得民心。民感其德,於嘉泰四年(1204),集資為洵公興建生祠,褒揚其業績,永存紀念。



至開禧三年(1207),連四任共十二年,洵公任滿擬歸福建漳州故里,縣民懇切挽留,遂定居於縣治之南橋(即今城南塗庫),成為潮陽蕭氏的始祖。公既落籍潮梓,為回報鄉民,即生祠中辦學堂,授之詩、書、禮、樂。嘉定十四年(1221),洵公逝世,享年70歲。祀忠義孝弟祠,府邑志有傳。同時,祠更為四序堂



1204年


南宋嘉泰四年

廣東潮陽鄉民集資建生祠「四序堂」,以感福建漳州籍知縣蕭洵(南宋慶元元年即1195年舉明經,連三任潮陽令)德政,永為紀念。開禧三年(1207年),洵公連四任任滿歸故里,縣民懇切挽留,遂定居於縣治之南橋(即今城南塗庫),以生祠辦學堂,躬耕執教,顏其名「四序堂」,涵泳著與天地同德,與日月同光,與君子同仁,與四時同序之意蘊,從文化、道德、倫理、氣質諸方面模鑄學子,型範英才。


嘉定十四年(1221年),蕭洵逝世後,祠亦為潮蕭氏始祖祠,奉供蕭洵。其後,曾於明弘治三年(1490年)、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民國時期數次修葺,增供奉蕭洵以下列祖。


1206年


南宋開禧二年


廣東潮陽知縣蕭洵遣子昭元(為漳州郡守蕭國梁曾孫)回漳州省親侍祖,行至廣東與福建兩省交界之詔安汾水關染病滯留客棧。店主人葉公十分憐惜,延醫問葯,得以康復。蕭昭元感恩遂與葉公之女結為夫妻,生三子:規、真、植。昭元因思盡孝雙親,又不能辜負葉公父女情義而憂鬱成疾病卒。


蕭洵任期屆滿,落籍潮陽。得悉兒子昭元並未返福建漳州侍祖,遂與家人沿途尋訪,路經汾水關投宿,偶見店中三兒嬉戲,所玩扇子有傳家寶鴛鴦玉墜一對系昭元舊物,因持扇詢問店主人葉公。葉公說明緣由後對蕭洵說:「此舍原是鍾公產業,鍾公無男,故吾贅於鍾氏,獨生一女,招昭元為婿。」



洵公悲痛喪子,但看了愛子墓葬地乃天賜吉穴,地名「烏鴉落洋」,遂為兒子墓葬豎碑。洵公與葉公商定,三孫分嗣三姓,規歸蕭、真嗣葉、植嗣鍾。這就是潮陽詔安一帶蕭、葉、鍾同為蕭氏骨肉的來由。至今800多年,蕭、葉、鍾在閩粵兩地蕃衍生息,皆成巨族。


1274年


南宋咸淳十年

容州文學蕭規卒。蕭規系縣廓都人(今廣東潮陽棉城),邑宰蕭洵之孫。生於南宋嘉定元年(1208年),性慷慨,有直節。當宋理宗(1225-1260)詔求直言時,規適肄業國雍,乃與太學生葉李上書,詆賈似道專權誤國。似道銜之,嗾其黨林德夫訐李齋扁飾金,規連坐配汀州。宋度宗改元(1265年)事白得還。宋咸淳三年(1267年)領鄉薦第一,明年成進士,官容州文學。享壽67歲。


1404年


明永樂二年


廣東潮陽知縣蕭洵七世裔孫蕭忞齋在其祖蕭洵落籍潮陽197年之後倡修潮陽《蕭氏族譜》,由柳州府教授歐陽初編修並作序,是年完成。其後多次續修。第一次續譜為洵公八世裔孫、忞齋祖之四子義民正四公倡修,於明正統七年壬戌(1442)完成,前兵部主事劉圮作序。第二次續譜為洵公九世裔孫、忞齋祖之孫正初公子、山西副使鑾公倡修,於明成化四年戊子(1468)完成。鑾公作序。


第三次續譜為洵公十世裔孫、忞齋祖曾孫正壬公之孫鋹公三子、南京戶科給事中兼管湖事龍公倡修,於明弘治八年乙卯(1495)完成,龍公、柳州府馬平縣知縣作序(上四次修譜均沒有刻本)。第四次續譜為洵公十世裔孫、忞齋祖曾孫正四公之孫鈴公長子、貴州安順州知州泰公倡修,於明正德七年壬申(1512)完成,泰公、羅城縣教諭趙日新作序(族內刊行)。第五次續譜為洵公十二世裔孫、忞齋祖之雲孫、正庚公之曾孫、昆公之孫、淀公之子、翰林院修撰與成公倡修,於明嘉靖三十年辛亥(1551)完成,與成公作序並刊印,流傳至今。


1459年


明天順三年


饑荒,縣廓都人(今廣東省潮陽棉城,下同)蕭鈴,賑饑米800斛,詔賜七品秩承事郎。蕭鈴,字景鏘,號毅庵。其父正四於明正統十一年(1446年)出粟1000石賑饑,奉覆巡諭義民。鈴承父志,凡親戚朋友、鄉人生活有困者皆全力資助。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逝世,享壽64歲。


是年


蕭龍中舉。蕭龍,字宜中,縣廓都人。明成化二年(1466年)登進士,選翰林,改任南京戶科給事中兼管湖事。因彈劾失職大臣而遭權貴陷害,被貶戊邊萬全縣(今河北省張家口地區)。後賴兵部尚書馬文升辯屈,才官復原職。任滿回鄉後,倡建東山大忠祠,在城西築草堂,自號「湖山逸叟」,著有《湖山類稿》行世。明正德七年(1512年)逝世,享壽79歲。


1464年


明天順八年


蕭鼎登進士。蕭鼎,字伯鉉,洵公裔孫,初任工部主事,後改戶部主事,出知溫州。為民興利除害,民德之。逾年乞歸,行囊蕭然,與耕牧為伍。


是年


縣廓都人蕭清,甲申歲貢,授湖北武昌府江夏縣縣丞。


1473年


明成化九年


山西副使蕭鑾卒。蕭鑾,字景和,縣廓都人,生於明永樂二年(1404年),明宣德元年(1426年)中舉人,次年登進士。初授哈密(今新疆哈密市)宣慰使,後遷江西道監察御史、廣西提學僉事、湖廣僉事、福建僉事、山西副使。為政廉潔能幹,官民稱頌。離任時,當地百姓士紳沿途泣別。享壽70歲。


1474年

明成化十年


蕭泰中舉。蕭泰,字宜安,縣廓都人。成化十五年入太學。及後任貴州省安順州知州。明弘治三年(1490年)告老歸家,倡建祖祠並捐祠租60石。明嘉靖六年(1527年)逝世,享壽82歲。



1477年


明成化十三年


蕭瓚中舉。蕭瓚,字宜瑄,縣廓都人。孝道友愛,胞兄給事中蕭龍遭誣害,被貶戍邊萬全縣(今河北省張家口地區),瓚中舉後不赴吏部而先探望其兄,蕭龍獲釋復職後,瓚才於明弘治六年(1493年)出任貴州荔波縣知縣。弘治十二年(1499年)逝世,享壽61歲。


1507年


明正德二年


饑荒,縣廓都人蕭東岡,傾其家產百金助賑。為潮陽縣丞林富升所讚賞。後林富升任兩廣總督,親筆題書「尚義」二字貤贈,並申報朝廷,奉旨賜義官,鄉里感到無尚榮耀。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逝世,享壽75歲。


1511年

明正德六年


縣廓都人蕭大和,辛未歲貢,授河北深州判官。


1513年


明正德八年


蕭廷達中舉。蕭廷達,名泗,號西庄,縣廓都人,蕭洵十一世孫。生於明天順七年(1476年)。初授安徽省歙縣教諭,聘典福建文衡,不久升潛江縣知縣。因捐資築堤為障,鄉民免受水患之苦,遂立專祠祝之。


是年


蕭與成中解元(舉人第一名)。正德十二年登進士,選入翰林院授國史檢討。明嘉靖二年(1523年)預修武宗實錄,欽賜金綺,晉官修撰。蕭與成,字宗樂,號鐵峰,縣廓都人。嘉靖四年父逝,回鄉服喪3年後,為侍母不再回朝復職。明萬曆七年(1579年)逝世,享壽87。著有《鐵峰集》行世。


1522年


明嘉靖元年


縣廓都人蕭宏化,中舉,授浙江開化縣知縣。

1525年


明嘉靖四年


縣廓都人蕭善登中舉,授江西贛縣知縣,後升廣信府通判。


1536年


明嘉靖十五年


縣廓都人蕭大繼,丙申例貢,授京城兵馬司副指揮。


1540年


明嘉靖十九年


蕭端蒙中舉。翌年登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蕭端蒙,字曰啟,號同野,縣廓都人,系翰林院修撰蕭與成長子,人稱「父子翰林」。嘉靖二十二年出任山東道御史。嘉靖二十四年,貴州發生騷亂,端蒙奉旨巡按。後調任浙江道御史。嘉靖三十二年,保衛京城有功,皇帝賞賜金綺。嗣後奉旨巡按江西,時江西藩王驕橫,端蒙上疏彈劾藩王,深得人心。嘉靖三十三年奉詔回京,將晉陞廷尉,病逝途中,年僅34歲。江西父老建祠奉祀。著有《同野集》等20多篇。現江西龍虎山保存其手書石刻。


1543年


明嘉靖二十五年


縣廓都人蕭敬德,中倫文榜經魁(第三名),授陝西商州知州,後升韓府左長史。


1546年


明嘉靖二十五年


蕭端賁與三弟蕭端昇同中舉人,授廣西省靈川縣知縣。蕭端賁,字曰質,縣廓都人。後遷福建延平府同知,代理知府。明萬曆十年(1582)逝世。享年59歲。著有《廣韻府》和《梅花百詠》。


是年


蕭端昇與其二兄端賁同榜中舉人。蕭端昇,字曰階,號自麓,縣廓都人。朝廷授予廣西省羅城知縣未去,改任廣東省新會縣教諭。升瓊州府教授,考訂朱文公家禮、邱文庄儀節,輯成《諭瓊禮要》一書。享年83歲。


1550年


明嘉靖二十九年

縣廓都歸厚坊人蕭與潔,庚戌歲貢,授光祿寺署丞正。


1591年


明萬曆十九年


蕭廷玉登進士。蕭廷玉,字子穎,號砥瑕,海陽縣人(今廣東潮安)。任福建汀州府歸化知縣(今福建省明溪縣)。在任愛民如子。卒於清順治二年(1645年),享壽84歲。


1593年


明萬曆二十一年


蕭貽朔舉恩貢,授平陽府(今屬山西省)通判。蕭貽朔,字次倩,號海印,縣廓都人,明翰林院修撰蕭與成之孫。歷代理清軍同知及隰州、翼城(今均屬山西省臨汾地區)等縣知縣、左州(今廣西區崇左縣)知州。在左州,捐資修學宮、禁火葬,請求上級獲准優待免行「一條鞭」法等,百姓感激,立生祠奉祀。著有《三晉山居諸草》。享壽80餘。


1597年


明萬曆二十五年


廣東揭陽榕城蕭譽中舉,授浙江仙居知縣。


1610年


明萬曆三十八年


蕭定,字彥得,澄海人,祖籍潮陽。由選貢中萬曆甲午(1594)鄉試;登庚戌(1610)進士。以母年老八十餘為由,疏乞歸養。建郡西延壽寺,又六年,母逝,襄事山中,哀號如孺子云。家居食貧,不啻諸生,時不仕卒。現子孫衍居澄海東隴、塘拍等地。


1612年


明萬曆四十年


蕭時豐中舉。蕭時豐,字運中,號稚德,廣東汕頭舵浦溪東人。崇禎十年(1637年)中進士。歷任福建莆田知縣、漳州府學教授、京兆國子監、戶部清吏司郎中、浙江計曹薊密糧儲道。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闖王李自成陷北京,被大順軍所執,酷挾迫降,信其窮官,釋囚。清順治二年(1645年)二月十七日逝於客邸葉醫生家,享壽68歲。


1630年


明崇禎三年


蕭引龍,字次圭,縣廓都人。明崇禎三年(1630)中舉人。母病,刲股和葯,人稱孝子。自身保侍廉潔,從不涉足公庭。時時以革除地方陋俗為己任。卒後祀普邑忠義孝悌祠。


1644年


明崇禎十七年


蕭喬木,1644年生,字參雲,澄邑人,軒公十一世孫,洵公十六世孫。考授州佐,事親至孝。康熙初(元年為1662),經遷界,家業中落。奉甘旨如平時,父年逾八十,喬木年亦六旬,依依孺慕,人以老萊目之。性忠厚,不談人過失,扶危濟困,尤多厚德矣。事迹載《澄海府縣誌孝友傳》。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逝世,享壽69。



1705年


清康熙四十四年


縣廓都人蕭敩中舉,授內閣中書。


1720年


清康熙五十九年


蕭昆產,字君暉,縣廓都人。縣諸生,素重名節。曾捐修文廟庭墀,濟助貧困,幫助贖回窮困賣女,鄉人稱讚其仁德。以子敩貴,封征書郎內閣中書。


1723年


清雍正元年


縣廓都人蕭雯歲貢,誥授昭信校尉、京城巡捕,西門守備。


1729年


清雍正七年


蕭肇泰,字哲勛,揭陽桃山都(登岡)蕭畔德盛公十四世孫,洵公十九世孫。性勤樸,篤友愛,少承家訓,熟讀經史。清雍正七年(1729)舉孝廉,時年已五十七。因家貧,壯志益昂,其志彌堅,終於中舉人。其後選進縣事,肇泰因年老不願奔波仕途,退而家居,儘力為族人辦事,曾爰書八字,以正輩序。清乾隆十二年(1747)逝世,享壽76。


1735年


清雍正十三年


蕭之祐,縣廓都人。樂善好施,置塔館後祠租供雙忠祀事。清雍正十三年(1735)捐資賑饑,縣令吳廷翰給予表彰。升匾「樂善好施」。


1736年


清乾隆元年


蕭重光中舉。蕭重光,字邦清,號碧波,縣廓都人。乾隆十三年登進士,乾隆十五年出任定襄縣(今屬山西省忻州地區)知縣。曾於乾隆二十四年和乾隆二十七年兩次參加校閱山西南省鄉試試卷。乾隆三十五年因病歸家。


乾隆六十年九月,是重光中舉60周年,按清代科舉制度,屬四品以上官員由省撫院將「重逢蕊榜」者上報禮部,並邀請重光參加本屆乙卯科新舉人的鹿鳴宴,稱「重宴鹿鳴」,時屬非常榮耀與罕遇的大喜事。時廣東巡撫朱圭作《賀同年蕭君重光重宴鹿鳴》詩祝賀,贈「重宴鹿鳴」匾。潮陽縣在南門橋建「重逢蕊榜」牌坊以示慶賀與紀念。於嘉慶三年(1798)逝世,享壽82歲。


1739年


清乾隆元年


廣東縣廓都人蕭光日,中武進士,授台灣南路營守備,升龍固營都司、署本營游擊。


1745年


清乾隆十年


蕭步雲14歲應揭陽試,名列前茅。生於雍正十年(1732年),幼有「神童」之稱。乾隆三十五年(1770),晉省入圍領薦,歷任陵水縣教諭、興化縣知縣、署理天長縣事,升直隸州正堂。


1756年


清乾隆二十一年


廣東縣廓都人蕭邦熾,年120歲,請旌恩賜修職郎,建坊於東山半路亭,邑令陳九敘升額曰「昇平人瑞」。


1768年


清乾隆三十三年


縣廓都人蕭斯,膺副貢,授翁源縣教諭。教德高尚,廣為傳播。


1770年


清乾隆三十五年


解元玉電、進士光日、重光、舉人光暉、貢生之蓉等為廣東潮陽四世祖蕭御疾墓立石旗杆夾20多副。蕭御疾生於宋端平三年(1236年),授從政郎海陽縣主簿,歷修職郎巡海憲僉,效忠勤王殉難,卒於宋景炎元年(1276年)。葬於惠州鵝埔鄉獅地(今海豐縣小漠鎮香坑村),俗稱「望海獅」。有宋末丞相陸秀夫刻石題詩碑。


1776年


清乾隆四十一年


縣廓都人蕭豹變,字振灼,以軍功累升京城巡捕,西門守備。


1780年


清乾隆四十五年


蕭鳳來庚子科鄉試中武舉人。蕭鳳來,字縉開,號梧棲,歸善縣


黃獅村(今廣東惠東縣多祝鎮黃獅村)人。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參加甲辰科會試,再中武進士。初任新太協副將,歷廣西左、右江鎮。乾隆五十五年,誥授武德騎尉(正五品)。嘉慶元年(1796年),誥授武翼都尉(正三品)。嘉慶十五年,升廣西左江鎮總兵,誥授武顯將軍,欽賜戴花翎,官居一品。道光十年(1830年)卒,享壽71歲。


1835年


清道光十五年


縣廓都人蕭飛翔,中武進士,授潯州府前衛清軍綠營同知。


1854年


清咸豐四年


縣廓都人,清軍把總蕭良芳,在高唐州作戰殉難,蔭封雲騎尉,襲恩騎尉。


1881年


清光緒七年


縣廓都人蕭煥新,中武進士,授廣東韶州守備。


1885年


清光緒十一年


邑人蕭欽建「西園」。位於廣東潮陽棉城西隅,故名。園林包括住宅及假山,構思設計,極盡能工巧匠之能。耗資紋銀38萬兩、歷時15年竣工。西園門頂通幅石匾,鐫刻「西園」兩大字,是晚清貴州籍狀元夏同和題書。門之右側,距離數步,有一圓頂石框小扉門,額鐫「房山山房」四個篆書。進門,迎面是一荷池大庭院,院中靠圃牆處有六角亭。庭院右邊,是一排紅彤彤書房,從左邊門進入「房山山房」假山。依景布局,因勢結構,千姿百態,各盡奇妙。其模型曾於光緒末年送北京全國博覽會展出,獲得最高獎。現「西園」屬文物保護單位。


是年


縣廓都人蕭國光,中武舉人,授潮州鎮中營把總。


1886年


清光緒十二年


廣東惠東縣黃獅村人蕭敬開,官武功將軍,戴二品花翎,敕建翰林第。


1890年


清光緒十六年


縣廓都人蕭國琛,中武進士,授浙江清軍綠營同知。


1892年


清光緒十八年


蕭欽斥資紋銀5萬兩,購置客輪8艘,成立廣東汕(頭)潮(陽)揭(陽)輪船公司。蕭欽,號鳴琴,又號揮五,人稱欽太,縣廓都人,蕭洵二十二世孫。幼年家貧,學木匠,因承建英國商人土木結構 「番仔樓」成功,而深得英商讚賞,被聘為怡和洋行買辦,躋身汕頭實業界。嗣後,創辦捷盛營造廠,成為全縣早期買辦資本家。


又與族人合資,開設汕頭、潮陽怡和庄銀號,發行鈔票;開辦船務行、華資捲煙廠、榨油廠等。獨資紋銀20萬兩,購得汕頭基督教浸信會禮拜堂左右海灘地,成為汕頭有名的房地產開發商。他熱心公益事業,憂國濟民。光緒五年誥封文林郎同知銜,光緒十年加恩賜賞戴花翎三品銜、江蘇道,光緒二十五年誥封榮祿大夫、賞戴花翎一品銜,子孫世襲。曾耗資紋銀38萬兩、歷時15年,建成府第與園林相結合的西園。於光緒末年(1908年)逝世,終年52歲。


1894年


清光緒二十年


蕭永康中舉人。授分部主事,福建補用知府,襲三品銜禮部郎中,江西鄉道,世襲榮祿大夫、賞戴花翎一品銜。蕭永康生於同治十一年(1872年),字朝頤,號壽臣,縣廓都人。熱愛公益事業。清光緒二十六年向東山書院捐學田。光緒三十三年倡辦五都高等小學堂,被推選為學堂董事長。光緒三十四年,潮陽縣成立由有名望的士紳組成的保安總局,蕭永康為協理。


民國改元(1912年),當選潮陽縣議員。民國13年,出資幫助清理城河兩側違規搭建。民國16年,主持籌建雙忠行祠。民國30年(1941年)3月25日潮陽縣城淪陷,家居受到日軍和漢奸多次侵擾和掠奪,悲憤成疾,於民國32年逝世,享壽72歲。


1900年


光緒二十六年


蕭鳳翥中恩科舉人。蕭鳳翥,號仙渠,縣廓都人。光緒三十年首倡將東山書院改辦為官立東山高等小學堂,並奮力附辦「師範傳習所」。光緒三十一年出任縣學務公所所長。民國2年(1913年),被選為潮陽縣議會議長。民國4年(1915年)主持將東山高等小學堂改辦為東山中學,誕生了潮陽第一所中學,任首任校長。民國6年,當選為國會議員。民國9年逝世,享壽64歲。


是年


蕭眉仙為廣東潮陽棉城富紳蕭欽設計建設園林西園、歷時15年告成。其建築風格獨特,技藝巧奪天工,光緒末(1908年),園林模型參加北京全國博覽會展出,曾獲得最高獎。其後,又設計潮陽另一座著名蕭氏園林——磊園耐軒,該園於宣統元年(1909)建成,現該園為文物保護單位。蕭眉仙生於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號樹人,縣廓都人。從小天資聰穎,酷愛繪畫、雕刻、種花。民國11年(1922年)逝世,享壽81歲。


是年


縣廓都歸厚坊人蕭永聲中舉。曾捐巨額軍餉助左宗棠討新疆阿古柏叛亂,委充江西省視學,誥授三品銜兵部郎中、花翎四品銜榮祿大夫、江西補用知州,湖北選用道、晉授榮祿大夫一品銜、民國北京眾議院議員,後任汕頭總商會會長。


1903年


清光緒二十九年


縣廓都人蕭蘭如,捐銀萬兩修淮河堤,封儒林郎。


1904年


清光緒三十年


新加坡蕭竹漪在「晚晴園」晤孫中山,加入同盟會。蕭竹漪,字奕華,廣東潮安縣庵埠鎮復興街道人,少年隨父(蕭任順)經商於南洋,目擊外人欺凌僑胞,常憂國下淚。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歸國,隨黃乃裳在閩、粵的汀州、漳州和潮屬各縣聯絡秘密會黨。


光緒三十三年,饒平浮山之役失敗後,他變賣田產把所得數千元捐作秘密經費。同年四月十一日黃崗起義,蕭竹漪出助余既成、凍涌波等組織軍政府。起義失敗,於十六日逃抵香港轉新加坡致力宣傳革命。清宣統三年(1911年)三月二十九日廣州起義失敗,聞之悲傷過度而得病。後聞武昌起義廣東相繼光復,乃歸汕頭治病,不幸於民國元年(1912年)逝世,年僅29歲。


1908年


清光緒三十四年


廣東汕頭成立自治會,蕭鴻逵被推舉為自治會議長。蕭鴻逵生於清咸豐九年(1859年),字奕梁,號秋南,又潛夫,江溪東人。惠潮嘉道沈傳義初委鴻逵為保商局董,繼委為警察局董。與高繩之、蕭墀珊創辦汕埠自來水工程公司。之後粵督委為澄海縣勸業所所長,任職四年。民國5年(1916年),鴻逵與胞弟鴻業合資興建「敬德堂祖祠」。民國20年逝世,享壽73歲。


1909年


清宣統元年


邑人蕭鳳翥建「磊園(耐軒)」竣工。磊園耐軒,坐落於廣東潮陽棉城中心亭腳路,是一座別墅式的府第與園林相銜接的建築。亭腳路口大門頂鐫刻石匾額,東面為「帶流芳」四字,西面為「龍門汲浪」四字。過關門數步,便有橫石匾,浮雕著「耐軒」兩個金大字。進入耐軒門,是一片大庭院的府第,右邊是外書房,左邊是樓座。外書房左面,是一特大荷缸。左邊路旁,又辟一荷池。從假山向右有一奇特的大榕樹(俗稱大頭松)。向右邊,一座「磊園樓」,與左邊樓座,遙遙相望。樓上掛一幀明代著名才子唐寅長約五尺、寬約三尺的仙翁鶴鹿絹畫。步出石洞,翻過假山,石徑崎嶇,奇花異卉,芬芳撲鼻。花卉、木石、假山、樓閣,互相搭配,足見主人營建此園林之深厚毅力。


是年


蕭介珊南渡暹羅經商,遂定居泰國。蕭介珊生於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廣東黃隴都東溝(今屬峽山)人。先後在曼谷創辦厚安公司、詩炎基辟有限公司及興業銀行等。曾投資支持陳守明創辦的華文《華僑日報》,支持孫中山,加入同盟會(後轉為國民黨黨員),是國民黨暹羅支部的骨幹。參予發起組織暹羅潮州會館、潮陽同鄉會,並歷任第一、二、七屆理事長、第八屆監事長。1960年逝世,享壽74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蘭陵會 的精彩文章:

TAG:蘭陵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