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量子宇宙研究者:若觀察者意識可決定物質,宇宙或時時處於置換中

量子宇宙研究者:若觀察者意識可決定物質,宇宙或時時處於置換中

21世紀,是一個宇宙探索的新時代。衝出太陽系,是人類面臨的必然且迫切的課題。回到宇宙的大本營,是人類的目標和夢想。這不只是科學家所面臨的課題,也不只是頭腦聰明之人所面臨的課題,而是我們全人類要共同完成的課題。

人類世世代代生活於地球,如同祖祖輩輩居住於深山老林的岩穴,更如井底之蛙,不但局限了腳步,也局限了視野,甚至局限了思維,尤其,「其安可固乎?其享可久乎」?

探索科學,探索宇宙,跳出固有的思維框架,跳出「井底之蛙」的狹隘目光,跳出固有的知識理論框架,才能更近更多地窺探到宇宙的真面貌。不是嗎?

量子力學給人類了一個最大啟示:一切皆有可能。

曾經被眾星捧月般尊奉為「真理之言」的「眼見為實」,在量子力學裡早已被駁斥得體無完膚;曾經被無數人質疑睥睨為「偏言偽論」的「只有想不到的,沒有不存在的」,在量子力學裡正享譽盛名。

「地心說」終究要被淘汰,「日心說」也終究會被擱置一隅。科學在探索中方能不斷前進,人類視野在探索中方能不斷開闊。

量子宇宙學的興起,為探索宇宙的研究學者們,指引了一條新航向。

先哲有言:「大小無別」。即人類所定義區分的「大」和「小」,並無實質上的不同。愛因斯坦為尋找「大統一理論」耗盡了後半生,是否早已意識到或感悟到「大」和「小」之間應該有一個連接的橋樑?或許,「大統一理論」真的存在,人類只是還沒有真正地發現而已。

「大小本無別」,進一步延伸,可以推測:宏觀世界和微觀世界,其實都一樣,並沒有根本的區別。限於人類視界的局限性,而給予了局限性的定義。

量子宇宙學裡最激動人心的一個理論,便是多重宇宙理論。除了我們這個宇宙,還有無數個與我們平行的其它宇宙存在。這些其它的宇宙,有的物理係數和物理法則,與我們這個宇宙相同,有的不相同。所有的平行宇宙里的一切物質形態都與我們這個宇宙的相同,不同的是其演變發展的過程,而這便取決於不同的宇宙物理係數和物理法則。

如果物理係數和物理法則與我們這個宇宙的完全相同的話,在另一個宇宙里的一切演變發展,便會與我們這個宇宙里的完全一樣。否則,只是演變發展的路線不同。比如,此時的「我」在探索宇宙,另一個平行宇宙里的「我」或許正在探索地球。我們形態相同,只是因為宇宙物理係數和物理法則的不同,決定了我們不一樣的人生經歷。試想一下,假如我們身邊最親近的人離開了這個世界,如果科技足夠發達,發達到可以在不同的平行宇宙間旅行,那麼,我們就可以藉助高科技手段,到另一個平行宇宙里去尋找他們,是不是很激動?或許,「超時空接觸」中,愛羅薇在那個星球上看到的父親,正是來自平行宇宙里的父親。

量子宇宙學揭示,除了我們這個宇宙,還有無數個平行宇宙存在,而且,平行宇宙的數目並不固定。那麼,是否思考過,這些平行宇宙,是從哪裡來的呢?或者說,這些平行宇宙是怎樣誕生的呢?為什麼它們的數量是不固定的呢?

以上問題,我們可以從量子力學的基本理論里尋找答案。眾所周知,量子力學裡有兩個著名的實驗:薛定諤的貓和單粒子雙縫干涉實驗的延伸實驗——延遲實驗。這兩個實驗,一個是理論的思想實驗,一個是實際的實踐實驗。一個提出理論的證明,一個是基於理論的檢驗。兩個實驗,最終都導向一個怪異的結論:觀察者的意識,似乎決定了客觀事物的存在。進一步說也就是,不是根深蒂固於我們認知的「物質決定意識」,而是有悖逆於我們認知的「意識決定著物質」。尤其「延遲實驗」的現象,更讓人覺得其不可思議,它似乎在揭示一個怪誕的現象:因果可以倒置,過去可以被改寫。

量子實驗的結果,改變了人類固有的知識、思維和認知,把人類帶入了一個全新的量子世界,也為人類探索宇宙奧秘打開了另一扇新窗口,指引了一條新航向(可查閱「水木長龍」或「水木長龍探索科學宇宙」11月12日發布的《量子研究者:若能量是宇宙萬物之構建者,意識便是能量之傳令者》文章)。

根據量子力學中的兩個著名實驗,觀察者的意識,對於宇宙的萬事萬物,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量子研究者指出,每一個人的思想意識,都有可能創造出一個小宇宙,並處於相互獨立平行的疊加狀態。同極性(物理係數和物理法則相同或接近)的疊加,可以增強或顯化處於待激活狀態的「隱宇宙」(每個人思想意識可能創造出來的小宇宙),異極性(物理係數和物理法則不相同或相反)的疊加,可以削弱或抵消處於待激活狀態的「隱宇宙」。所謂「隱宇宙」,並不是真正的處於隱形狀態,而是以量子狀態存在,與我們的本宇宙處於相位不同的象限——即平行宇宙或異相宇宙。直到觀察者的意識作用導致波函數坍縮——破壞掉象限的「絕緣」——使處於「隱」狀態的宇宙(隱宇宙)發生相移,從而與我們的本宇宙發生置換,才能相對我們的視界晉陞為「顯宇宙」,即我們切實體會到的本宇宙。

結尾給個思考:為什麼很多不合科學常理的科幻小說或電影里的故事,會潛移默化中慢慢地真的出現於現實世界?為什麼很多曾經被人們認為絕對「不可能」的東西最終卻變為了真實存在?「相由心生,境由心造」是否即為量子力學要回答的答案?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感謝對水木的支持。

本篇文章「水木長龍」原創,轉載標明出處,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木長龍探索宇宙 的精彩文章:

量子研究者指出:有時候我們的思維可能來自平行宇宙高維空間自己
量子研究者揭示:知識早已存在記憶,通過量子糾纏效應被觸發

TAG:水木長龍探索宇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