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你只看到了孩子「愛攀比」,卻沒看到背後的真相

你只看到了孩子「愛攀比」,卻沒看到背後的真相

作者:顧之痕(爸媽精讀主筆)

一對夫妻月入十萬多,所以平時給女兒買的衣服動輒七八千,或者上萬。

沒想到,女兒有天跑回家哭訴,說她在學校沒朋友,大家都不願意跟她玩。

為此,孩子爸很生氣,於是在群里質問老師:「為什麼大家都把我女兒當瘟神一樣,不跟她玩?這些孩子太沒素質了,根本不懂尊重人。」

結果,群里的家長紛紛表示:「孩子穿這麼貴的衣服,如果一起瘋鬧弄壞了,賠不起。不在一起玩,就能避免這個問題。」

面對別人質疑他炫富時,他說:「我只是想給孩子最好的。」

這個願望本身沒什麼問題,問題在於,這個「最好的」,究竟是不是孩子想要的?

成年人眼中,孩子說一句「別人都有,我也想要」是攀比,可對孩子而言,這句話的含義卻是:「他們是一個群體,我想融入這個群體。」

如果新聞里的女孩有得選,我相信,「衣服」和「朋友」之間,她會選朋友,因為朋友意味著來自同伴的認同,這才是她更需要的。

我身邊有個相似的故事。

一天下午,天空忽然飄起了雨,小超媽媽因為加班,不能給他送傘,於是托我接小超到補習班。

途中,我們路過一家包子鋪,小超忽然賴在包子鋪門口,不願走。

這時,與他同班的女孩過來買包子。

小超連忙走過去,幾乎是一邊擦口水一邊說:「包子好吃嗎?」

「好吃呀!」

小超盯著女孩手裡的包子,眼睛都不眨一下。

見到這副情景,女孩媽媽給小超也買了一個。

小超把包子握在手裡,直向我炫耀,好像得了什麼千金難買的寶貝。

到了晚上,小超媽來接他時,我和她提起這件事。

她大驚,說:「我給他買了很多進口零食,可他都不吃啊。包子有什麼好吃的呢?」

包子當然不是重點,重點是,當大家湊在一起,聊包子口味,和乾脆面里的卡片時,小超完全沒辦法和大家聊到一起。

而這一次,女孩遞過來的包子,讓小超感覺到,自己被她背後的那個團體接納了,他不再是被排除在外的一個。

對年幼的孩子來說,融入集體最簡單的方式,是大家做一樣的事兒。

而這個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孩子要通過融入群體,來理解群體背後潛在的規則,從而確定自己是什麼人,再完成身份認同。

我們容易看到孩子之間的「攀比」,也容易因為「攀比」去指責孩子。

可實際上,孩子很多行為背後,都是為了獲得集體的認同。

五年級的小恆,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他爸媽也因此拒絕送他上補習班。

可是,和小恆關係好的同學,都會去補習班,這讓小恆覺得,自己被那個群體排除在外了。

一天放學後,小恆直接跟著同學走,也沒跟家裡人講,結果,他爸媽到處找他,最後才在補習班發現他。

他說:「你們給我報名,我就回家。」

他爸媽無奈,只好給他報名。

成年人可以標榜自己與眾不同,但在孩子的世界,和群體不同,是件很怕的事。

它意味著來自群體的壓力,以及獨自面對未知的孤獨。而為了消除這種壓力,他們會用各種各樣的方法。

在《火影忍者》中,主角鳴人是個孤兒,他長得不好看,成績也不好,所以在班上,他一直被人排擠。

他很渴望融入那個集體,如果不能,那麼大家能注意到他,也是好的,所以,他整天惡作劇。

鳴人的老師伊魯卡說:「我小時候一直裝傻充愣,通過讓自己出糗,讓別人發笑的方式,去融入一個集體。」

這些方式,或許都不太恰當,但對孩子來說,卻是他們能想到的最好的方法。

當他們能夠融入群體,學會與人相處的最佳方式時,成年後的他們,才具備獨處的能力。

倩倩在我印象中,是個貪吃的孩子。

因為不論什麼時候,她書包里都塞滿了零食。

她還喜歡請客吃飯,我經常聽到大家討論,說他們在倩倩家,吃到了很多好吃的。

有一回,大家圍在一起,討論誰家爸媽廚藝好。

這時,小宇忽然說:「我覺得倩倩家的綠豆湯最好喝,比店裡賣的好喝多啦。」

這時,一個還沒去倩倩家吃過飯的同學,就問倩倩:「什麼時候,我也能喝到你家的綠豆湯?」

倩倩馬上回應說:「等我爸爸煮了綠豆湯,我帶給你呀。」

過了一天,倩倩真的帶了一杯綠豆湯來,就是那種一次性的杯子,裝了滿滿一杯。

她不好意思地說:「我沒找到一次性的碗,也沒找到蓋子,只能這樣端給你啦。我保證,它沒有弄髒。」

我很難想像,她得多麼小心,才能把這樣一杯綠豆湯,從家裡帶過來,可作為轉校生,這就是她融入集體的方式。

她記住了很多同學的口味,然後跟他們分享零食,請他們回家吃飯。

她想要的,不過是融入這個集體,不受排擠。

我觀察過那些在集體中,總能綻放出「領導」光芒的孩子,他們身上,常常具備一種特質:輕鬆融入一個團體。

比如,暑假後,當很多孩子都在描述自己的暑期見聞時,那些沒有出去旅行的孩子,就不知道怎麼加入群體的對話。

這時,自卑的孩子,常常會否定別人的描述,說:「你說的地方我去過,一點都不好玩。」

但具有「領導」魅力的孩子,往往先肯定別人的體驗,再描述自己的體驗。

有一次,我就聽一個孩子說:「你們真幸福,我就慘了,我爸媽把我送去軍訓。我每天早上都喝粥,還要背著包跑步,累死了。我覺得,現在我能吃下一整頭牛。」

大家都被他的描述逗樂了,話題原本是討論暑假去哪兒旅行,最後卻變成要不要參加軍訓。

他不僅融入了一個群體,還成功把話題引向了自己熟悉的方向,而這才是群體交流最重要的部分:在處理好團體關係的同時,不盲目否定自己。

集體的認同,能讓我們感覺到被接納,獲得安全感和歸屬感,同時也能學會更好地理解他人。

當自我與集體發生碰撞時,我們就能探索到自己的邊界,完成自我身份認同。

孩子「攀比」、惡作劇、討好別人,很多時候,都是在努力獲得集體的認同。

物質上的滿足,只是他們為了獲得認同的一種方式,畢竟他們沒有找到更好的方式。

當我們把注意力放在這些事情背後,去弄清楚,孩子這些行為,究竟是要表達什麼,我們才能真正幫到孩子。

作者簡介:顧之痕,富書籤約作者,久病成醫的心理學愛好者,用文字書寫故事,用旅行認識自己,簡書@顧之痕2008,微博@富書。本文首發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ID:FranklinReadingClub),百萬新中產生活認知學院,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爸媽精讀 的精彩文章:

「媽媽,我眼睛為什麼看不清了?」你的做法影響孩子一生
21歲女孩自殺式減肥只剩50斤:父母的審美觀不正,究竟 有多可怕

TAG:爸媽精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