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朴尚簡:明清單色釉瓷器菁華展

大朴尚簡:明清單色釉瓷器菁華展

由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景德鎮御窯博物館、保利藝術博物館主辦的「大朴尚簡—明清單色釉瓷器菁華展」近日在保利藝術博物館展覽。本次展覽展出20餘種釉色器物,豐富的釉色種類可謂近年罕見。

黃釉

《通典》注云:「黃者,中和美色,黃承天德,最盛淳美,故以尊色為溢也」。黃釉為歷朝帝王所推崇的專屬顏色,明清時期對於黃釉瓷器的管理極為嚴格,無論是祭祀還是禮儀制度,都對黃釉瓷器有明確的規定。

明嘉靖 黃釉仰鍾杯

高8.1、直徑12.2 厘米。侈口,弧腹,仰鐘形,圓圈足,通體施黃釉,足跟露胎,底以青花書「大明嘉靖年制」雙圈六字雙行楷書款。

紅釉

紅釉是以銅或鐵為著色劑的顏色釉,其分為以銅為著色劑的高溫紅釉和以鐵為著色劑的低溫紅釉。紅釉裝飾最早可以追溯至唐代長沙窯,元代才開始出現純然一色的紅釉瓷器,至明初永樂宣德時期達到頂峰,如宣德寶石紅釉。明中期之後工藝間斷,清康熙時,高溫銅紅釉才在督窯官郎廷極的努力下再次復興,稱「郎窯」。並創燒出了豇豆紅釉等多種高溫銅紅釉品種。

清康熙-雍正 仿宣德寶石紅釉僧帽壺

高20、長19.3、寬14厘米。闊頸、鼓腹、瘦底、圈足,一側有流,前伸似鴨嘴狀,另一側有寬頻型曲柄,以台階狀曲線構成寬邊僧帽式口沿。有圓鈕蓋,一側有小圓系,與壺口後部的小圓系相對,可結繩相連以防壺蓋滑落,所施紅釉乃仿宣德寶石紅釉,底以青花書「大明宣德年制」雙圈六字雙行楷書款。

藍釉

祭藍釉是一種含氧化鈷在2%左右的高溫石灰鹼釉,在生坯掛釉後,入窯高溫下一次燒成的高溫釉。明清時期天壇祭祀使用藍釉瓷器,月壇祭祀使用月白釉瓷器。

清乾隆 祭藍釉天球瓶

高55.9、寬41.3厘米。天球瓶形,體型碩大,微侈口,粗長頸,圓腹,隱圈足,外壁施祭藍釉,內壁及外底施白釉。底以青花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白釉

白釉屬於高溫釉,是選擇含鐵量較少的瓷土,釉料經過加工,使含鐵量降到最少的程度,在潔白的瓷胎上,施以純凈的透明釉,從而燒出白度很高的白釉瓷器。白釉的出現為彩繪與多種色彩的顏色釉瓷器的發展奠定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明宣德 白釉暗刻纏枝蓮紋僧帽壺

高19.8厘米。闊頸、鼓腹、瘦底、圈足,一側有流,前伸似鴨嘴狀,另一側有寬頻型曲柄,以台階狀曲線構成寬邊僧帽式口沿。通體及足內均施瑩潤的白釉,腹部暗刻纏枝花卉一周。底刻「大明宣德年制」雙圈六字雙行楷書款。

影青釉

影青釉是「青白釉」的俗稱,釉中含有微量鐵(不到1%),在還原焰中燒成,釉色介於青、白二色之間。因青中有白、白中泛青。宋代文獻稱為「青白」。

清雍正 影青釉刻海水蝠紋碗

高5.7、直徑11.9厘米。弧壁下斂,底承圈足,通體施影青釉,並以刻劃裝飾。碗心雙圓圈內裝飾一對盤旋空中的蝙蝠,外壁裝飾九隻蝙蝠,中間以三組山石隔開,外壁近足處繪海浪紋,底以青花書「大清雍正年制」雙圈六字雙行楷書款。

青釉

青釉是一種含鐵量在1-3%左右,經過高溫還原氣氛中燒成,呈現青綠色澤的釉,是中國最早出現的單色釉。青釉可分為梅子青、豆青、冬青、粉青等,顏色的深淺主要與原料含鐵成分的多少和燒成氣氛有關。

清乾隆 青釉鏤空纏枝花卉紋內繪青花六方套瓶

高40.5、寬23厘米。六方形,侈口長頸,折肩弧腹,圈足外撇作台階狀,通體施青釉。腹部每面均鏤空裝飾纏枝牡丹紋,頸部與口部以蕉葉紋、如意雲頭紋等裝飾。透過鏤空的外壁,可以看到瓶內有一小瓶,以青花裝飾纏枝花卉紋。器底以青花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在本次展覽的最後一個章節,特別設置了以3種器型、9種釉色共14件菊瓣盤為主的菊瓣器物專題,以反映清代帝王對於文人雅趣的偏好。根據《造辦處各作成做活計清檔——雍正記事雜錄》曾有關於十二色菊瓣盤的燒造時間有著明確的記載,然而當年燒造的十二色菊瓣盤具體是哪十二色並未留下明文記載。

原文作者:木子

原文來源:《收藏家》2018年11月刊《顏色的「釉」惑—大朴尚簡之明清單色釉瓷器菁華展》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刪減)

《收藏家》官方授權,歡迎分享!如需轉載,請私信聯繫!

頭條號

百家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藏 的精彩文章:

詩風詞韻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香色暗花紗平金燈籠折枝花蝶紋女帔

TAG:文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