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美國燒了8.3億美元,就為了去火星「玩泥沙」?

美國燒了8.3億美元,就為了去火星「玩泥沙」?

原標題:美國燒了8.3億美元,就為了去火星「玩泥沙」?


洞察號著陸器於2018年5月5日發射升空,經過205天的旅行,在外太空零下269℃下,航行了3.01億英里,於北京時間11月27日凌晨3時54分著陸火星。


洞察號火星著陸器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建造,是NASA發現計劃(Discovery Program)的一部分,該任務由NASA噴氣動力實驗室(JPL)負責管理。這是時隔六年多,NASA的探測器再次著陸火星,上一次是北京時間2012年的8月6日,好奇號著陸火星。



▲NASA任務控制現場

你是否知道,這一耗資8.3億美元的探測器,花了六個月時間飛行,克服1500度的高溫、火星大氣層中的狂風,居然是去火星「玩泥沙」?



▲上圖展示了洞察號配備的火星土壤層鑽探設備


這是因為,美國宇航局的洞察號火星探測器,它的任務就是去考察火星地表下方土層內部的情況!


洞察號會像小朋友「玩泥沙」一樣,在火星土壤里挖開一個洞,看看裡面究竟有什麼。也許它會發現生命的跡象,也許它會找到獨特的礦物,也許它會探測到火星地震等信息,讓我們拭目以待。


為了實現「玩泥沙」,洞察號要克服無數的困難,特別是降落到火星表面的14分鐘,一連串的嚴峻挑戰,任何一個都能徹底摧毀洞察號!



▲洞察號著陸器經受高溫灼燒考驗


這一耗資8.3億美元的火星探測器,因為飛行到了遙遠的火星,傳回無線電信號也要好幾分鐘,因此實際上無數科學家們只能在它開始降落前準備好一切,此後的操作只能聽天由命,指望洞察號的自動降落功能克服所有難題。一個錯漏,洞察號火星探測器就會毀於一旦。這並不是少見的事情,歐洲聯盟以及蘇聯時代的火星探測器都多次出錯,甚至直接砸碎在火星表面上。有三分之一的火星探測器,在著陸時損毀,不過美國探測器的成功率要明顯好一些。


2018年5月24日,洞察號從美國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僅僅飛近火星就用了6個月。

洞察號在接到地球命令,開始著陸後,著陸器部分與航天器部分分離,著陸器開始降落。



▲洞察號航天器


此時地面的美國宇航局指揮人員已經無法再進行任何操作,因為發給著陸器的無線電信號傳輸時間過長,因此來不及控制這一迅速變化過程中的著陸器,只能依靠自動降落功能。


著陸器在進入火星大氣層的初段,要經歷1500度的高溫灼燒。這是因為它自身在環火星軌道上高速飛行,因此著陸器部分與軌道器脫離、進入大氣層時會與空氣摩擦,產生高熱。此時,洞察號著陸器依靠一個與中美俄飛船類似的寬大耐熱大底,一方面產生阻力降低速度,一方面將高熱與主體隔開。



儘管有這一大底,著陸器的進入大氣層軌道仍需精心選擇,角度相對於表面約12度。太接近垂直的話,過度的高溫燃燒會燒毀著陸器,角度太接近平行,可能沒有產生足夠阻力,著陸器飛回太空,無法再次進入大氣層。這一隔熱大底需要承受1500攝氏度的高溫,而它是減速剎車過程中的第一個環節。


在著陸器飛行到地表11000米高度時,著陸器會放出降落傘,這是第二個降低速度的設備,稍後拋掉大底。



這個降落傘,是一個可以在超音速狀態下使用的大型降落傘,這時著陸器速度依然高達每小時1400公里,真材實料的超音速。

在大底拋掉後,洞察號著陸器伸出三條支撐腿,做好觸地準備。幾乎同時,著陸器啟動一個雷達,不斷測量自身與地表的距離,這是為了使出最後一個減速的絕招。



這個絕招,就是著陸器底部的12個減速火箭。在使用它們之前,著陸器需要拋掉降落傘和上方保護罩,這時著陸器以驚險的自由下落狀態沖向地面。


但在不到1秒的時間裡,12個減速火箭點火工作,保證著陸器降落到只有8小時/公里,同時能夠修正姿態、對準雷達精確探測到的最佳著落點。



在火箭作用下,著陸器穩穩的落在火星表面,給地球發出自己安全著陸的報喜信號。然後向著自己下方的地面,拍下第一張照片,發回地球。



在美國宇航局直播中,當地球指揮人員獲得第一個報喜信號時,高興的宣布「著陸成功,已確認!」隨後,美國宇航局發布了洞察號著陸器發回的第一張照片,令人激動!



▲洞察號傳回的首張圖片

隨後,洞察號著陸器打開多個圓形太陽能板,開始其為期兩年的地面探測任務,包括鑽入火星土壤深處,研究地表下的地質情況,記錄地震信息等等。


另外,與洞察號一起前往火星的還有立方體衛星(CubeSat)技術公司的兩顆立方體衛星,稱為火星立方星一號(MarCO),旨在為未來的任務提供通信和導航功能,並可能有助於洞察號的通信,這也是立方體衛星技術公司在深空環境下首次測試其立方體衛星。



▲地球和月球,5月9日由MarCO立方體衛星拍攝,右邊是它的高增益天線,這是它傳回的首張照片。



▲JPL工程師Joel Steinkraus和MarCO立體衛星,左邊是摺疊起來的衛星,右邊是太陽能板完全展開的衛星,頂部是高增益天線。


MarCO有助於為NASA提供快速通信能力,可以快速知道探測器登陸火星後的狀態信息。 一個立方體衛星的基本單元大約是10厘米(4英寸)的方塊,MarCO的設計是一個六單元的立體衛星,尺寸大約是36.6厘米(14.4英寸)乘 24.3厘米(9.5英寸)乘11.8厘米(4.6英寸),大約一個公文包大小。



▲MarCO提供通信中繼,以便洞察號著陸火星後,快速告知地球。


在洞察號進行進入,下降和著陸(EDL)操作期間,著陸器將在超高頻(UHF)無線電頻段,將信息傳送到飛越其頭頂的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MRO)。MRO隨後會將洞察號的EDL信息在X波段傳回地球。MRO不能同時在UHF波段接收信息,又在X波段發送信息。


▲兩顆立方體衛星火星軌道模擬圖


另外當MRO不在洞察號頭頂上方時,它們之間就無法通信,這就會帶來延遲。而MarCO的兩顆立方體衛星,在UHF波段(僅接收)和X波段(接收和發射),可為洞察號提供及時的中繼信息服務。


洞察號火星探測器成功降落火星地表,也將為人類帶來更多、更詳盡的火星信息,讓我們更加了解這一最接近地球的兄弟行星!


更多會議諮詢,請關注我們的公眾號:有色技術平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色技術平台 的精彩文章:

TAG:有色技術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