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基因編輯嬰兒誕生,科幻片中的一切正在離我們越來越近!

基因編輯嬰兒誕生,科幻片中的一切正在離我們越來越近!

這兩天關於「世界首例艾滋病免疫基因編輯嬰兒」新聞被報道之後,一時間驚起千層浪。話題發酵越來越厲害,國際社會強烈抗議,國內專家聯合抵制。

圖片來自 微博網友

小編覺得好魔幻。原先在電影中看到的情節,突然搬到了真實生活中,不只是不真實幾個字能夠表達的,而是某種重擊錘在心上。

被編輯過基因的嬰兒,還可以稱之為「人」嗎?

站在人類文明發展史的角度,我們好像處在新的科技革命到來前的拐點。人工智慧不再是一種盛產的想像,而是當下我們必須嚴肅認真思考的課題。

從早期基因決定人類進化到人類主宰基因,科學家們認為站在人類發展的高度,這種試驗是為科學獻身的,但從社會學的方面來看,這種行為無疑是對社會道德倫理的違背。

科技的革新到底是造福還是會反噬,我們無從得到結論。但是技術發展到一定限度所帶來的困境,我們卻可以從電影中一窺究竟。

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10部有關電影(排名不分先後),探討那些違背道德的科技帶來的惡果。希望在看完這些影片後,大家都能得出些自己的思考。

1

《未來戰警》(2009)

Surrogates

導演: 喬納森·莫斯托

編劇: 邁克爾·費里斯 / 約翰·布蘭卡托 / 羅伯特·范蒂迪 / 布雷特·維爾德利

主演: 布魯斯·威利斯 / 裴淳華 / 文·瑞姆斯 / 拉達·米切爾

類型: 動作 / 科幻 / 驚悚

關鍵詞:機器代理人

未來社會,科技將會更加發達,尤其是網路的發展進化達到現在人類難以想像的程度。坎特博士發明的「機器代理人」可以幫助人類做一切事情。人們只需要把大腦接入網路,就可以藉助這個載體工作、學習和社交。

看似平衡的社會,因為一起謀殺案被打破。FBI探員湯姆·吉爾(布魯斯·威利斯 飾))受命調查案件,隨著案件的逐漸明朗,他發現「機器代理人」並非完美,而是誕生於一個陰謀.......

人類的惰性,將身心交付機器人,並不能達到完美狀態。雖然科技讓新新人類成為阿凡達,但是科技的進步是否在加速人類本能的倒退也值得反思。關於「機器代理人」的設定,非常具有創意。

2

《極樂空間》(2013)

Elysium

導演: 尼爾·布洛姆坎普

編劇: 尼爾·布洛姆坎普

主演: 馬特·達蒙 / 朱迪·福斯特 / 沙爾托·科普雷 / 艾莉絲·布拉加

類型: 劇情 / 動作 / 科幻

關鍵詞:數字人

未來社會,地球上人類將被歸分為兩種。一種是有權勢的富人,在地球以外建立了極樂空間;另一種是窮人們,苟活在千瘡百孔的地球上,爭奪有限的資源。

富人們掌握著話語權和最先進的資源,兩者的對立更加決絕。窮人麥克斯(馬特·達蒙 飾)在工作中受到強輻射,需要極樂空間的醫療系統才能治癒,一場窮人與富人的博弈大戰開始上演。

影片以科技元素,探討人類文明發展到峰值時,階層將會徹底固化。富人可以藉助科技和機器人實現一切,窮人淪為loser。反思科技發展的雙面性同時,也透露出未來社會的價值觀取向,資源和階級徹底固化的人類將何去何從。

3

《攻殼機動隊》(2017)

Ghost in the Shell

導演: 魯伯特·桑德斯

編劇: 士郎正宗 / 傑米·莫斯 / 威廉·惠勒 / 伊倫·克魯格

主演: 斯嘉麗·約翰遜 / 皮魯·埃斯貝克 / 北野武 / 朱麗葉·比諾什 / 邁克爾·皮特

類型: 動作 / 科幻 / 犯罪

關鍵詞:義體人

近未來,在信息網路的高度發達下,人類的各種器官、組織均可實現移植和再造,因而世界上不僅存在人類,機器人、義體人也與其同處一個空間。身體出了問題,分分鐘可以修復。

很多人的脖子後面都有與網路連接的埠。身體不再只是物理意義上的概念,它變成了一個可以容納載體的容器。

公安九課是一個打擊高科技犯罪的組織,少佐(斯嘉麗· 約翰遜 飾)是其中的主力。她是全方位的義體人,只是與機器人不同的,她有靈魂。在勘破案件的同時,她產生了對自身的懷疑和追溯。

雖然歐美改編版本不如押井守的劇場版格局大。但寡姐的這一版也拋出了很多哲思問題,人類與機器、靈魂與軀幹的界限。光怪陸離的視效讓我們看到了未來社會的可能性,也產生了「何為我,何為人」的思辨。

4

《機械姬》(2014)

Ex Machina

導演: 亞歷克斯·嘉蘭

編劇: 亞歷克斯·嘉蘭

主演: 奧斯卡·伊薩克 / 多姆納爾·格里森 / 艾麗西亞·維坎德/ 克里·約翰遜

類型: 科幻 / 懸疑 / 驚悚

關鍵詞:智能機器人少女(AI)

程序員加利·史密斯(多姆納爾·格利森 飾)受邀,參加老闆研發的智能機器人測試。誰知,從第一眼見到智能機器人伊娃(艾麗西亞·維坎德)開始,加利內心便產生了不同尋常的變化......

當AI無限趨近於人、甚至思想智謀高於人的時候,科技的高度發展結果還是值得開心的嗎?伊娃將創造出自己的主人漠然的殺死,是不是值得我們警醒,就像霍金很早的預言「人工智慧可能導致人類滅亡」。

5

《銀翼殺手2049》(2017)

Blade Runner

導演: 丹尼斯·維倫紐瓦

編劇: 漢普頓·范徹 / 邁克爾·格林 / 菲利普·迪克

主演: 瑞恩·高斯林 / 哈里森·福特 / 安娜·德·阿瑪斯 / 西爾維婭·侯克斯

類型: 劇情 / 科幻 / 驚悚

關鍵詞:複製人

大斷電30年後,複製人K(瑞恩·高斯林 飾)是新一代的銀翼殺手。現存世界中,人類與複製人的關係更為割裂,複製人的身份更為卑微低等,他們不被允許產生人類感情。

K在執行行動時候,收集的線索喚醒他腦中的部分記憶。尋根與尋找自我成了他之後的人生主題。

漫天大雪中,複製人K孤獨死去的場景成為經典難忘的一幕。除了唯美的賽博朋克美學,還有繼續對存在主義主題的深入和挖掘,沒有靈魂的複製人就不該具備繁衍能力嗎?人類與複製人的邊界又在哪裡?生與死、父與子的宏大命題在接近3個小時的時長里呈現,引起的是永久性的思考。

6

《她》(2013)

Her

導演: 斯派克·瓊斯

編劇: 斯派克·瓊斯

主演: 傑昆·菲尼克斯 / 斯嘉麗·約翰遜 / 艾米·亞當斯 / 魯妮·瑪拉

類型: 劇情 / 愛情 / 科幻

關鍵詞:人工智慧系統

剛離婚的西奧多(傑昆·菲尼克斯 飾),還在療傷階段偶然接觸到最新的人工智慧系統OS1。她的化身(斯嘉麗·約翰遜 飾)擁有磁性迷人的聲線,在不斷地人機對話中,兩者發展出了一段奇異的愛情。

電影重新定義了愛情,科技創造的產物,可以彌補人類的孤獨空虛,甚至可以替代肉體上的情感。從社會學的角度,雖然有違倫理,但是卻對人類與科技之間的情感關聯發展出新意。

7

《人工智慧》(2001)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

導演: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編劇: 布萊恩·奧爾迪斯 /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 Ian Watson

主演: 海利·喬·奧斯蒙 / 弗蘭西絲·奧康納 / 山姆·洛巴茲 / 傑克·托馬斯 / 裘德·洛

類型: 劇情 / 科幻 / 冒險

關鍵詞:智能機器人小孩

兒子患重病的母親,為了緩解傷痛領養了機器人小孩大衛(海利·喬·奧斯蒙特 飾)。當兒子恢復健康時,大衛便被拋棄了。渴望變成真正的小孩,喚回媽媽的愛,大衛開始尋找自己的生存價值。

影片從機器人小孩的角度,討論家庭與社會中的人工智慧倫理問題。人工智慧已經超越人類,卻渴望變成真正的人類,比人類更有感情的情況下,那麼生命到底是什麼呢?

8

《我,機器人》(2004)

I,Robot

導演: 亞歷克斯·普羅亞斯

編劇: Jeff Vintar / 阿齊瓦·高斯曼 / 艾薩克·阿西莫夫

主演: 威爾·史密斯 / 布麗姬·穆娜 / 艾倫·圖代克 / 布魯斯·格林伍德 / Adrian Ricard

類型: 動作 / 科幻 / 懸疑 / 驚悚

關鍵詞:超能機器人

人與機器人和諧相處的社會,因為機器人創造者朗寧博士的離奇身亡,打破了這種平衡。前往調查的警探戴爾(威爾·史密斯 飾)自始對機器人充滿敵意,人機大戰隨之拉開序幕。

機器人的自體進化是可怕的假想,近幾年不少學者紛紛發表自己的「警世宣言」。在10多年前《我,機器人》中,便呈現出這一命題。可以實現自我進化的機器人,終將對人類產生巨大威脅。機器人具備獨立思考能力是否就意味著成為「人類公敵」。

9

《逃出克隆島》(2014)

Transcendence

導演: 邁克爾·貝

編劇: Caspian Tredwell-Owen / 艾里克斯·庫茲曼 / 羅伯托·奧奇

主演: 伊萬·麥克格雷格 / 斯嘉麗·約翰遜 / 傑曼·翰蘇 / 肖恩·賓 / 史蒂夫·布西密

類型: 動作 / 科幻 / 驚悚 / 冒險

關鍵詞:克隆人

生活在「烏托邦」社區的林肯6-E(伊萬·麥克格雷格 飾)和女友喬丹2-D(斯嘉麗·約翰遜 飾),渴望能被派去沒有被污染的「The Island」。結果到達那裡之後,他才驚覺自己和女友都是克隆人,為了尋找本體,他攜女友展開了逃離之路。

影片從社會倫理維度,譴責了克隆人這種做法,但又對已存的克隆人表示同情和寬容。克隆技術最終還是掌握在少數權貴手中,他們實施這種手段,一方面讓人對人性的惡劣底線戰慄,但從另一方面來說,也要反思人類至高無上這種價值觀的產生本源。

10

《透明人》(2000)

Hollow Man

導演: 保羅·范霍文

編劇: Andrew W. Marlowe / Gary Scott Thompson

主演: 凱文·貝肯 / 伊麗莎白·蘇 / 喬什·布洛林 / 金·迪肯斯

類型: 動作 / 科幻 / 驚悚

關鍵詞:隱形技術

科學家塞巴斯蒂安(凱文·培根 飾)同團隊秘密研究使人體隱形的藥劑。當在動物身上試驗成功後,他本人以身試法。成功隱形之後,卻無法恢復正常。但他愛上了這種狀態,並走上了喪心病狂的道路......

科技帶來的先進成果,一旦加持在人類身上,那麼擁有能力的人,是否可以保持心智?或者說,通過技術試驗來探究人類的慾望邊界在哪裡。比起技術成果的呈現,人類自身的慾望和思想的臨界點在何處更值得令人思考。

微博:@藤井樹觀影團2011

公號:藤井樹觀影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藤井樹觀影團 的精彩文章:

《致所有我曾愛過的男孩》:永遠寄不出去的情書
《寶貝兒》:敗給了命運,卻不曾放棄希望!

TAG:藤井樹觀影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