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解析:諸葛亮生前最後一計,要求他棺材往南抬,這是為什麼?

歷史解析:諸葛亮生前最後一計,要求他棺材往南抬,這是為什麼?

對古人來講,葬身之所是件大事,陵墓的選擇十分講究,尤其是帝王將相都是選擇風水寶地建造陵墓,但諸葛亮這樣的大人物卻在死前留下一個遺囑,讓人摸不著頭腦。

話說秋風五丈原,諸葛亮自知陽壽已盡,死前還留下遺囑,讓四個人抬著自己的棺材一直向南走,走到杠斷繩爛之處,便是他的葬身之所,劉禪派四個大漢依計而行。

四個大漢抬著諸葛亮的棺材走了一天一夜,只覺棺材越來越沉,可杠一點沒有斷的跡象,繩也沒有爛的跡象,人卻累趴下了,四個人一想,這個走法十天半個月也不是頭啊。大家一商量,狠狠心,跺跺腳,偷偷把棺材舊地埋了,回去復命。劉禪不傻,他看四個人這麼快回來,疑竇叢生,嚴加盤問下,四個人說了實話。劉禪大怒,拿出「欺君之罪」的黑鍋,把四個人給咔嚓了。殺完人後,劉禪一想:不對啊!這下丞相埋在哪裡,就沒人知道了!

其實這一切都在諸葛亮意料之中。諸葛亮早就算到抬棺材的人堅持不到「杠斷繩爛」就會把自己埋了,而劉禪一怒之下把人殺了,自己的葬身之所就無人可知,以後再也不用擔心盜墓賊打擾自己清靜了。古代盜墓賊猖獗,很多帝王將相陵墓被盜,不得安寧,諸葛亮這招真是絕了!當然,上面只是民間傳說,真正的歷史沒有這麼複雜。根據正史記載,諸葛亮一生勤儉節約,死後家無餘財,他死前留下遺囑,命部下把自己葬在漢中定軍山,墳墓依山勢修建,墓穴僅能容納下棺材,不要配葬物品,不要樹碑立廟,不要鋪張浪費。

正史中的諸葛亮沒有《三國演義》和民間傳說中的「多智而近妖」,但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卻比演義中更加純粹,令人肅然起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怪 的精彩文章:

歷史成語故事:滴水石穿
呂布臨死之前大罵劉備,曹操沒聽出其中深意,終釀下苦果

TAG:史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