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明朝那麼亂,皇帝每天只顧著打扮了,龍袍種類多如牛毛
在封建時代,皇帝作為全國最尊貴的人,其所穿的龍袍自然是最貴氣,也是最昂貴的服飾。而在我們的印象當中,明朝皇帝似乎一直穿著黃顏色的龍袍。明朝皇帝是不是只穿黃色龍袍呢?那當然不是啦!
實際上,明朝皇帝的服飾共有龍袍(朝服)、袞服、冕服、常服、道袍、青服、曳撒、通天冠服、皮弁服、武弁服、燕弁冠服、曳撒、罩甲、盔甲等等。
龍袍又稱朝服,也是皇帝的禮服,又稱龍袞,上朝時穿的。袞服是在祭祀、登基等盛大場合時穿的。冕服(袞冕)是明代皇帝、皇太子及親王、世子、郡王的禮服和祭服,在各種重大祭祀活動中穿著,也是該類活動中級別最高的服飾。
常服可用在多種場合,是一種進行一些日常活動或者在一些不太重要的場合時所穿的常用服飾。道袍又稱褶子、海青,並非道士穿的那種道袍,而是明代中後期男性最常見的便服款式之一,也可作為襯袍使用。青服也稱青袍,用於明代皇帝在帝後忌辰、喪禮期間或謁陵、祭祀等場合。通天冠服是參考宋代制度,用於皇帝在郊廟之前省牲、皇太子諸王冠婚、醮戒以及社稷等祀。
皮弁服是明代皇帝、皇太子及親王、世子、郡王的朝服,用於朔望視朝、降詔、降香、進表、四夷朝貢、外官朝覲、策士傳臚之時。武弁服用於明朝皇帝親征遣將禮、閱兵及禡祭之時。燕弁冠服用於明朝皇帝的日常政務活動,是常服的一種。曳撒是元代服飾之一,本意為蒙古袍,一開始作為明朝將官的官服,後來走向民間。罩甲是明朝一種常見的鎧甲款式,為對襟,方領或圓領,無袖,衣身兩側及後部開裾(有些後部不開),以方便騎馬等活動。
明朝皇帝的盔甲主要有鐵盔、齊腰甲、腰刀、貼里等,與明朝的甲胄類似。所以,明朝皇帝並不是只有「黃金聖鬥士」一種形象而已!


※原來導彈有雙「隱形的翅膀」,但它飛行時怎樣實現平衡和穩定?
※美軍抵達之際,烏克蘭軍火庫發生劇烈爆炸,誰幹的?
TAG:谷火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