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前三季健康險保費增速超兩成,三大難題仍然待解

前三季健康險保費增速超兩成,三大難題仍然待解

我國商業健康保險雖尚處於早期發展階段,但潛力巨大並且需求旺盛。根據銀保監會最數據,今年1~9月份,健康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4337.01億元,同比增長21.04%。

隨著人民收入的不斷提升和大眾對醫療健康關注的持續攀升,健康險已經成為成長最快的業務板塊,在當前行業回歸保障的大環境下,健康險的需求有望持續激發,迎來更快速的增長。

但值得注意的是,健康險從經營角度看,仍然沒有解決長期困擾保險公司的三大難題:賠付率高、醫療費用無法掌控以及醫療數據不健全。此外,寡頭壽險公司對中小公司的擠壓依然嚴重,面臨規模、利潤雙重壓力的中小公司,競爭日趨激烈、發展困難重重。

產品力、服務力、創新力成為中小險企的破局關鍵。北大方正人壽CEO李平表示,該公司將以 「保險+醫療」整合發展的戰略為牽引,充分發揮「產學研」各自優勢,從服務、產品、模式三個維度開展創新嘗試。

根據記者了解,為解決客戶理賠難、大額醫療負擔重的問題,北大方正人壽先後推出商保直付和微信理賠兩大系統。「商保直付系統最大的突破在於改變了客戶先完成就醫、再向商保公司申請理賠的傳統,通過商保與醫院系統的對接,直接獲取就醫數據,理賠平台智能理算,商保攜手醫院共同為客戶提供『零等待』的理賠服務。在直付系統不覆蓋的醫院網路,客戶可以隨時在手機微信上提交理賠申請,獲得賠付。」李平稱。

目前大病商業保障「裸奔」現象普遍。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健康險的市場滲透率僅為9.1%。此外,有關已病人群、高風險人群的承保問題,一直是商業保險公司的禁區。如何讓高風險人群以合理的方式獲得保障,也是商業保險發展的痛點所在。

據悉,已病人群預測定價是非常困難的,保險產品的核心就是風險定價問題,如何確定已病人群未來花費、何時發病等數據,成為保險公司精算師的不小挑戰。

隨著經驗數據的不斷累積,已有不少保險公司開始發力慢病管理、帶病單病種保險產品方向,填補這一領域的空白。例如,某保險公司近期推出產品的健康告知中就顯示,不拒絕高血壓、糖尿病等慢病人群。

泰康集團數據智能部大健康應用創新處經理鄧松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已病人群的保險產品保障的是高風險人群,保險公司目前更多是一個經驗數據的測算,同時在防治措施上,還可以進行一些健康干預。

「健康保險產品將向慢病管理保險產品和帶病體單病種保險產品方向探索。」李平表示,北大方正人壽將與醫療機構、醫院和公益機構合作,輔以AI技術,為最需要保險的人群設計健康保險產品,同時,將健康管理融入到客戶體驗的各個環節,幫助改善健康、降低賠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點贊開放市場,180家美企登陸進博會:要加大在華投資
人民日報:經濟全球化潮流不可阻擋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