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俄羅斯宣布2030年後「奔月」

俄羅斯宣布2030年後「奔月」

原標題:俄羅斯宣布2030年後「奔月」


11月20日,俄羅斯聯邦航天局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葉夫根尼·米可林(Yevgeny Mikrin)向外界公布:「俄羅斯宇航員將在2030年後執行首次登月任務,預計整個任務將持續14天。」


登月計劃大致可以概括為「三步走」戰略:

第一步,在2025年之前,俄羅斯將完成在國際空間站上開展的載人航天器測試和月球自動探測器探索活動;


第二步,在2025年至2035年間,會將測試活動延伸至月球表面,這一階段將主要完成首次載人登月以及月球基地的早期設施安置;


第三步,即2035年以後,俄羅斯將把主要精力放在完整月球基地的建造上,而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總裁羅戈津(Dmitry Rogozin)此前還透露過,月球基地中會安排有遠程操控的機器人,以配合登月宇航員的工作,這裡還有一個小插曲,那就是這個機器人很有可能被命名為「阿凡達」(Avatar)。


以俄羅斯航天的發展動態來說,其諸多項目還是緊緊圍繞著登月活動而開展的,例如,羅戈津此前承諾的2028年發射新款超重型火箭、東方航天發射場的二期工程已經展開、服務於俄羅斯載人登月計劃的新一代「聯邦號」飛船將於2023年首飛,甚至就連「阿凡達」也有了影子——一款名為Fedor的人形超級機器已經進入了測試階段。

11月14日在美國馬里蘭州哥倫比亞市召開的月球探索分析小組(LEAG)會議上,NASA沿探測系統部門負責人Jason Crusan談到了登月器的最佳設計方案,「單級、兩級和三級的登陸方式各有利弊。單級的缺點就是航天器的質量將大於50噸,超出了太空發射系統(SLS)的能力。」


「兩級方式將包括上升模塊和降落模塊,更為實際,但降落模塊的質量仍然在32~38噸之間,還是略大。反而是三級的方式,再增加一個類似在軌推進艙的結構,可以為其它兩級節省出載重和空間,預計每個艙段的質量將會下降到12~15噸,這樣一來可以滿足發射需求的火箭就變多了。」Crusan說到。


當然,這些還僅局限於紙面的探討,真正落實到工業界,或許還會有不一樣的思路,畢竟在今年國際宇航大會上洛克希德·馬丁公布的月球登陸器方案就是單級式,滿載燃料後的全重高達62噸,藉助「月球門廊」(Gateway)作為中轉來執行登月任務。


不過,現在看來,在競爭對手的「壓力」之下,NASA中有人對於捨棄中轉方式、儘早直奔月球的想法已經十分急迫。在11月15日召開的美國國家空間委員會用戶諮詢小組會議上,前宇航員Eileen Collins對這一方案的時間表提出異議,「我認為我們應該有一種緊迫感,當年『土星五號』每兩個月就發射一次,而現在SLS竟然要每兩年才發射一次,我們可以更快,2028年就登上月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航空 的精彩文章:

F-35戰機超機動巡航,F135矢量發動機成就一支靈活的胖子
俄羅斯計劃2019年開始出口「安薩特」直升機

TAG:看航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