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個小小的山口,讓印度被外敵入侵300多次,現在仍是隱患

這個小小的山口,讓印度被外敵入侵300多次,現在仍是隱患

這個小小的山口,讓印度被外敵入侵300多次,現在仍是隱患

這個小小的山口,讓印度被外敵入侵300多次,現在仍是隱患


Hi,這裡有個漏洞

文 | 星球研究所

作為中國14個陸地鄰國之一

印度與中國的聯繫並不算緊密

歷史上除了佛教東傳

幾乎沒有太多交集

現在印度卻在洞朗地區突然挑起事端

看來我們有必要加強對印度的了解

星球研究所曾在兩個月前刊文解讀印度的歷史地理

如今讀來仍頗有收穫

特予以修訂後在此重新發出

了解印度

需要從一個地理上的漏洞講起


地圖藝術家Anton Balazh根據NASA的地形數據

為印度次大陸繪製出了一張3D地形圖

從這張圖上我們以可以清楚看到

古代印度從海洋到沙漠、從高原到平原

地理單元極其完整

有著孕育古代發達文明的先天條件

其南部如同一個半島伸入大洋

擁有超過7000公里的漫長海岸線

兩側海岸又各有一條上千公里長的山脈

分別為面向阿拉伯海的西高止山脈(Western Ghats)

和面向孟加拉灣的東高止山脈(Eastern Ghats)

(可點擊放大查看,繪圖@Anton Balazh/123RF,星球研究所標註)

這個小小的山口,讓印度被外敵入侵300多次,現在仍是隱患

山脈與大海之間形成了東西兩條狹窄的海岸平原

被山脈攔截的水汽

在平原上形成充沛的降水

彙集成縱橫交錯的河道奔向大海

因為地形狹窄

河與海最近之處僅僅相隔數米

漲潮時海水就會越岸流進河中

形成獨特的回水河(Backwaters)景觀

(喀拉拉邦回水河,兩岸為可可樹,攝影師@Rafal Cichawa/123RF)

這個小小的山口,讓印度被外敵入侵300多次,現在仍是隱患

沙質海灘也相當出彩

尤以果阿邦(Goa)最為知名

碧海藍天、椰風細沙

完全能與一些著名的熱帶海島媲美

(果阿邦的Calangute海灘)

這個小小的山口,讓印度被外敵入侵300多次,現在仍是隱患

東高止山脈與西高止山脈之間是

德干高原(Deccan Plateau)

這裡遍布低矮的山地和丘陵

從印度洋來的水汽被兩座海岸山脈攔截

導致高原內部氣候炎熱、乾旱

有一種獨特的荒涼、大氣之美

(德干高原上的巨石,巨石之下渺小的建築是世界遺產亨比遺址的一部分,攝影師@James Bruce)

這個小小的山口,讓印度被外敵入侵300多次,現在仍是隱患

德干高原西北部更是徹底被水汽拋棄

形成了一處巨大的荒漠

塔爾沙漠(Thar Desert)

其面積高達32萬平方公里

相當於中國河南與山東兩省面積之和

(塔爾沙漠,攝影師@Rafal Cichawa)

這個小小的山口,讓印度被外敵入侵300多次,現在仍是隱患

乾旱的高原和荒漠如此廣大

但上帝並沒有忘卻對印度的喜愛

北部群山之中發源出兩條母親河

印度河(Indus River)和恆河(Ganges)

它們又分別形成印度河平原、恆河平原

這裡地勢平坦、水源充足

是世界上土地最肥沃的區域之一

(第一張綠色部分為印度河平原,大部分位於今天巴基斯坦境內;第二張為恆河位於印度東南部的入海口;圖片源自@NASA)

這個小小的山口,讓印度被外敵入侵300多次,現在仍是隱患

這個小小的山口,讓印度被外敵入侵300多次,現在仍是隱患


另一方面

印度次大陸的北部、西北部、東北部

三個方向都被一系列的高山圍合

形成了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

這種環境有利於排除外界侵擾

讓本土文明獨立、不間斷地發展

(古印度囊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可點擊放大查看,繪圖@Anton Balazh/123RF,星球研究所標註)

這個小小的山口,讓印度被外敵入侵300多次,現在仍是隱患

世界最高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

和世界第二高的山脈喀喇崑崙山脈

平均海拔都在6000米左右

它們聯袂構成了印度次大陸北部的屏障

喜馬拉雅山脈的干城章嘉峰

位於印度和尼泊爾邊境

海拔8586米,為印度最高峰

同時也是世界第三高峰

(從印度著名的紅茶產地大吉嶺遠觀干城章嘉峰,受高山和印度洋季風的共同影響,喜馬拉雅山脈南側雨多霧多、晝夜溫差大,極其適合茶葉種植;攝影師@Srijan Roy Choudhury)

這個小小的山口,讓印度被外敵入侵300多次,現在仍是隱患

高山綿延、終年積雪

巨大的冰川在群山之間切割出蜿蜒的河道

裹挾著山體岩石緩緩流淌

從高空俯瞰如同一條條美麗的玉帶

實際卻鳥獸難行、人跡罕至

(喀喇崑崙山脈的錫亞琴冰川航拍,位於印巴爭議的克什米爾地區,這裡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對峙陣地,士兵最常見的死亡原因不是子彈,而是惡劣的環境;圖片源自@NASA)

這個小小的山口,讓印度被外敵入侵300多次,現在仍是隱患

印度與緬甸的界山帕凱山(Patkai)

位於印度次大陸東北部

與喜馬拉雅、喀喇崑崙相比高度明顯降低

最高峰海拔僅3826米

但它的通行條件並不樂觀

帕凱山的迎風面擁有極多的降雨

山腳下的小城乞拉朋齊(Cherrapunji)

是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區之一

被稱為「世界雨極」

河道縱橫、森林密布、濡濕難行

(乞拉朋齊的七姐妹瀑布群,攝影師@R4robin)

這個小小的山口,讓印度被外敵入侵300多次,現在仍是隱患

印度次大陸西北部的

興都庫什山脈(Hindukush)

位於今天阿富汗、巴基斯坦境內

平均海拔4000-6000米

也是一道高大巍峨的天然屏障

(鮮花盛開的巴基斯坦Asqurthan,攝影師@karim shah nizari)

這個小小的山口,讓印度被外敵入侵300多次,現在仍是隱患


有了從海洋到沙漠、從高原到平原的豐富地貌

有了被群山、海洋包圍的獨立環境

古代印度人可以開始創造他們的獨特文明了

最先出場的是印度河流域

印度河發源於中國西藏境內的岡仁波齊

穿越喜馬拉雅、喀喇崑崙群山

沿途接納眾多冰川

途經印度、貫穿巴基斯坦

最終匯入阿拉伯海

總長達2880公里

(印度河位於今日印控拉達克附近的一段,攝影師@Sundeep bhardwaj)

這個小小的山口,讓印度被外敵入侵300多次,現在仍是隱患

公元前2000年左右

古代中國還沒有進入商王朝

印度人就已經在印度河平原上

用人工燒制的土磚建造了兩個大型城市

整個城市呈網格狀分布

有市政建築、市場、作坊、倉庫、民居和神廟

甚至還包括一個大型浴池

這些建築表明當時的印度人

已經達到人類文明史上相當的高度

這一時期被稱為哈拉帕文化(Harappa)

(其中一個名為Mohenjo-daro的城市遺址,圖片前方即為大浴池,圖片源自@Grjatoipublished)

這個小小的山口,讓印度被外敵入侵300多次,現在仍是隱患

哈拉帕的手工技藝也令人驚嘆

各式各樣的雕刻、銅器、金銀珠寶美崙美奐

考古學家John Marshall說

「5000年以前的東西,居然與今天倫敦珠寶店裡的工藝水平相差無幾」 

可惜的是

哈拉帕文化並沒有傳承下來

彷彿就在一夜之間消失了

以至於留存下來的原始字元圖形和雕塑

至今無法解讀

(哈拉帕祭司王雕塑即使殘缺不全,也相當生動,現藏於巴基斯坦國家博物館,圖片源自@harappa.com)

這個小小的山口,讓印度被外敵入侵300多次,現在仍是隱患

學術界對哈拉帕文化消失的原因莫衷一是

不過我們在開頭提到的那個漏洞開始顯現

它便是興都庫什山

關於「興都庫什」的語義來源

有一種解釋認為它源於波斯語

意為「殺死印度人」

這條高大的山脈並不像喜馬拉雅那麼「嚴密」

它擁有開伯爾山口(khyber pass)在內的數個關口

最寬之處達數百米

中亞、阿富汗的入侵者通過關口進入印度

甚至達到沒完沒了的程度

徹底改變了印度的樣貌

(巴基斯坦興都庫什山脈中一個名為Ghizer的河谷,為關口之一,攝影師@U.Rana)

這個小小的山口,讓印度被外敵入侵300多次,現在仍是隱患

公元前1500年左右

第1次入侵

發生了

一群自稱雅利安人(Aryan)的入侵者

通過興都庫什山脈的關口進入印度

「雅利安」意為「高貴之人」

他們摧毀城堡、夷平村莊

把土著部落歸入最低賤的階層

入侵者高貴、土著民低賤

印度塗毒至今的種姓制度由此產生

之後新的入侵者也都沿用此制度奴役被征服者

(根據神靈的身體部位劃分出的種姓階層,圖片源自@香港《明報》)

這個小小的山口,讓印度被外敵入侵300多次,現在仍是隱患

在經歷第一批入侵者的破壞之後

印度文明再次蓬勃發展

公元前600年

文明已經從印度河流域擴展到恆河流域

恆河發源於喜馬拉雅山南麓

流經整個印度北部、最後注入孟加拉灣

全長2500餘公里

總流域面積達91萬平方公里

相當於今日印度國土面積的1/3

可見恆河之於印度的重要性

(恆河位於印度北阿坎德邦的上遊河段,水質相當清澈,攝影師@Oleg Doroshenko/123RF)

這個小小的山口,讓印度被外敵入侵300多次,現在仍是隱患

這一時期的印度

以恆河兩岸為主形成了16個較大的邦國

史稱十六雄國

政治上的分裂使得文化思潮百花齊放

再加上炎熱的天氣讓有閑的高種姓階層喜靜勿動

長時間在樹下打坐冥想

包括佛教在內的多個宗教學說便在此時誕生

宗教開始全面進入印度人的生活

宗教的興盛一直保持到今天

各種宗教都可以在印度找到自己的信眾

(菩提伽耶的摩訶菩提寺,佛祖悟道之地,位於恆河支流沿岸,攝影師@sakdinon kadchiangsaen/123RF)

這個小小的山口,讓印度被外敵入侵300多次,現在仍是隱患

印度人篤信宗教

已經到了不惜犧牲金錢、家庭甚至生命的地步

印度學者JD·卡特說

「一個遊方僧在印度所受到的尊敬,甚至超過國王」

印度的宗教讓人們嚮往「來世」、忽略「現世」

也讓人們更多關注「精神世界」,忽略「物質」

所有現世的骯髒、苦難都有了精神解脫之法

已至於對城市垃圾、行政腐敗的「寬容度」

讓每個到訪印度的外國人都感到驚訝

(瓦拉納西的岸邊人家,一邊是精神的聖河,一邊是亂糟糟的生活,攝影師@Yasmin Mund)

這個小小的山口,讓印度被外敵入侵300多次,現在仍是隱患

哪怕再一次受到異族侵略

也可以通過宗教在精神上尋得快樂

公元前516年-公元前327年

第2、3次入侵

接連發生

波斯國王大流士

與來自歐洲的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

分別穿越「漏洞」興都庫什山

攻佔印度河流域

這兩次入侵都非常短暫

卻首次刺激了印度國家統一的雄心壯志

公元前322年

印度歷史上唯一一個接近統一的帝國誕生

孔雀王朝(Maurya Empire)

(本文僅體現規模較大的入侵,以下同;阿育王時期的孔雀王朝,圖片源自@維基百科)

這個小小的山口,讓印度被外敵入侵300多次,現在仍是隱患

不過統一非常短暫

公元1世紀前後

興都庫什山又迎來了希臘人、塞種人和大月氏人

第4、5、6次入侵

接踵而來

印度再次陷入長期分裂

這幾次入侵也為印度留下了影響巨大的遺產

其中之一便是

希臘式佛教藝術(又稱犍陀羅)

這種融合了希臘、羅馬風格的佛像還遠播中國

形成了著名的莫高窟

(犍陀羅佛像,現藏於東京國立博物館,圖片源自@維基百科)

這個小小的山口,讓印度被外敵入侵300多次,現在仍是隱患

公元500年前後

來自中亞的游牧民族白匈奴

又一次利用「漏洞」興都庫什山侵入印度

甚至一度攻佔恆河中下游地區

這便是

第7次入侵

如此頻繁的入侵

為印度社會帶來大量新的民族

時至今日印度有超過1600種語言

僅印在鈔票上的語言就多達15種

(1917年的印度盧比,上書多種語言文字,現藏於美國國家歷史博物館,圖片源自@維基百科)

這個小小的山口,讓印度被外敵入侵300多次,現在仍是隱患

公元8世紀、11世紀

波斯人、突厥人再次穿越興都庫什山脈

形成了

第8、9次入侵

這兩次入侵為印度帶來了一個全新的宗教

伊斯蘭教

突厥人還以印度德里為首都

建立了一個強大的伊斯蘭國家

德里蘇丹國

(德里蘇丹國的建築遺存古達明那塔,是印度最高的磚制宣禮塔,攝影師@Bikashrd)

這個小小的山口,讓印度被外敵入侵300多次,現在仍是隱患

到了公元1526年

蒙古人作為新的伊斯蘭征服者

同樣通過興都庫什山進入印度

形成了

第10次入侵

入侵的結果是

又一個伊斯蘭國家莫卧兒帝國建立

諸多伊斯蘭式的宏偉建築多在此時拔地而起

包括著名的泰姬陵德里紅堡

(泰姬陵,攝影師@Sergwsq/123RF)

這個小小的山口,讓印度被外敵入侵300多次,現在仍是隱患

然而

在上千年的歷史進程中

伊斯蘭教並沒有完全融入印度社會

這為日後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的分裂

以及多發的民族衝突埋下了伏筆

(下圖為2002年古吉拉特邦騷亂中的經典照片,一位穆斯林雙手合什,滿臉泥土與淚水,拚命向軍警乞求解救正被印度教徒圍攻的他;攝影師@Arko Dutta)

這個小小的山口,讓印度被外敵入侵300多次,現在仍是隱患

此後

來自「漏洞」興都庫什的入侵依然不斷發生

波斯、阿富汗的入侵者甚至焚毀了德里古城

長期的入侵使得印度國力衰弱

一直沒有完成真正的統一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來自歐洲的入侵者從海面之上趁虛而入

居然以殖民地的形式完成了印度的統一

今天印度的國土範圍

正是當年歐洲入侵者的政治遺產之一

(印度行政區劃圖,不包括實際控制的中國藏南地區,製圖@Cacahuate、歸零者)

這個小小的山口,讓印度被外敵入侵300多次,現在仍是隱患

事實上

除了上述這些規模較大的入侵

印度歷史上大大小小的入侵多達300次

時至今日

興都庫什的「漏洞」早已失去了之前的戰略地位

但在宗教、種姓制度、民族衝突等方面留下的影響

正在成為現代印度最大的桎梏

一方面奮力步入現代化

一方面舊有固疾未能根治

這正是印度充滿矛盾的原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